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如今,微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网络社交平台,有人说早晨大脑还没醒呢手先醒了,抓起手机就开始刷朋友圈.看来这开门七件事里,得加上微信了.然而,微信朋友圈生出的麻烦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有些甚至还酿成了大祸,触犯了法律. 关于朋友圈,你有什么槽要吐?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微信朋友圈广告这一主题,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现阶段我国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分类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综合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持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霜降: 你好!我恋爱五年已婚三年,算起来与老公有八年感情了.从恋爱到结婚感情一直很好.期间他有女人示好,我也有男人追过,但我们还是坚定地结婚了. 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不算差,工作也不错,一结婚就有房有车,周末假期自驾游什么的,日子过得真挺好的.可从去年开始,老公忽然开始沉迷于微信聊天,还有群聚,经常一聊就是半夜,参加什么微友聚会有时候一去两三天,每天都更新朋友圈,关心朋友圈里的一切动向.  相似文献   

4.
韩芳雪 《职业》2016,(7):18-19
在冬天北京雾霾最严重的时候,微信朋友圈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一对年轻的情侣闹别扭,矫情地约定背对背各走100步,然后回头,如果双方同时回头,彼此能看到对方,就和好如初.结果他们只走了两步就都回了头,却没有看见彼此,于是他们就分手了.  相似文献   

5.
正90后吃货发现美食新大陆陈雷,是一名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的90后男生。从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毕业后,他来到北京成为一名程序员。作为程序员,有时候加起班来没日没夜,但陈雷从来不会怠慢自己的胃。每当听说哪儿新开了口碑不错的餐厅,他愿意驾车一个半小时过去品尝。九宫格火锅刚开始在北京流行时,他曾经排队两个小时等位。旅游时,吃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逛景点对他来说只是消食。有时候他把寻找和品尝美食的视频传到微信朋友圈,  相似文献   

6.
七嘴八舌     
有妈后便“再无宁日”
  发言人:陆先生
  妈妈自从进了我的朋友圈,我便再无宁日。开始的时候,我是向我妈开放朋友圈的,结果稍微发点带情绪的信息,刚发完就会接到父母的电话,他们会从中解读出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吵架了?工作不顺心啦?跟朋友闹得不开心了?钱又不够花啦?后来每次要发什么信息到朋友圈里,或者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都要先顾及父母会怎么想,会不会一发完一个电话就来了。有一段时间,我干脆不在朋友圈里发信息了。但是我总得表达我的心情。所以给我妈设置了朋友圈的权限,不让她看到我发的所有信息。  相似文献   

7.
微信朋友圈提供了一个人际交往的虚拟场域,用户使用微信朋友圈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是有目的的行为.本文将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利用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论和印象管理理论对微信朋友圈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8.
2014年7月,经过一番酝酿后,她决定创立一个微信公众号. 开始推送文章的第一天,她给自己微信朋友圈里的每一位朋友都发送了消息,不是群发消息,而是每条消息的第一句都是:某某你好,我是谁谁,我的公众号什么什么开张啦……然后微博上的粉丝她也这样一一发消息.她在报社工作多年,已出版了自己的畅销书,手机里和微信上人员众多,要这样一条一条地通知,意味着惊人的工作量,可她坚持做了,因为她觉得,专属消息能让别人充分感受到被尊重,那么对方也会重视你信息的内容.正是这种尊重,为她的公众号赢得了数量可观的第一拨粉丝.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手机依赖症""微信依赖症"逐渐形成。在这一依赖社交APP生活现状的背后,又会出现另一种新的自我感触——微信孤独感。随着微信孤独感的蔓延,社会个体轻则疏远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重则产生人格分裂、精神空虚和自我迷失。积极主动地打开心扉,倾听自己的诉求以及大量阅读都是社会个体正视纷繁复杂的微信朋友圈,合理解决自身孤独感,正确对待现实朋友圈,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缅怀和回报两位亡母,孤儿陆强义在打工时一连几次张贴了同一内容的广告:他要招母尽孝。终于,陆强义与一个寡居的女人结为母子关系。在陆强义失母又招母的故事里演绎着一段又一段人间真情。忽然有一天,这位“母亲”向她的“儿子”宣称:她要嫁给他……生母病故后他成了孤儿陆强义原来有一个温暖的家。父亲陆守甲是长航所属一家公司的船员,母亲高秀英是武汉市一家棉纺厂的纺织工。父母  相似文献   

