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思并确定文化的形而上来源、根据和意义,是文化哲学建构的重要使命.中国在经历了文化激进主义的历史演变之后,寻找并确立中国文化对人生的绝对价值和基础,就成为无法回避的文化哲学议题.从这一视角看,具有准宗教意味的儒家文化确信人与天之间具有神圣性、终极性内在关联,人可以通过主体的道德实践来配天同天,从而使人生培育起指向绝对永恒的终极依据,进而也为个体的现实人生提供具有无限性意义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之间有密切的内在关系。信仰的本质是人的自我超越性,因而信仰表征着人类的终极关怀。宗教是信仰表征人类终极关怀的“非理性”形式,哲学则是其“理性”的形式,宗教和哲学依赖信仰实现自己的“终极关怀”的本质功能。合理的信仰应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终极关怀,合理的终极关怀应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信仰  相似文献   

3.
私德的现代意蕴体现在它对"私"的恰当定位和客观评价上:在日益扩大的公共领域里尊奉责任伦理,在私人领域寻觅个人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私德的主要特征首先在于它是现代人表达终极关怀的重要形式,其次是其德性要求难以普遍化.私德建设的出路在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私德,防止私德越位.  相似文献   

4.
终级关怀是人类追求永恒与不朽的一种价值取向。本文从考察中西方文化终极 关怀的差异入手,在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层面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终极关怀的哲学意蕴: 提升人格境界与通向“至善”之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终极关怀理论在生与死、有限与无限关系把握上的失误造成了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虚假性 ,要实现对现实的具体的个人之真切、有效的终极关怀 ,就不能逃避死亡 ,而应由无限朝向有限 ,重返生与死的对话 ,在生死对话的无限性的开放中 ,得以安身立命  相似文献   

6.
论哲学“终极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极关怀”一直是内涵广泛、含义模糊的哲学概念,在哲学史上,对其含义的澄明也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当代哲学的生活回归,哲学的“终极关怀”也越来越呈现出其本真的内涵:它是对人类生存命运的总体性、精神性和动态性关怀。  相似文献   

7.
虽然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持批判否定的态度,传统本体论哲学一度陷入困境甚至被遗忘与抛弃,然而本体论哲学却无法真正从人类社会中被剥离,亦或对哲学本体的追寻无法从人的生命中被抹去。究其无法“终结”本体论哲学的缘由在于,其对人存在意义的关怀内在地昭示着对构成哲学本体的“尚未”之维的永恒关切。  相似文献   

8.
力图以哲学信仰的发生、发展为主线说明西方哲学从古至今都是以本体论的发展为灵魂,以不断追求人类的自我超越和终极关怀为内在目标,即在理性的基础上寻找立命之本的哲学信仰内核.但是这一过程却复杂地呈现肯定一否定一肯定的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西方哲学在黑格尔哲学之后遭受势头凶猛的后现代主义挑战,传统形而上学的合法性不断受到质疑、批驳并似乎被逐渐边缘化。本文溯源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嬗变,分析形而上学在西方产生、发展的内在机理,探讨西方形而上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彼此对立及相互关联,从而揭示出形而上学的哲学复兴是一种历史和理性的必然,依然彰显着对人的终极关怀,新的科学的形而上学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儒道的超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在人生论上是寻求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寻求人生在世的意义何在?东西方哲学皆然。“只不过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而西方哲学(包括基督教哲学)是以外在超越为特征。”①这种分类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哲学的各自特点。但我认为中国哲学的儒道两家,真正能称得上内在超越的应是儒家而不是道家,在主干精神上道家更偏向一种外在超越。本文拟对此作以下讨论。一、什么是超越?什么是内在超越?什么是外在超越?1、关于超越人是生而“在世界之中存在”的,人无法超越这个人之为人的基本存在前提,“‘在之中’是…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们的哲学正处于不景气之中,其内在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我们的哲学未能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哲学应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为人们提供超越现实生活的理想世界。克服当前哲学危机,不仅要“返本”,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真精神,而且要“开新”,开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局面。开展社会哲学研究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住中国社会的变化,使我们的哲学真正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寻找出具体的达于终极理想的过路,从而重新焕发其青春。  相似文献   

12.
“真”以及表达“真”的词所蕴含的文化观念,在中国文化的历史演进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诚”、自然等向度上,“真”渗入于道德追求及日常存在的过程;从主体间交往中的以“诚”待人,到直面自我时以“真”律己,“真”的观念内在于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并构成了人的日常存在的范导原则。与“俗”及此岸世界相分而又相合,“真”表现了其在终极关怀这一层面上的独特意蕴,以真俗互融、摄俗入真为前提,终极的关怀与现实的关切往往呈现统一的趋向。作为深层的文化观念,“真”既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又制约着现实的文化创造  相似文献   

