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要与量词组合再修饰名词,而"两+N"结构则是由数词"两"直接修饰名词或名词性语素的一种结构。能进入"两+N"结构的名词主要有个体名词、集合名词、方位名词三类,这种结构有着特定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浅议“数+形+量+名”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组修饰名词或名词词组结构嵌入状态形容词,就变成了"数词+形容词+量词+名词"结构,本文将试着讨论此结构语形、语义、语值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布依语作为SVO语言,其名词短语语序具有典型的蕴含共性。作为名词短语修饰(限定)成分的量词、数词(除"?deu1一"以外)、数量短语、副词等前置于名词中心语,其他均后置,多重修饰(限定)成分修饰(限定)名词中心语时,后置的情况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4.
Adv+N结构意为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言现象历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对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解释。非范畴化理论通过对Adv+N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展现了名词非范畴化之后句法和语义特征的变化,转喻是这一过程中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之上,对Adv+N结构在语言使用中的认知心理动因的分析,丰富了对Adv+N结构在语用构建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傣语修饰结构短语富于变化而复杂,又具有内在规律。名词的修饰语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形容词、动词等,动词的修饰语有助动词、否定副词、介词结构、时间名词、形容词等。这些修饰语与中心语的语序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前置后置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量词是汉语名词数量结构中的必需成分。以往的研究过于关注量词的属性和功能以及语法化等问题,对于量词的产生及数量结构变化关注不够。量词的产生与发展需要有内在的语言基础以及外在的认知条件。研究表明量词是在受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的类推作用下产生与发展的。可数名词数量结构首先受到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名词-数词-单位词"序列的类推作用产生了"名词-数词-名词"的序列构造,进而右侧名词逐渐由左侧名词同范畴的名词取代。由于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名词-数词-单位词"序列变为"数词-单位词-名词",在类推作用下,可数名词数量结构也演变为"数词-名词1-名词2"序列构造。在新的序列构造中,中间的名词经过语义虚化后,最终发展成为量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语法形态和语法功能两方面分析广州话形量词,其形态有"形+量"式和"形+量+形+量"式两种,它能和名词、副词、数词、结构助词组合,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里,数词跟名词组合中间要加量词,不用数词直接修饰名词,这通常被看成是一般规律。但现代汉语中也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数词+名词”现象,绝非个别例外。从数词来看,现代汉语中各类数词都有“直接修饰名词”的用法,有时中间根本就不能加量词。现代汉语的“数+名”组合不能一概简单地解释为“省略”或“古代汉语的遗留用法”;究其成因,有句法因素和语义因素,也有语用因素和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句法角度分析了"多/少+N"结构。发现"多/少+N"结构类型有:名词性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名词性偏正结构或动宾结构。可以通过语义替换、语法功能等进行判别。"多/少+N"结构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充当主语、谓语、定语。  相似文献   

10.
“很+NP”的构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是程度副词,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副词或动词,加强程度.但汉语中目前有一种流行趋势,直接用它来修饰名词或名词短语,我们把它统称为"很+NP"结构.本文旨在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这一特殊结构做一考察和解释.我们认为,"很+NP"结构是一个构式,它的意义不能从其组成成分"很"和"NP"中推知出来,它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语义和语用价值,整体意义大于部分意义之和.  相似文献   

11.
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分类可以看出,汉语词类中有数词和量词之分,英语只有数词之说。汉语中,量词具有独立的语法和修辞特点,英语中起着量词作用的是名词。在句式上,二者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汉语的基本数量句式可概括为"Num Q N"或"N Num Q",英语的基本数量句式为"Num N"和"Num Q of N"的形式。英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都具有夸张、比喻、委婉等修辞功能,起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时,其顺序为:限定词——数词——描绘词—(大小,长短,形状,新旧,颜色)——出处——材料性质,类别——名词  相似文献   