11.
榛果 《女性天地》2013,(11):50-50
在微信朋友圈或是天涯论坛里,时常会看到一些“玻璃心”的话。“是我玻璃心了吗?老公居然说我看起来好肥。”“是我玻璃心吗?我生病了,他竟然要我妈来照顾我,那他做什么?”“老公竟然为了一碗蛋炒饭打了我,是我玻璃心吗?”“看了王菲和李亚鹏离婚的消息,老公说。娶老婆就是要娶自己HOLD得住的女人,瞬间我就想到了自己,至今无法缴获老公的薪水卡,是我玻璃心了吗?”“玻璃心”简直就成了心情后缀,仿佛人人都在婚姻里随时接受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2.
直到现在,我仍不明白我怎么就稀里糊涂地把自己“借”给了他,似乎是从那次“借钱事件”开始,我就不知不觉地一步步踏入他所设计的“爱情圈套”. 那是我读大二时,他高我一个年级.当时他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为人风趣幽默,沉着老练,颇有人缘.而我只是他手下的一个部员.他是个体育全能,跳远、跑步、铅球、篮球样样在行,每次校园运动会都能风光一把.  相似文献   

13.
我“潜伏”在父亲的朋友圈,不仅更加了解了父亲的生活,还成功地帮父亲做了一回“投资顾问”,我偷偷地快乐着,幸福着,也骄傲着. 自从教会父亲玩微信后,他的生活一下子忙碌起来.看着他每天抱着手机,不是传图片,就是发感慨,要不就是对着微信说个不停,还时不时“呵呵呵”地笑出声,日子充实又快乐.我见了,一半高兴,一半担忧,高兴的是,退休后的父亲一直郁郁寡欢,现在有了寄托,他心情好了许多;担心的是,现在的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万一交上个不良网友,被人骗去钱财就不好了.思来想去,我决定当一回“卧底”,“潜伏”进父亲的朋友圈,看他每天都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正不久前,在"朋友圈"看见一张大学室友跑马拉松的照片,他身材很好,没有一点赘肉。我拿给同事看,她们都花痴得直咽口水,殊不知他在大学时是个臃肿的人。大四的春天,我每周去操场跑两次步。每次想拉着室友同去,他都不肯。有天我俩打赌,他输了,就陪我到操场  相似文献   

15.
《职业》2012,(10):16-17
做工程师时,他按照项目经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半年后成为项目经理;做项目经理的时候,他按照部门经理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部门经理;如今,做部门经理的他,已经以总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了。任鼎的职场之路给予职场人的启示是:职业目标不妨设定得高一些,但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去逐步实现自己的计划。  相似文献   

16.
一位商场上的朋友,经过多年打拼,拥有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因为住一个小区,经常看到他来去匆匆、忙忙碌碌的身影.可最近发现他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外出旅游、和家人一起休闲等照片,感到很惊讶. 偶然的机会,遇到他就约了一起喝茶.聊着聊着,我说:“难得和你这个大忙人一起喝个茶啊.近来你的朋友圈里的内容可丰富了啊,拍摄水平也真不错.  相似文献   

17.
我的母亲虽说八十有余,但对新事物、新概念从不排斥并乐于接受.不久前,她和一群志趣相投的姐妹组成一个"夕阳红"老年旅游团,乘火车到广西桂林旅游了一圈.旅途中,她还把游玩的照片上传到微信朋友圈里,得到了许多赞美.  相似文献   

18.
儿子对我的要求总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没事和我对着干。在他10岁生日那天,我对他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儿子长大后,对我的要求总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没事就和我对着干。出门旅游时,我让他穿上那件新买的漂亮夹克衫,他偏要穿洗得发白的旧牛仔衣,结果拍出来的照片,我都不好意思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学校开运动会,我要求他至少参加两项比赛,争取个好名次,他却选择当后勤员,给同学看衣服、倒水;我说"宁为鸡首,不为凤尾",儿子和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时,却偏要做队伍尾巴的那只小鸡……儿子的种种对抗,让我非常头痛。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07,(21)
香港回归十周年有许多激动人心的高点,其中令人难忘的镜头之一是记者采访香港特首曾荫权时的一段对话。有记者问曾前权,他是如何从一个布衣成长为特首的。曾荫权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纽约一位63岁的老人,打算步行到几千里之外的迈阿密去。这个决定做出时,没人相信一个老人能步行几千里到达迈阿密。但最终老人却还是一步一步用双脚走到了近阿密。当有人问老人是如何做到的时候,老人说,他每天只关注第一步。走第一步不需要很大的勇气。走完了第一步,再走第二步,第三步,就这样走完了。雷荫权说:"对比自己几十年的工作,自己的感觉和那老人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在“朋友圈”看见一张大学室友跑马拉松的照片,他身材很好,没有一点赘肉。我拿给同事看,她们都花痴得直咽口水,殊不知他在大学时是个臃肿的人。 大四的春天,我每周去操场跑两次步。每次想拉着室友同去,他都不肯。有天我俩打赌,他输了,就陪我到操场跑两圈。在操场,有个跑步的姑娘从他身边经过,我看见他眼里绽出了一点光。他什么也没说,不过,我什么都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