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现代女作家在文学交往中所撰写的杂感进行考察,可以看到她们思考人生与创作的独特视角。女作家们的相互描摹和评说寄寓了对自我人生的探索,写作者与被写者的互塑从一个侧面呈现了现代知识女性的面貌。她们在互为镜像和指涉中认识自我、思考社会,尝试开辟独特的女性空间。这一文化行为的内涵丰富而深邃。  相似文献   

2.
王兆胜 《人文杂志》2002,18(5):69-74
林语堂与周作人的交往并不频繁 ,也不算多么密切 ,这远远不能同林语堂与鲁迅的交往相比 ,这主要可能由于二人都不喜爱交往的性情相关。但是 ,二人在文化思想、文学观念以及性情癖好等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和承继性 ,如果说周作人是林语堂的“亦师亦友”这个概括也并不为过。当然 ,林语堂毕竟不是周作人的翻版 ,他们二人又有明显的不同 ,这主要表现在人生态度和美学趣味上面。  相似文献   

3.
竹内好的《鲁迅》是日本鲁迅研究界的奠基之作。他认为启蒙者鲁迅只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从外部被解释的鲁迅,生成启蒙者鲁迅的是文学者鲁迅这个终极之场。竹内好追问文学者鲁迅形成的回心时刻,认为鲁迅在写作《狂人日记》之前的十年沉默期间,有一个获得文学自觉的时刻,这以后鲁迅坚持了文学者的基本立场,以此去直面各种话语环境。竹内好《鲁迅》开创了一种鲁迅研究范式,即不是单单注重鲁迅的思想文化意义,而更注重鲁迅本人的生命体验如何在他的文学活动中如熔岩得以赋型的研究。这对过于强调鲁迅的思想文化价值而忽视鲁迅的文学体验的中国学界,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可 《东岳论丛》2024,(1):109-114
1920年中国新文学诞生之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鲁迅的作品及其精神思想传播到殖民语境下的中国东北、台湾地区,对当地的文学文化、思想政治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鲁迅的思想体系和创作实践具有反殖民内涵。在对鲁迅精神资源的汲取上,两地从启蒙与国民性批判、左翼文学和乡土文学三个重要方面受到共同的启发与借鉴,并以在地化的形式将其转化为殖民抵抗的精神资源。尽管具体语境、过程与方法各有不同,但都对鲁迅的精神思想资源进行了本土化转化与价值重释,最终致力于反抗殖民统治、表达民族意识。鲁迅精神资源在这两个地区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促进鲁迅研究和殖民地文学研究的视野向更深更广的层面迈进。  相似文献   

5.
黄万华 《东岳论丛》2005,26(4):9-14
抗战时期是形成鲁迅传统最初的也是最有力的时期,它在战争文化的背景上和时空的近距离观照中对鲁迅作出的解读,尤其是对鲁迅精神的理论解读,极大影响了日后鲁迅会在哪些层面上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全民抗战的时代环境,强化了革命领袖对鲁迅精神的权威诠释,也使战时中国文学对鲁迅的解读集中于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但同时,作家们丰富而独异的战时人生体验催生着对鲁迅精神的个性化解读,使鲁迅精神活跃于作家们的文学生命中,鲁迅精神由此成为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建国60年来,东北学人在鲁迅研究方面以辛勤的努力和独到的特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历史和当下来看,东北学人的鲁迅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对鲁迅文本的阐释、鲁迅思想与文化意义的研究、世界文学中的鲁迅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关于鲁迅与中日文学文化关系的研究,具有开拓和创造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之所以能历经百年仍被奉为经典,除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出色的人物塑造以外,其语言艺术上的独特魅力也功不可没。首先简单概述《呐喊》的写作背景和内涵,然后着手分析语言特点,接着从语言艺术表现形式的角度用诗情之美、力度之美和画意之美三方面揭示《呐喊》语言的文学价值是不可忽视的,最后呼吁学者们对该小说的语言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使其产生更深远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俄苏"同路人"文学和上海左翼文艺运动为背景,瞿秋白对鲁迅作为革命"同路人"的思想转变及其历史意义作了深刻的阐述。鲁迅去世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背景上称鲁迅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瞿秋白和毛泽东对鲁迅的崇高地位所作的结论代表了鲁迅思想研究的不同阶段。梳理鲁迅从革命的"同路人"向"圣人"的历史移位与归位,并重新思考"同路人"在左翼文艺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将丰富和充实"鲁迅本体"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鲁迅文学成因,不是多原点与一原点之间的差别,构成其要素是多方面的,这在竹内鲁迅那里,被当做事实来认定和考察。竹内好提出文学者鲁迅的形象,同时也是把鲁迅作为思想家来看待的。当各种要素被综合于鲁迅开始写作《狂人日记》这个时机时,文学者鲁迅那种源于对希望幻象的破灭而形成的绝望,就成为其思想的根柢。在对"幻灯事件"的异乎通常的解释上,竹内好是把它作为形成绝望的一个要素来加以考察的,却并不违背事实。以反抗绝望为其思想根柢的鲁迅,真正地肩负起了民族解放和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重新结构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史──来自女作家的挑战卡罗琳·L·卡切尔著温爱玲摘译令瑾审校在过去的10年间,我们看到了美国女作家们作为一个群体从默默无闻中重新再现。但是美国文学的新概念还没有随之形成,那个主宰了我们文学近半个世纪的编年表仍然固定在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社团中的鲁迅与陈独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文学成就与思想根植《新青年》。鲁迅创作小说的思想冲动源于陈独秀反孔非儒的思想革命,受新青年社团反传统的知识权威影响所致,具有陈独秀激愤思想的痕迹。鲁迅的小说使《新青年》的文学革命从理论主张变成了创作实绩,彰显新青年社团文学创作的实绩。鲁迅也凭借小说创作的实力获得新青年社团的认可,并逐渐融入新青年社团,日益形成愤激的思想骨骼,具有思想启蒙的形象冲击力。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文学翻译方面卓有成就,对于鲁迅的思想和创作具有重大的影响,但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却非常不够。其原因与鲁迅的翻译著作出版状况有关;与我们对“翻译”的成见和误解有关;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模式以及相应的缺陷有关。针对鲁迅的文学翻译,要注意历史层面的研究;研究一定要有辐射性;要重视对鲁迅翻译作品的翻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和陈独秀的支持、鼓励以至敦促分不开的.陈鲁二人都主张自身独立价值的文学观,属于人性论的范畴,也都重视文学的思想性和文学之为美的特质;但同中有异,鲁日"心声",陈日"人情".他们在文学理论和创作思潮上都提倡写实派,但陈独秀倾向于左拉为突出代表的广义的自然派,强调彻底的写实,拒绝理想主义;鲁迅则属于厨川白村所论证的广义的象征派,注重写实与象征调和.包含理想主义因素.重视文学的思想启蒙即宣传教育功能始终是他们文学观的重要方面,两相比较,陈独秀比较低调,鲁迅则比较高调.陈独秀晚年进入了人生艺术圆融无碍的自由境界,而鲁迅终其一生都处在文学有用与无用的思想矛盾中.  相似文献   

