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苗元江 《社会》2004,55(4):20-23
幸福是个古老的话题,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虽然学术界直到近代才开始对幸福感 进行系统的测量与研究,但人们对幸福主题的兴趣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1967年威尔逊(Wilson)回顾了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他在《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中对幸福感研究领域作了总结。自那以来的30多年,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为人类建构幸福生活、规划美好的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价值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东西南北》2014,(6):31-31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也有皇帝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在这些皇帝中,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贺智慧 《社科纵横》2013,(1):304-307
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人生幸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在目前愈来愈受关注,它成为了衡量人们是否幸福、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评判标准。文章基于对高校知识女性幸福观的调查,了解当前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观现状,重点分析高校部分知识女性幸福观存在偏差的原因,并探究高校知识女性进行科学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6):155-157
高校心理课具有知识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双重价值取向。知识教育是幸福教育的基础,幸福教育是升华。幸福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课价值取向的终极目标,认识不到这一点,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仅仅成为简单传播知识的窗口而丢了根本,失去方向。知识教育的内容依赖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得以优化,知识教育的方法依赖幸福教育的目标不断创新,知识教育的有限性依赖于幸福教育的无限性,为此高校心理健康课的价值取向必须由知识教育向幸福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5.
幸福感,社会心理的"晴雨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苗元江 《社会》2002,55(8):40-43
幸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 ,但在我们这个时代 ,却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涵义。现代有关幸福的研究 ,从其发展背景来说 ,其一是源于生活质量研究的迅猛发展 ;其二 ,是心理学中积极心理学的崛起所表达的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来 ,有关幸福这个古老人生主题的研究从哲学层面扩展到科学层面 ,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迪纳(EDDiener,2000)认为 ,现代社会良性、健康运行需要幸福感的指标 ,这样就可以追踪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幸福感的发展与变化轨迹 ,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幸福…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生平反思现代中国人的幸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克慧 《社科纵横》2011,(9):129-130,136
从现代中国人幸福感缺失的事实出发,本文认为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合理欲望的满足,是长久的快乐体验,是各项幸福指数的综合反映。从马克思少年时对幸福的神性期望、青年时对幸福的理性表达及成年后对幸福的人性体认,对他追寻幸福、实现理想的一生展开追溯,由此反思现代中国人应该具有更加完备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们把职业当成事业来经营,相信你这一生都是快乐着的.9月1号,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谈论的就是关于幸福的主题.9月10号,"感念师恩"的教师节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也在思考关于教师的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感源于真爱.唤起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一方面随着社会对尊师重教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来源于教师自己对幸福教师的认知和理解.诚然这个城市的早起搭乘公交车最早的,莫过于老师和学生.徘徊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之间忙碌的穿梭不已.面对日复一日反复、繁杂、琐碎的教学常规工作是身心疲惫的.当老师真的很辛苦,当个好老师就更辛苦.学会苦中作乐,学会安身乐教,以致爱生善教,对于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剧本是人们所不能选择的,惟一能做就是尽量去演好,演得自己感动自己,并坚持到最后。做社工,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尽管不能选择服务对象背景,也不能决定他们人生,但可以尊重他、倾听他、理解他、支持他,让他们的无奈人生在戏中体会美好和乐趣。  相似文献   

9.
黄海平 《社会工作》2011,(15):51-52
“幸福”两字成了中国2011年的关键词,在广州,“打造幸福广东,建设幸福广州更是常听到的一句鼓舞人心的口号。引入社会工作,在街道层面发展家庭综合服务,促进社区和谐,建设幸福广州,2010年广州市已在全市启动20条街道试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笔者现在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担任社工。服务目标是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黄赐英 《学术交流》2003,4(4):30-32
社会变迁带来政治、经济、价值观念、社会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引发心理不适应发生率很高。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是社会变革的基本要求 ;促进个体幸福 ,是改革的最终目标。而帮助人类缓解心理冲突 ,改善心理能力 ,提升幸福感的途径在于 :优化社会环境 ,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基本活动更趋人性化 ;同时 ,做到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建立心理卫生保障的社会支持系统 ,提高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人口学会在武汉地区对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总体幸福感及其个人情况与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做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认为自己不幸福或很不幸福的农民工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或幸福情况一般;但相对于过去在农村来讲,认为自己“更加不幸福”的比例有所上升。通过对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原因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民工幸福感个人方面相关的因素主要是婚姻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工作环境状况以及目前在本城市的生活水平等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锦鹏  方宇惟 《创新》2009,3(9):11-14
对幸福的追求是一个古老而时尚的话题,现代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对生活满意度的体验构成了幸福的主要方面,财富、健康、婚姻家庭、教育等因素都是通过影响被试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评价从而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的。  相似文献   

