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速递     
《东西南北》2008,(6):2-3
我是贵杂志的一名读者,本杂志涉面广,内容丰富多彩,有些哲理故事使我深受启迪,受益匪浅,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好杂志。第五期中的许多稿件都很好,比如《鞋子和国家》,其实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单位都很有借鉴意义:个人嗜好不能建立在对公众和环境的伤害上。还有《把工作做到位》、《老大、老二和老三》这类稿件对我们职场人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山东济南读者刘丽  相似文献   

2.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说法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么,“贫困”与“生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最近读了《南方周末》一则给人印象深刻的个案之后,促使我对这一问题有了一番更深入的思考。刊登在《南方周末》家庭生活版问op年间月14日)的“她用婚姻救灾”一文讲述了这么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话说湖北农村有一何姓家庭,先后娶妻生子的兄弟仁人因生活和睦,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兄弟中的老二老三先后不幸病故,接着老二的妻子南下打工谋生,老三的妻子则改嫁他乡。老二老三两家共生育的7个孩子加上老大一…  相似文献   

3.
读书新浪朝     
《山楂树之恋》艾米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5元这是一本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我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一字不漏地看完,脸上满是泪痕。生活的种种变化使她想起老三曾用来安慰她的那些话。可惜的是,当老三的预言一个接一个开始成为现实的时候,老三的人却成了一个美丽的梦想。睹景思人,静秋开始写那个回忆录.以纪念她跟老三一起度过的那段时光。这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纯粹得让我们流泪。  相似文献   

4.
每天要关注股市行情?搞不懂那些陌生的财务专用名词?想做期货又担心风险太大?……没关系,让专家帮你搞定!要相信术业有专攻,你再能,也比不上某个行业的资深专家吧?只是,其中的风险也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5.
“以爱的名义,心手相牵,温暖每一颗需要温暖的心灵!”这是抚顺市清原县“牵手心园”爱心团队的口号.自2008年5月由重度残疾人袁存泉发起成立以来,秉承这一信条,团队开展了“助残、助学、助医、助农”等一系列爱心活动,在清原这座山城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 尽力 人多力量大 一个单亲妈妈,带着俩孩子和一个娘家傻大哥,仅靠几亩薄地生活,极其艰难.俩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老二在“牵手心园”团队每年一千元的资助下去上学了,可是有些智障的老大一块去上学总是受嘲笑欺负,不敢再去学校了,一个人在家里孤独自闭,不愿与人接触和说话,眼神更多了呆滞.  相似文献   

6.
“中间人物”论,是林彪、“四人帮”蓄意炮制出来,为其“文艺黑线专政”论服务的理论支柱之一,理应彻底推倒。因为,这一个谬论,其源出于文化大革命前我国文艺战线曾经批判过的所谓“写中间人物”主张,所以,要彻底推倒“中间人物”论,一直是大家认为最棘手的问题。粉碎“四人帮”两年多以后,有的同志写文章仍然认为对所谓“写中间人物”的批判是批对了的,那末“写中间人物”究竟是不是“右倾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谬论,邵荃麟同志是否提出了一个“资产阶级文学主张”?大连小说会议是不是“黑会”?我们认为,有必要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进行公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叫王妙发,1916年3月23日(阳历)生于上海虹口区提兰桥样安里,今年周岁了,属蛇。但我来英国时少报了5岁,那是那些先来英国的中国人出的主意,以便以后退休可晚些,有活干,不想后来反而吃亏,这是后话。我的老家在宁波奉化溪口的石板坑,我母亲是宁波镇海人,所以我的口音有点宁波口音。我的父亲在年轻时便来到上海,在巡捕房里做“包打听”,英国人称侦探。我父母结婚后共生了5个孩子,现在只有我还活着,我有三个哥哥,其中老大、老二早年夭折,另一哥哥、一个妹妹也死得早。我母亲不工作,只在家带孩子。我4岁时进老式学堂读书,读…  相似文献   

8.
人就是人     
世界上有许多让人难以捉摸的东西,比较起来,其中捉摸难度最大的大概要算是人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不用说,就是死了,哪怕死了千百年,仍很难对他作个丁是丁、卯是卵的结语。说是盖棺定论,其实是盖棺论未定,论难定!死了的人都这么不好捉摸,活着的人自然更是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了。但是生而为人,我们可以回避、拒绝许多东西,却不能不面对人,不能不与人交往,不能不被人管,也不能不去管人。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爱的是人,最恨的是人;最亲的是人,最疏远的是人;最想念的是人,最讨厌的是人;最相信的是人,最猜忌的是人;最依恋的…  相似文献   

9.
冬天应该找个温暖的地方,但也许太多的温暖后,多少也需要一些寒冷的磨砺。又有多少人能明白让身体受得风雪,让心灵耐得寂寞,才能体会到温暖与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沈阳,就是个磨砺人意志的地方,虽然比不上哈尔滨寒冷,但也许这就是东北最南的省会城市最有魅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陈奎宁在1986年8月28日《人民日报》撰文介绍了现代科学方法论——“新三论”。“新三论”是指在“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提出之后,1969年由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论、1977年由哈肯建立的协同论和1972年由托姆提出的突变论。耗散结构论研究的是一个系统从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他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个特定临界值时,通过涨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协同论是一门研究完全不同的学科中存在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横断学科。它认为,各种系统千差万别,性质可能完全不同,但他们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机制却是类似的,甚  相似文献   

