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文艺的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文艺的根本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原理。从这一原理出发,我们说,在阶级社会中,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艺作品,必然要反映作者所属阶级的观点、见解以及愿望。同时,由于社会阶级斗争是错综复杂的,各个阶级的作家由于各种特殊的具体的原因,必然地要同其它阶级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受到其它阶级的思想的影响和渗透,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在既反映出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消灭阶级并在中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在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斗争过程中,列宁关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阶级、阶级斗争以及消灭阶级的途径和方法的理论,是我们观察和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依据。学习列宁所遗留给我们的这一方面的理论,对我国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有着极其伟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决定、制约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过程及其发展阶段的总根源。在阶级社会里,一切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或者说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在奴隶社会,表现为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在封建社会,表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从有阶级向无阶级过渡的社会,这个社会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是什么关系呢?究竟是到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中去找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还是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残余、碎片中去找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艺术家是阶级的代言人,具有着自己的社会复杂性,他的思想、理想和倾向,渗透在对客观现实生活的评价和表现中。当然,这种评价和表现不完全体现于作者在怍品中的插叙和议论里;按照艺术规律本身看,它体现在对形象系统的构思、配置和刻划之中。因此,艺术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糜海波 《东方论坛》2017,(6):114-119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里,阶级同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其存在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消除阶级同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剥削是同一个过程.阶级本质上是经济范畴,但阶级关系不仅是一种经济关系,还表现为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阶级分析应将客观的经济标准与主观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标准相结合.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性看待阶级问题以及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6.
阶级和阶级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和自己所处时代历史特点的深刻分析,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偏重于阶级斗争的阶级关系理论.但阶级斗争只是阶级关系的一个方面,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阶级间存在着高于各自特殊利益的共同利益、利益分配具有合理性并能为对立阶级双方所接受的条件下,阶级(阶层)之间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是可以实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一致性,由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关系的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社会一定能在不断的动态实践中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阶级关系的角度观察法律现象的。把法律和阶级、阶级斗争联系起来看,在阶级社会这个历史范围内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以为无阶级社会则无法律的观点却一直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界占据统治地位。我们怀疑上述观点的真理性。既然目前马克思主义法学界找不到有一个人愿意否认我国法学落后,而且大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条重要原理。这个原理是十分正确的。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着重阐明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时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直接动力”、“伟大动力”等等。这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也是它的动力,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怎样正确理解生产方式与阶级斗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提出和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方针,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十分谨慎地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防止重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这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学说观察中国社会现状所得出的结论。勿庸置疑,这个结论是符合当前我国阶级关系实际情况的,是完全正确的结论。那么,阶级斗争在那些范围内长期存在呢?本文想就此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有了它,我们才能对错综复杂、诡幻变异的社会现象,得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彷佛迷乱混沌的状态中找出一种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论。”(“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里。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农民起义、农民战争,踔厉劲烈,前推后应。不断地掀开新的史页;毛主席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世间上值得萦怀豁目的历史大事宜莫过于此了;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写道:“却使依照你对戏剧的看法,农民运动也是值得更多的注意的。”斯大林在“和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的谈话”中并明白表示:“对我们  相似文献   

11.
左翼青年作家周文小说对边地、城市、战争等的观照与叙述都给人一种深刻的绝地感受.边荒无情,弃绝希望;战火无义,戕害人性、摧残文明;都市一片黄霉天,令人彷徨挣扎于无地.行走于他的绝地世界的又是一群弱者,内在的弱强化着其生命世界的绝望姿态."绝地+弱者"书写背后是对世界的"非优美"式观照的生命理念.这,使周文小说构成了对左翼阵营创作的某种偏离,昭示着30年代文学的另一种"真".  相似文献   

12.
短篇小说在其文体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由注重情节的传奇性到侧重情感的真实性的转变。《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外两篇经典性短篇小说,这两篇小说在结构的架构上有相同之处,即都完成了情感转换的环形结构。但在风格上则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和价值倾向。莫泊桑作为传统小说家,非常注重故事的情节性,并关注小说结构的完美、精巧和完整。而鲁迅的小说散文化倾向明显,语言精练隽永,具备浓厚的情感意蕴和丰富的阐释角度。这不仅反映了两位作家不同的艺术追求和创作倾向,而且也表明了两位作家在艺术天分上的不同特质。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萧红都是三十年代乡土抒情小说的优秀作家,他们的创作分别代表了"乡土小说"的两种不同类型,在文化视觉、艺术构建、审美追求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趣,可说是代表了两种个性化十足的艺术风格,从中也可看出不同性别的作家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倾向上,柳宗元、刘禹锡、吕温等人认为“文”应该服务于“道”,但在“文”与“道”的具体关系上,他们的观点有异。任何文学团体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环境,永贞贬谪文人的文学观点也不是独立于中唐文坛之外的一家之言,他们是中唐文坛上最活跃的文学团体之一,其“文以明道”文学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与当时其他文学流派密切相关,尤其与同时期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互为呼应补充。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女作家是指出生于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 ,活跃于 90年代 ,创作题材以城市生活为主 ,写作极具个人化的作家。对于她们的创作 ,文学评论界历来就众说纷纭 ,该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 ,试图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 ,说明新生代女作家作品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考察文艺作品经典性的内在构成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时间的维度,从历时性考察,文艺作品经典性存在超越了它所属的时代,在所有时代被阅读,亦即艺术生命在历史长河中存续;二是空间的维度,经典超越它所属的创作个体与所表现的对象个体、所属的与所表现的民族与国别,在世界文学视域中被阅读,具有人类普遍性的特点.所以文艺作品的艺术生命具有超越性,而这一超越性源于文本的审美性、原创性以及对话性.经典如同文化语法的母体,不断创生出新的作家和新的读者,其辐射性使文艺作品的生命存续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之中,同时也留存在一代代作家的互文性文本中.经典,表明文艺作品长久的生命存续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1941年5月到1942年3月,丁玲任<解放日报·文艺栏>负责人期间,根据党的文艺方针和对党报文艺栏的指示,团结边地区所有成名作家,提携、培养新作家,积极反映边区各根据地生活及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战斗的事迹,为繁荣解放区的文艺创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办好党报文艺副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论翻译是具有明显艺术特征的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在翻译界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从翻译的现实出发,界定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艺术?科学和艺术有什么异同之处?澄清一些含糊的概念如科学和科学性、艺术和艺术性。作者认为翻译首先是一门科学,其次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即翻译是具有明显艺术特征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女性文学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上海美女作家与上海海派文化关系的角度,运用女性主义者的视角,对卫慧等女性作家的文本进行分析,从而对海派文化土壤中诞生的女性主义作品作一个简要的评介和基本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前的《文学杂志》如今仍旧是两岸学者最关注的台湾文艺期刊之一。它重视文学评论,所发表的大量中外文学评论引导了时代的批评、创作和欣赏潮流。它对20世纪中国小说的批评具有"当下性"、"艺术性"和"反共"倾向性。论文对其"反共"倾向性的认定,颠覆了人们对其"综合性纯文学刊物"的印象;它对20世纪中国小说批评的"艺术性"标准,给了台湾的文学创作者、研究者和读者以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