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浪 《中国扶贫》2017,(11):29-30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离读书人远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已成当今社会的主流.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我们更应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而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让广大青年学子有机会走出去,了解国情、社情、农情和扶贫工作.2017年1月,我有幸参与到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之中,对我国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中国读书人的最大愿望,就是都梦想通过科举独木桥挤进官府衙门,成为天子的得意门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的国家。古代中国读书人一般都要“学而优则仕”,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的精英教育模式为寒门庶族的读书人带来了入仕机会,也为历代帝王选拔了众多优秀人才,唐太宗就曾经这样评说科举制:“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今天,在权力崇拜的制度传统下,面对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困境,我们的社会精英人群纷纷集中到一向在社会声望、福利保障有很好口碑的政府部门。这样一种一脉…  相似文献   

3.
偷书自报家门上世纪80年代,王府井新华书店是读书人的梦想之地,店堂大,书多,我们常去。那时,大多数学生囊中羞涩,爱书,却无钱买书,偷书者屡现。不过偷的没有防的精,总有落网者。广播学院学生一旦被抓,问及姓名时,男生总是"常振铮",女生总是"刘继南"。后来,这招不好使了,因为人家书店向学校一打听,广播学院院长叫常振铮,副书记叫刘继南。毕业20年大聚会时,常振铮院长到场,我们集体用掌声和跺脚声来表达对当年"盗用"常院长名字的感激之情。在校期间,我组织过一届书市,本班一名同学来到现场,趁大家不注意,将几本书装入包中,被抓了个现行,他理直气壮地说:"还要钱吗?那我不要了!"多年后,他成了京城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4.
晏建怀 《老年人》2013,(10):40-40
在宋朝,做官可以说是读书人唯一的追求。因此,进馆、入阁、点翰林、当学士(宋朝置"史馆""、秘阁""、资政殿"等,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便成了读书人的人生理想,也成了他们事业成功与否的标志。在宋朝,一个才子,尤其是天下公认的才子,如果没能进馆入阁,那是要被人惋惜和讥笑的,大诗人梅尧臣就是如此。梅尧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爱好诗歌。他一反宋初西昆体诗歌表面的浮艳和内容的空洞,注重平和、含蓄、深远,给北宋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不过,有才的人不一定都能考上进士,正如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所说:"帝制时代考科举,原是十考九不取的。屡  相似文献   

5.
借书与借钱     
魏剑美 《老年人》2009,(3):48-48
稍涉世事的人都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坚决不借钱给朋友,否则钱和朋友都会失去。也正因此,常常听到“借钱没有,借命倒有一条”这样狠的回绝话但对于读书人来说,与钱相比,书尤其不可以外借。读书人和守财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属于自己的,打死部不借给别人。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14,(7)
正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奉行的是"学而优则仕"的原则,始终把"成为帝王师"、"致君尧舜上"当成人生的最高理想,因而总是想方设法进入官场。然而,在民国时期,有一批学人则把官位看得很淡,不但不主动求官,而且对送上门来的"乌纱帽"也一概拒绝,表现出难得的淡泊。教育家吴稚晖头上有很多头衔,如中央监察委员、中央评议员、总统府资政等等,但这些头衔都是挂名的虚衔。吴稚晖有一个原则:可以接受虚衔,官场的实职是坚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书籍出版一度鱼龙混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书籍。随着受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加强管理,文化垃圾转入了地下。此后不久,文化快餐又覆盖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了包装华美价格昂贵的礼品书,使书籍这种大众化消费产品逐渐脱离大众;书商的介入虽然弥补和激活了死气沉沉的出版业,但市场经济原始资金积累阶段的“暴利心态”,也使一般的书籍定价偏离了它应有的价格。面对"有钱人不读书,读书人买不起书"的现状,旧书市场应运而生.满足了买不起书的读书人的需要。那么,这个行当的情况如何?一本旧书究竟价值几何?旧书商又是从哪里进货、在哪里推销.又是如何操作的?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提出的"客体永久性"概念对缓解分离焦虑具有重要作用。在早期的亲子关系建立过程中,家庭抚养者是否能够帮助儿童建立"客体永久性"观念,发展他们对客体恒长性的认知水平,是形成不同类型依恋关系的关键,也影响着个体成年以后的社会行为模式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心理状态。采用沙盘游戏,结合认知疗法,对青少年适应性不良共症焦虑的分析结果表明,亲子双方在依恋关系建立时形成的不安全型依恋模式会对个体成年后的社会适应性产生不良影响,"客体永久性"的认知发展程度是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不是真理,却是名言,说出了千百年来的实情。历史发展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听说知识值钱了,读书人可以当博士、当教授,不到仕途上去挤,一样可以得到个人发展,一样可以获得社会尊重。当官还是要读书的,已为人父人母的读电大读夜大也不算少,其中相当一部分为的只是一纸文凭,此乃官场的准入证。然而,人们很快发现,做学问的路,不像仕途那样流光溢彩,人的价值仍然要从官本位出发去衡量,即使当到教授当到院士,享受副厅级副省级待遇,也没有副厅级副省级风光。存在决定意识,当官依然是读书人就业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城市暧昧文化的兴起,一种叫亚偷情的现象正在"脱颖而出"。传说中,他们与偷情者不同,亚偷情相关双方发乎情而止于性,其实更类似于婚外密友……亚偷情.发生在中国熟人社会解体之后.发生在中国人对婚姻关系和婚外男女关系的评价出现很大变化之后,发生在各种即时通讯交通工具拉近人与人距离之后——这一系列的社会条件下,潜伏在人内心的情欲很难不被点燃。有一种观点说.现在的社会难的不是偷情,而是能偷情却保持不偷的境界——亚偷情者貌似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们发生的是"无性外遇"。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代的读书人,唯有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众多的年轻人寒窗苦读的唯一动力。到了今天,科举制度早已废除,  相似文献   

