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集安禹山JYM 331 9号墓因其形制特殊 ,墓侧有人面刻石 ,出土过东晋瓷器等而成为一座重要古墓。 1 96 2年、 1 983年、 2 0 0 3年 ,先后在该墓出土 3枚卷云纹铭文瓦当 ,深受人们关注。经本文作者认真考辨 ,第一次使瓦当铭文得以完整识读。以此为基础 ,对与墓主人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作了考证与初步研究 ,得出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高句丽瓦当     
吉林省集安出土的高句丽瓦当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独具特色,工艺精美。主题纹饰大体有四种,即莲纹、忍冬纹、兽面纹、卷云纹。莲纹瓦当数量较多,灰色和砖红色均有,灰色者当面可见涂朱涂垩彩绘迹象。忍冬纹瓦当较少,  相似文献   

3.
筒瓦的下端带园形或半园形部分,称做“瓦当”。我国古代建筑物上的瓦当,它的用途和形状虽然固定,但表现在瓦当面上的纹样和制造手法,却是有区别的。我们在战国、秦汉遗址中,常将瓦当作为判断时代的依据之一,就是因为瓦当具有时代特征的缘故。 已出土的秦汉瓦当的纹饰,秦瓦当分为动植物图象、“葵纹”、变形动物纹和云纹四类;汉瓦当分为文字、动植物纹、变形“葵纹”和云纹四类。瓦当面上的纹样是一种装饰图案,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作为观念形态的艺术,它的发展变化过程是承上启下的,并且始终和社会生活密切关联的。作为文化艺术的继承,  相似文献   

4.
(一)满城陵山二号墓出土的所谓“宫中行乐钱”和“铜骰”。 据《满城汉墓发掘报告》(198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报告》),满城陵山二号墓(即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窦绾墓)出土两套所谓“宫中行乐钱”,每套二十枚。一套“分别铸‘第一’至‘第廿’字样(缺‘第三’,但多一枚‘第十九’……)”。另一套“铸韵语一首,二十句,每钱铸一句,句三字或四字”,《报告》撰写者依韵脚和文义整理,录文如下(引者按:《报告)所标“第一”、“第二”等字皆删去):  相似文献   

5.
释“汋”     
一九七七年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中山王鼎中,有铭曰:“呜呼,语不废哉,寡人闻之,蒦其汋于人也,宁汋于渊。”“汋”字音义,说家纷纭,迄无定论。张克忠《中山王墓青铜器铭文简释》云:“古书汋、酌通用.意为斟酌,衡量、审识。”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云:“‘汋’当读为‘溺’,‘勺’与‘弱’古音相近可通。”罗福颐《中山王墓鼎壶铭文小考》云:“‘汋’字殆是‘没’字省文。”容希白先生《金文编》四版稿本亦释“汋”为“没”。  相似文献   

6.
高句丽王陵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政权存在 70 5年 ,传 2 8王 ,都城三置两迁。诸王陵墓在何处 ,墓葬形制、规模、特点如何 ,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问题。多年来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证明 ,我国集安国内城附近的某些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应是高句丽王的陵墓 ,诸如太王陵、将军坟、千秋墓、西大墓、JYM992、 3319等 ,其中 3319为典型的砖室墓。从建筑结构、年代、出土遗物 ,特别是莲花瓦当、文字瓦当和文字砖的研究成果 ,结合文献 ,可以确认某些王陵及其主人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5年6月底前,郑州地区已公开发表的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有铭青铜器共计有210余件,其中郑州市区出土13件,荥阳出土20余件,中牟出土1件,巩义出土1件,登封出土8件,新郑出土170余件。商代铜器铭文中以族名为主,比较重要的是在荥阳小胡村发现的"舌"铭铜器群。西周铜器铭文内容丰富,多涉及封国贵族,主要出土于郑州洼刘、新郑唐户、巩义等地。春秋战国铜器铭文则以兵器铭文为主,涉及地名、官名、人名、纪年等信息,主要出土于新郑、登封等地。  相似文献   

