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于7月1日起开始实行,其中一些规定备受瞩目——"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2013年6月14日《中国青年报》)事实上,根据相关报道,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 9.7%,接近一半,我国农村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也达到3 8.3%,上升速度比城市更快。  相似文献   

2.
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实行,其中一些规定备受瞩目——"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近日,中国青年报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31 7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0%的受访者感觉当下空巢老人情感寄托缺失的情况严重。新世纪以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很多年轻人因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离开家乡,留下老人独守"空巢",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了"爱"和"情",为了"孝"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3.
从7月1日起,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近年来一直呼声较高"常回家看看入法"终于成为现实. 然而,新法一出,也带来了不少疑虑和纠结,主要集中在两个焦点上.一是"经常看望"如何衡量,其约束力怎么体现?所谓经常,是一年一次,还是半年一次、一月一次?  相似文献   

4.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7月1日起开始实行.内中修订的一大亮点,就是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我国自古就有"上孝养色"之说.明代哲学家吕坤说得更完整:"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这就是说,侍奉父母做得最好的是让父母心情愉快,其次是照料好父母的身体,差的是尽管照料父母的身体却不体谅他们的心情,更差的是虚假一套,连对父母身体也没有实际的关照行动.我们行孝,就要重视"事心为上".  相似文献   

5.
胜文 《当代老年》2013,(7):13-13
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在今年7月1日实施。新法明确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实际上,养老不光是中国的问题,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国家同样面临这一问题,这些国家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国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了16年来的首次修改。修改后的草案中,针对老年人精神赡养需求增多的实际,草案充实了精神慰藉的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也就是说,儿女们无论生活得远与近,都要“常回家看看”,用一颗感恩的孝心去关爱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11,(13):19-19
(接上期)第九条 赡养人必须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的义务,保证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等基本生活需求。对无经济收入或者收入低微并与赡养人分开生活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按期给付赡养费,提供必需的生活物品,承担家庭劳务,保证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家庭成员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南京市北仑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达7.08万,占总人口的19.9%,高于全市、全省和全国的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区老年人口将达到8万.近年来,北仑区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和家庭结构小型化的日益凸现,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支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显得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的养老体系中,主要存在着两种支持作用: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前者主要是指由国家和政府提供或干预的社会保障支持,后者主要指由亲属、邻居、朋友等构成的初级群体对老年人提供的经济、照料、精神等方面的支持。中国目前的正式支持作用还正在发展与进一步完善,家庭成员等对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女性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前言 :理论方面的思考老年人家庭照顾主要是指来自家庭成员对老人的照顾 ,家庭成员包括了老伴、子女、子女的配偶、孙子女和老年人的兄弟姐妹等亲属 ,而照顾内容包括了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日常生活照料、精神疏导和患病情况下的护理等。此外 ,老年人家庭照顾还指这种照顾多发生在老年人的家庭里面 ,但有时候也发生在家庭外的一些其他场所 ,如在医院中的家属陪伴。老年人家庭照顾在内容上包括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 ,这已经是理论和实践中的共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 ,1991:110 )。作者在本文中所分析的对患病或年迈老人的家…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背景 (一)老年长期照料的基本模式 向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有三种基本模式:(1)老年人居住在家庭,由家庭成员提供服务。(2)老年人住在福利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由机构内的专业人员提供服务。(3)社区内的专门机构或组织向居住在家庭的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1997,(3)
10、怎样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答: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1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老年人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缓交、减交或者免交;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不履行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职责的部门或者组织,其上级主管部门应当给…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近日下发,规划倡导社会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平均生活不能自理率为8.81%。另有推算,我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家庭的小型化使得依靠家庭成员提供长期照料日益不现实,而医疗资源的有限和高价,又使购买力有限的老年人难以在医院得到长期医疗照护。近年来兴起的老年护理医院是满足老人护理需要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丽洁 《当代老年》2008,(9):10-11
6月2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对老年人“精神慰藉”可能首次纳入辽宁法规。《草案》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义务,与老年人不在一起居住的,应当经常回家问候、看望。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的阴影仍然笼罩着这个世界,严重威胁着家庭成员特别是女性的身心健康。反对家庭暴力,我们首先应当采取的行动是,让人人都能对它说“不”。  相似文献   

17.
关爱“空巢老人”完善社区养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与“银色世界”的不断扩大,在老年人中这几年来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目前尚在不断扩大,但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个群体就是被许多学者称为的“空巢家庭”,其家庭成员称为“空巢老人”。“空巢老人”作为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数量和比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如何使这部分老年人安享晚年,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建立老年人监护制度是应对老龄化趋势的需要,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在构建老年人监护制度过程中应当引入先进保护理念,增设意定监护制度,增加对被监护人的人身照顾,强化政府在老年人监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3年7月1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五条规定: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第十九条规定: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第二十三条规定: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以上这四条规定都涵盖了赡养和扶养的责任和义务.而笔者曾遇到了两个案例,一个是自己已经是老年人,还要不要尽赡养父母的义务?另一个是老年夫妻是再婚,要不要尽相互扶养的责任?答案是:只要有能力,就有这份义务和责任.现向大家推荐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汶蓉 《社会学研究》2016,(4):145-168,245
"啃老"是转型期家庭领域充满结构性张力和矛盾意向的集中体现。在个体化和矛盾意向视角下,本文选取上海市的访谈案例,通过比较和谐与冲突的两类"啃老"家庭,分析家庭成员的不同认知策略及其对代际关系走向的影响,以此来展示家庭成员在利益、价值、情感方面的互构和张力,讨论传统与现代如何共同塑造当下的中国家庭生活。研究发现,当下中国城市家庭代际关系的自反性并未导致家庭的个体化,相反,代际责任伦理在家庭成员的自反性生涯和协商实践中得以再造。社会转型强化了"亲子一体"的情感结构,让代际互助传统表现出了强大的文化抗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