13.
刘芹 《南方论刊》2008,42(2):60-60,83
冯契先生对"终极关怀能否实现"的回答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主张将现实与终极关怀目标结合起来。结合在当今社会引起争论的安乐死问题,人们在对这一问题的不断争论中所展示出来的追本、求真、达善、向美的特性,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了哲学上的终极关怀。在实践层面下的终极关怀可以帮助人们确立人之生存意义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并获得人性的自由,且在这一过程中人不断实现自我、满足自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或超越并非源自于所谓外部某些因素的切入,而是在其形而上学的内部建构其奠基的前提下加以展开的;马克思哲学就是通过基于哲学自身的内在根据为中介的理论环节或者现实的环节,并以感性的现实的活动方式之样式,进而通过超越西方传统思辨的精神视域来完成的.西方哲学初创的早期形而上学的规定体现为对超验至上的形而上本体的精神探索.在西方哲学的凸现和建筑之中,古希腊哲学围绕世界"本原"问题展开,以及对作为阐释"世界何以可能"本体的探求,其实质也是古希腊形而上学初始建构的复杂过程,就是在此过程中西方早期哲学确立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是以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互动为主题的.基于这种互动关系,马克思将人本目标不仅看做是一个终极目标,而且落实为一个当下目标,即通过创造二者的良性互动来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我们必须反对将马克思的终极关怀无限期悬置,而在现实中违背这一原则的理论与实践,必须将终极关怀的价值目标落实为现实关怀,在现实中具体探讨实现终极关怀的途径,从而实现一种"全程"关怀.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时代的历史目标是人的世界的文明进步及其持续发展。由此,本文从文化哲学视野提出“重新理解文化”的方法论问题。文章批判地考察西方哲学史上在实践理论取向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基本观念和方法,认为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导致了它从实践范畴中演绎出了这样一种结果——人文关怀的终极目的与现实的实践活动即与“现实生活过程”的分离与分裂。这是当代世界活动中全部文化危机问题的产生生根于实践理论中的根源。为此,进一步探索重新理解文化的方法论问题,必须从文化哲学视野真正走进马克思实践理论思想的真实内核。  相似文献   

17.
对共产主义的过度人学化理解、缺少天道的中国传统的人学实践观、缺少真理精神的技术崇拜,三者相互激荡———激起了带有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的人学泛滥,造成了对人自身有限性的反思和批判能力的缺乏以及终极关怀的普遍失落。历史和逻辑都证明:任何从人出发的活动因为都是有限的,因而无法唤醒人对自身有限性的反思与批判,建立一种终极关怀。这就需要一个跳跃,永恒的东西通过它成了给予人的"自身显现者"———形上对象。形而上学与终极关怀的建立都以这种形上的维度为基础,所以对于中国来说,从人学过渡到形而上学的重建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8.
蒂利希提出的"终极关怀"概念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哲学命题。它从哲学和宗教学两个维度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境遇和命运进行了反思,并对"人"所具有的全部生存价值和意义做出了诠释。"终极关怀"与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具有密切的联系,从实践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层面,对人的生活进行了有深度的理解和把握,为道德人格的完善和人生信仰的确立构建起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终极关怀是融西方基督教文化与儒家传统文化之精华而形成的结晶.它集中地表现在孙中山对爱、生死、苦乐、幸福等问题的观点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设定.孙中山的终极关怀反映了他在有限与无限、现实与理想、现实性与可能性等人生矛盾之间的态度、抉择.  相似文献   

20.
西方形而上学就其奠基而言,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多重理论视域蕴涵的理论体系。这意味着形而上学本身就其内涵观察会看到,形而上学的理论建构和形态不是某种单一要素的简单叠加或者为内在的理论板块的外在勾连。对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历史演进逻辑的审视会发现,西方形而上学本身蕴涵着多重维度。进一步的分析会理解到,早期产生的西方形而上学既然作为探究终极原因或原则的"第一哲学",必然就有着神学的维度。而这一维度的表达又是作为人之生存的本体论诉求的理性表达,在相当程度上使得形而上学理所应当的,也同时具有体现人的自身价值的人学维度。虽然形而上学在其伊始指向的是概念的终极性和理论的超验性,脱离人的现实路径,但是形而上学在赋予人以本体论为载体的"终极关怀"的同时,也蕴含着从神圣性向世俗下移的现实性趋向。所以,纵观西方形而上学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看到西方形而上学本身所蕴涵的多重性维度相互交替或者隐显的不同阶段,对这一形而上学的类型的分析可以在新的理论层面上把握形而上学的历史形态及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