8.
从南越国“景巷令印”,“南越中大夫”印考释蠡测南越国的官僚政体萧亢达近年随着两广地区考古事业的发展,西汉南越国的墓葬陆续出土了一批官印,其中以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官印数量最多,将近十枚。从出土的官印观察,有的带有明显的使用痕迹,知为死者生前所用的原...  相似文献   

9.
陈双新 《中国学术》2001,3(1):135-147
先秦编钟以“堵”与“肆”为组列之名,确无疑问,传世文献和铜器铭文中都多次提到,但它们各自所指的数目与相互关系,一直成为学者们力图弄清又聚讼不决的难题。最近几年出土了好几批套数完整的编钟,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下面我们结合文献、铭文以及实物的出土情况,  相似文献   

10.
1981年5月,在汉武帝茂陵东侧一号无名冢南,从葬坑内出土的二百三十六件铜器中,有十八件铜器上刻有铭文,学术价值较高,引起中外考古学者的重视。(厶贝)安志同志《谈阳信家铜器铭文》(以下简称(厶贝)文》),对这些铭文作了考释研究。我们读后深受启发,对一些问题试作如下补释。  相似文献   

11.
彩绘陶鬲,发现在奈曼旗沙力好来公社台力虎大队南横沟一号墓内,共三件,形制花纹大小相同,均为泥质灰陶,侈口元唇,束腰,裆内平缓,腹外壁和沿的内外,涂以金黄和白色的卷云纹图案。卷云纹每两个交错排列,线条肥而有力,色彩鲜艳。形制、花纹图案与辽宁敖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的彩绘陶鬲相似。这种彩绘陶器多发  相似文献   

12.
郭店竹简《老子》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 年10 月,湖北省荆门市四方乡郭店村一号战国楚墓中,出土了八百多枚竹简。这批竹简可分为道家著作和儒家著作两部分。属于道家著作的共两种四篇:《老子》甲、乙、丙三组和《太一生水》一篇;属于儒家著作的十一种十四篇:《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性自命出》、《成之闻之》、《尊德义》、《六德》、《唐虞之道》、《忠信之道》和《语丛》四篇。经过专家们的整理和识别,楚简图版及释文已于1998 年5 月由文物出版社以《郭店楚墓竹简》之名出版发行。郭店一号楚墓是楚国贵族的墓地,考古专家们根据从一号墓随葬品中的漆耳杯“东宫之师”铭文推断,该墓主可能是楚国太子的老师。一号墓的年代,属于战国中期后段。其具体时间不晚于公元前300年,也就是说是公元前4 世纪末的墓葬,而墓中竹简的书写时间,应当更早一些。郭店竹简的出土,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将有关郭店竹简《老子》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参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发掘报告》整理编写工作过程中 ,发现出土于阿斯塔那 2 2 5号墓的深蓝色绢本伏羲女娲图 (田野发掘编号 72TAM 2 2 5 :15 ) ,与日本龙谷大学大宫图书馆收藏的伏羲女娲图 (图一 ,又见日本龙谷大学编辑出版、龙谷大学创立 3 5 0周年纪念刊《大谷探险队带来品西域文化资料选》第 15页 )可以完全缀合。编号 72TAM 2 2 5 :15的伏羲女娲图为深蓝绢本 ,1972年末至 1973年初在阿斯塔那墓群第十次发掘的张氏家族茔地内出土。发掘时该墓已被盗扰。墓内杂乱 ,未见墓志、告身、衣物疏等纪年文物。墓室内有女尸一具 …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文物部门在曲阜县城以北鲁故城的西北部、发掘了一座西周晚期墓和六座春秋战国之际的大型墓葬,获得了一批珍贵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西周晚期的鲁司徒中齐墓,出土铜器中鼎、盨、壶、簠、盘等九件带有铭文,记载着墓主的官职和名姓。有一制作精美大方的“戎壶”,上面铸“侯母作侯父戎壶,用征行,用求福无疆”字样,可能是出征时的盛水器皿。有一铜盘,三足铸成三个光身赤脚的奴隶,肌肉线条,面部神态,清晰可见;盘上两耳作两牛匍卧,栩栩如生。其余铜器  相似文献   