11.
英国启蒙主义时期的诗人杨格在《论独创性的写作》一文中曾这样写道:“……一个天才的头脑是一片沃土和乐园,那地方幸福得象爱西亚姆仙境、肥沃得象坛普,而且享受着一个永恒的春天。创造性的作品就是这个春天的最美丽的花朵。”读了青年作家刘亚舟同志的长篇小说《男婚女嫁》、《幸运儿》和他的几个短篇以后,我确实在享受着一个快乐乡村的春天。那乡野的晨露。那泥土的温馨芬芳,那令人神往的纯真的爱情,虽然比不上“爱西亚姆”的仙境,却也有它独有的迷人之处;特别是那朴实、清秀的笔触和倾注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构成了一幅幅浓郁的北国山村秀美的艺术画面,从而给人一种面向生活、热爱生活,勇于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紧紧抓住包括科技革命与石油文明兴起、人口年龄结构年轻、依靠美国军事保护得以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等在内的发展机遇,在实行民主和法制的前提下,以重视教育的普及和强化为基础,以推动技术进步为中心,致力于自身发展,最终以一个实现国内相对公平的国家的形象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成为世界老二。日本成为世界老二后,包括自寻的和外来的一系列苦恼随之而来,外有美国的牵制和打压,内有环境污染、经济泡沫膨胀及破灭、财政恶化、人口少子老龄化等一系列棘手的难题。日本成为世界老二前后的经验教训,对刚刚成为世界老二的中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服从,乃日本最高美德。日本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保持沉默听从命令,在各种阶段各种场合时刻准备听从命令。因此在任何阶段任何场合,日本人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地位,听从谁的命令,如何遵守团体的序列。最忌讳的便是僭越。在日本,任何事情都要按既定程序进行,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小心翼翼。实际上,日本人大都生活在组织规律极严的团体之中。现代日本是由大大小小的、形形色色的会社组成的社会,这种会社其实是过去日本的村的变型,整个日本就是一个大大的村。  相似文献   

14.
堵与疏     
我们要查禁黄色淫秽物品,可是应该用什么取代它? 我们要禁赌,可是要用什么来填补这些沉溺于赌博的人生活上的空虛? 我们要取缔卖淫嫖宿,可是怎样才能挽救这些人扭曲了的心灵? 我们要狠狠打击那些人贩子,可是怎样才能使那些妇女不再上钩? 我们要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可是怎样才能清除一些人头脑中的迷信思想? 这都给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对社会上许多丑恶现象,不仅要破,而且还要在其它方面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最隆重的春节与全世界最浪漫的情人节,将在2010年的2月13日和2月14日喜相逢.2月(谐音爱月),这个春节和情人节注定是充满大爱与小爱的浪漫双节.想过一个终生难忘的特色春节和特惠春节吗?想过一个心动不已的情节人吗?一定要到中国最浪漫的城区之一的青岛市市南区!  相似文献   

16.
主体能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而主体自身的修养则是主体能动性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主体能动性,就必须充分认识主体修养的认识论意义,随时注意加强主体自身的修养。实践本身提出的问题要说明主体修养的认识论意义,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主体修养的根据是什么?主体修养有什么实践意义?提到修养,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里不妨摘引一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人是什么样的人?日本文化的特征、日本社会的性质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各种各样的研究从各种不同角度回答这些问题的所谓日本文化论现在极为盛行。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家倍夫·哈鲁米教授曾指出,日本文化论既是一种大众消费品,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在日本文化论的流行中,文化人类学家起了重要作用,几乎主要的日本人类学家都同它有着某种联系。著名的学者石田英一郎、冈正雄、梅棹忠夫、中根千枝、山口昌男等人对日本文化论影响极大(虽然他们各自的研究角度不同)。但离开了美国人类学家露丝·贝涅蒂克特的著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树要一张皮,人要一张脸,”人的“面子”感是一种奇特的心理。人作为一个社会主体,它必定占有一定的角色位置,但每一个角色并不都能遂人心愿,角色规范在许多方面束缚着个人,而角色间客观存在的差别又使个人产生幻想,在其心目中产生了角色期望,期望一个远离于现实角色的另一  相似文献   

19.
韩陈其先生的《汉语羡余现象述略》一文,以汉字、汉语的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讨论了汉语羡余现象的种种问题。读之,开人眼界。笔者以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而就一个汉字本身而言,是否某些构件是羡余?语法方面句子繁化、虚词应用是否是羡余?我以为应该讨论清楚,以正视听。本文拟以《汉字构件的增加不能以羡余现象论》为题讨论就一个汉字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论赵永华,彭本奇,姜延书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和根本目的。因此,江主席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强调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