13.
天下看点     
正美国:耶鲁大学开设"幸福课"美国耶鲁大学的课程注册开放后3天,幸福心理学注册人数就达到1200人,相当于该大学1/4的本科生注册了这门课。这门课一周两次,上课老师劳里·桑托斯是心理学教授,希望教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满意且幸福"。耶鲁大学属于美国常青藤大学,学生出类拔萃,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巨大,许多学生都有轻度抑郁或心力交瘁的感觉,他们虽成功进入名校却开心不起来。有调查发现,一半以上学生渴望获得精神上的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婚姻状况居民的幸福感及苦乐源进行分析,发现在对以往幸福感的回顾方面,未婚人群优于已婚人群,在对目前的幸福感受以及对未来五年后的幸福预期中,已婚人群优于未婚人群。进一步对影响不同婚姻状况人群的苦乐来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婚姻因素与性别因素交互影响幸福感的产生;除健康与亲情这两大苦乐感影响因素外,已婚人群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工作和收入,未婚男性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自由度,未婚女性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青岛画报》2014,(2):68-69
如果工作的动力源于对工作本身的热爱,那么很容易便会体会到它带给自己的幸福,要是再加上认真的态度、吃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创新的追求、真诚的交流以及淡泊的欲念,那么工作便真正成了体现人生价值的一个载体,我爱我的工作,我爱我的学生。"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实现了儿时的理想!"她是幸福的,从小的理想,便是成为一名教师。如今在三尺讲坛快乐耕耘,时刻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感染着她的学生。她说:"我不仅是孩子们的地理老师,我还想成为他们幸福的耕耘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16.
修建 《今日辽宁》2012,(2):26-29
千百次地我问自己。我的人生,我的爱,在哪里。答案总以热血的名义。我真心地告诉你,这就是我守候的惟一。来吧,朋友,让我唱起心中的歌谣。来吧。朋友。给你一片蓝天。放飞这世界的爱翼。把幸福给你。  相似文献   

17.
王鹏  陈必华 《探求》2013,(4):103-107
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幸福"与个体的生存境遇、获取幸福的过程以及伦理道德规范三个要素密切相关。对于当代都市青年而言,其幸福感主要来源于这三个要素的有效整合。它们不仅构建了当代都市青年幸福感形成的现实维度、时间维度与价值维度,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青年群体对"幸福"的感知。  相似文献   

18.
梁玖教授有幸在他青少年时期置身于中华传统书画艺术专业的学习与游走,其间获得的是对文化、社会、人生、心灵以及艺术文明的观照、体悟、快乐和满足。他认为,于自己人生中能够寻找到一个支撑自我灵魂的支架是幸运和幸福的事情。梁玖教授在其父亲给予他书法、中国画、素描、速写、水彩画、诗词等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普林斯顿大学艾伦·克鲁格教授、丹尼尔·卡尼曼教授以及他们的研究团队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国民时间核算(NTA)方法,以北京市居民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日期重构法(DRM)设计了电话调查问卷,并以此调查结果为数据依托,对衡量幸福感的U指数进行了测算与因素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北京市民幸福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秦攀博  秦桂平 《探求》2012,(4):20-24
建设幸福广州在理论体系上可有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明确其内涵,建立多重目标体系。有效运用心理测量规范,制定专业的指标体系,合理抽样调查,综合运用评估方法,做好幸福广州的量化评估。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政策措施的心理效应,拓展幸福广州的建设途径:要以居民心理感受为导向,获得社会认同;以社会管理为抓手,满足居民合理需要;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树立正确心理导向;以社会心理疏导为途径,增强居民幸福感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