14.
相对化视角:木山英雄的鲁迅、周作人并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者木山英雄是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为了避免将鲁迅绝对化和主观化,他从相对化视角对鲁迅、周作人、章太炎等人以及现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场景作了并行研究,由此进入中国近现代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它不以记述身边琐事为中心,也不突出女性传统意义上被压抑的灵肉冲突,反而以童年记忆、成长期性意识以及同性之恋和自恋作为文本的主要结构。这种个人化写作无疑受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尤其是“躯体写作”对女性欲望的深掘这一理论的影响。女作家们超越女性的一般历史情境和现实处境,深入女性生命的本体,书写她们的身体与欲望,这是对女性文学的新突破。然而,拘泥于男性文化批评视阈的人,往往只见身体而不见灵魂,只注意物质而不关注思想。使得这些优秀的女作家们陷入深深的忧郁和孤独,她们的文本创作隐含了创作主体的困惑与焦虑。  相似文献   

16.
赵玉君 《天府新论》2013,(4):152-154
鲁迅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其文学生涯相伴的编辑工作是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鲁迅曾经通过不同的实践行为和言论表达了其对编辑工作的看法和认识,内容涉及编辑自身、编辑工作、作者与读者等诸方面,其独特的编辑思想促进了编辑学的发展和编辑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七月派创作和鲁迅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五四文学传统核心部分的鲁迅传统在新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受到了以胡风为领袖的七月派的忠诚的继承和发扬。七月派作家们在创作中表现的“主观战斗精神”、对“精神奴役的创伤”的关注、对民众潜力的挖掘的取向,都与人们熟知的鲁迅的文学传统和精神、脉搏紧密呼应着。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女性文学之所以能在中国文学的殿堂上取得显赫的一席之地,是由于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使过去的历史得到重新审视;更由于一大批具有献身精神的女作家们,用严肃的态度对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体验进行深切探讨和真切表现而创作了硕果累累的文学作品所致。妇女问题的探讨本是社会学的课题。但在我国社会学中,它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却在文学作品中被女作家们尖锐提出,并大量描述。这样中国的女性文学就被赋予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立场是追求人的解放和人的现代化。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鲁迅创作的现代性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客观存在。鲁迅创作的现代性建构以“立人”为核心,以启蒙主义思想革命为基调,追求个性独立和思想解放。鲁迅创作的现代性追求为20世纪中国文学奠定了“人学”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娟 《齐鲁学刊》2005,(4):86-89
对叶赛宁之死的关注是鲁迅思考文学与革命关系的一个焦点,鲁迅从叶赛宁之死中看到了诗人与革命之间难以挣脱的悲剧性宿命。通过苏联革命这面镜子来思考中国革命的问题并探寻中国新文艺的出路,是鲁迅晚年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