12.
怎么这么傻     
每个单位或者公司都组织过集体出游,既然是出游,基本上除了玩就没什么正事。由于完全放弃了工作,领导和下属的界限也变得不那么明确,难免有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控能力和智商都有所下降。如果半夜时分有人冲出房间围着院内花园转圈跑,边跑边大声喊"我是读书人",不要感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代的读书人,唯有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众多的年轻人寒窗苦读的唯一动力.  相似文献   

14.
蔡禾 《社会学研究》2012,(4):10-16,241,242
社会管理不是要追求一个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而是要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建立一个有序的关系。当今中国社会矛盾的凸显和日显激烈的趋势与普遍存在的"个体化诉求"和利益博弈力量不对称相关,与利益诉求的转型和群体博弈制度的缺失相关。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搭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的利益博弈平台,探索利益诉求的群体表达机制;需要搭建能累积以网络、信任和规则为要素的社会资本的平台。由此,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中间地带"才能重新形成,政府才能真正回归到法律的执行者、秩序的维护者角色。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熟悉互联网交际习惯、了解互联网应用技术,也是互联网内容的主要生成者。有着多元、自由、去中心化特点的互联网吸引着学生群体,同时"媒介依存症"也成为当下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高校如何引导学生避免网络成瘾,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琼瑶公害"     
几乎所有读书人都喜欢把读书的好处赞美到极致,但从未见谁说过读书的坏处,这是不全面也不恰当的. 读书的第一个坏处,是容易使人理想化,说话办事不那么现实.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社会建设的良好开端,她向全世界展示了"东方魔力"和"兴国之光"。面对"雷公事件"等社会事件,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彻底地改造了延安社会,改观了当时不和谐的局面,形成了新中国的雏形。延安时期社会管理经验对当前中国社会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的茶文化圈里,余悦是名人。在余悦的履历表上,江西省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江西省旅游文化事务中心主任都显示出了他不仅仅是个书斋中的读书人。2007年底,作为在东林寺举行的"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的组织者,余悦对茶文化研究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处理精神障碍者个人私密信息的立法价值目标应该是兼顾公共安全和隐私保护.目前信息收集目的不明确、共享范围过大、信息利用过度、"只进不出"的制度设计,说明价值目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移和缺失.究其根源主要是无法克服传统精神病学的"路径依赖",难以消除以防卫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治理政策"惯性".顾此失彼的法律设计不是良法,要在秩序和自由之间取得合理平衡,立法应该区分强制报告和任意报告,明确收集精神障碍者信息的目的,建立信息共享中的过滤机制和精神障碍者信息剔除制度.  相似文献   

20.
文炜 《中国扶贫》2017,(13):32-36
在河南有一位这样的企业家,他在少年时代即胸怀远大理想,整个青、壮年时期,他通过艰苦奋斗,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创造出惊人的财富.他始终坚持"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矢志不渝,初心不改,以一颗博大的爱心,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书写出一片"为富者大仁"的扶贫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