15.
在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中,有一件玉戈(M5:580)上的铭文,原报告隶定为“卢方皆入戈五”。该戈长38.6厘米、厚0.6厘米,援部呈长条三角形、有中脊和边刃,直内,铭文刻于内的后部(图一)。玉戈铭文虽然简短,却向人们提出一个重要的历史问题,即有关“卢方”的问題。此方国见于甲骨卜辞。据此玉戈铭文,说明至少在武丁的时候(关于该墓之时代,详拙著《“亚其”考》),“卢方”与殷王  相似文献   

16.
吐鲁番出土文书释词吐鲁番出土文书与敦煌文献一样,在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俗等各方面都有研究价值,但最基础的却是语言文字研究。吐鲁番出土文书的语文研究与其他方面相比,冷寂而薄弱,本文试就一些词语的校释刍言,并与《汉语大词典》作联系比较以见研究意义。一.委“其奴婢四人,谨连元赤及市卷,白如前。马四匹。如不委,请责保入案。”(阿斯塔那出土唐益谦向西州都督府申请过所牒文)“前件婢□于此买得,见有市卷保白如前。其马并是家畜。如不委,请责保者依□市券到勘,与状同者。”(同墓,唐益谦另一次申请过所牒文…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楚史研究会1985年年会,于10月14日至17日在曾侯乙基编钟出土所在地随州市召开。参加会议代表80余人,收到论文50篇。河南、湖南、安徽、贵州等兄弟省市的学者,也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围绕曾、随、楚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曾侯乙墓的国属问题。1978年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及其大型编钟发掘出土后,名震中外,这一座大型战国墓究竟是楚墓还是其他诸侯墓,许多学者曾撰文进行探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称“曾国之谜”。这次会议对地处古代楚国腹地的曾侯乙墓的国属问题,再次进行了深入讨论。有的同志从曾侯乙基出土的文物数量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2月28-29日,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考古,从8壁龛西周墓M4中提取出48件精美青铜器,其中包括青铜簠、球腹簋、乳钉四耳簋、牺尊和铭文方鼎等罕见青铜器。这次发掘的墓葬(M4)与2012年出土稀世铜禁的墓葬(M3)仅有十几米的距离,这两座墓葬大小、形制、结构、等级及重要性、基本相似。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说,牺尊在商末较为流行,这两件基本一样的牺尊是商器,它们出土于周墓正好说明此墓出土青铜器的来源较复杂,应是伐商胜利后分配的战利品之一。结  相似文献   

19.
荆门包山楚墓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物。在其二号墓中,发现了278支带字的竹简,大多记有月、日而没有年份;年月日俱全的共有39支,七个年份,都是以事纪年,以专名纪月。在《包山楚墓》一书的“附录”部分,刊载了两篇探讨这些简历的论文,作者都认为,这些纪年都是史事发生的翌年,论断这七个年份是公元前322年至316年。这些专名的月序,参照云梦秦简《日出》的“秦楚月名对照表”,也安排得不错。至于把简历的年始说成“冬夕建丑”,把简历  相似文献   

20.
西宁出土的明代都司佥书、骠骑将军田应龙的墓志铭,规格较高,而且田氏墓存在一墓之中2具骸骨却同时出土3个墓志铭等疑团,值得探究。本文在对墓志铭进行考释,并在对相关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田氏墓的若干谜团提出初步推测,认为在明崇祯末年西宁地区被农民军政权控制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田应龙迫于巨大的政治压力,可能临终前曾化名田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