13.
量词是汉语中带有鲜明特色的一类词。量词可通过与数词、指示代词结合或重叠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这常为人们所论及;但量词可以受定语的修饰限制,则不为人们所关注。据本文考察,量词受定语修饰限制主要表现为“数词+定语+量词”、“定语+量词”两种语法结构框架;量词带有定语是其体词性特征的体现,而非名词特性的残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一头黑发”式“量词短语”的特点作了分析,认为:(1)这类量词短语中的数词只能是“一”;(2)可形成“数词+量词+的+名词”的格式;(3)这类量词短语中的“量词”一般不能重叠。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数词和名词之间需要一个特殊的补充成分---量词,数词、量词和名词组成了Num+CL+N的结构。量词作为一个特殊的功能性成分在学界受到了普遍关注,对量词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为探索汉藏语系的特点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深入探讨量词语言使用者认知其范畴化过程。本文一方面从量词短语结构的变化和语义的演变来论述汉语中量词的语法化现象;另一方面,从认知的角度考察了汉语中量词与名词的选择性共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汉英语中均有人称代词受修饰("M+PP")的现象存在.对比研究表明:虽然汉英"M+PP"格式的构成方式基本一致,但该结构在两种语言中的语法地位并不相同,这种不同是由人称代词自身独特的属性决定的.人称代词兼具名词性和限定性,其属性在名词性和限定性之间游离.不同语言人称代词有NP和DP之分,其带定语的能力亦有不同,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造就了"M+PP"结构在不同语言,乃至同一语言不同时期不同的语法地位.  相似文献   

17.
内部修饰关系不明显的“N1的N2”结构仍应归属名词性偏正结构。理由是:(1)判断句法结构类别的标准是表层句法特征,而这一结构的表层句法特征与名词性偏正结构更为接近。(2)范畴有原型范畴和非原型范畴之分。把与原型的名词性偏正结构具有家族相似形的“N1的N2”归入名词性偏正结构一类,看作名词性偏正结构的非原型范畴,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能得到解释。(3)还可以从形式得到验证:这种非原型的名词性偏正结构与原型的名词性偏正结构有着相同的变化形式。  相似文献   

18.
英语名词表示数目时,可数名词前可直接加不定冠词或数词。不可数名词要表示“个体的概念,须用量词词组。其结构形式是“a+量词+of+名词”,复数形式是“(数词)+量词(复数)+of+名词”。不过量词词组不只用于不可数名词,也可与可数名词结合,表达特定的意义。量词词组很多,本文仅选其中比较常用并且搭配能力较强的举例说明它们的用法。根据量词词组表达的意义和搭配的名词范围,分类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So...that 与 such...that 叫做从属连词。其中 so 和 such 用在主句中。但 so 为副词,用来修辞形容词或副词;such 为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that 引出状语从句,表示结果。这是大家都已经掌握了的。但我在教学中发现以下几点用法,有些学生并不十分清楚,在这里写下来,供同志们参考。一、在 so+形容词+名词+that 与 such+形容词+名词+that 这两个结构中,如果其中的名词为单数可数名词,so 可以换成such,也就是说,二者都可以用。(但是因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自行车修理部"、"鱼塘守护人员",即运用"O+V+N"的结构;而不说"修理自行车部"、"守护鱼塘人员",即不运用"V+O+N"的结构,这看似有违SVO语言的句法组织规则。倘若要用V+O的形式,也需加上"的",成为"V+O+的+N"的结构,转换成具体的表达式,即修理自行车的店,守护鱼塘的人员。这是为什么?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借助于象似性,特别是关系象似性中距离象似性原则的有关内容给以阐释。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概念关系越近,使用表达它们的词语也就靠得越近。在"V+O+的+N"的结构中,加上"的"字,成为一个名词短语,"V+O+的"作为整体对N的具体含义进行限定,所以不存在语符间距离远近的比较。而"O+V+N"实际上构成了复合名词,之所以将O置于V前,是因为在概念上V和N的距离更近,V可以对N的含义进行更为具体的限定,而O则不能,它只能对V的或V+N的含义进行具体地限定。因为,当我们说鱼塘守护人员时,我们的所指其实是一批守护人员,而不是鱼塘人员,即应首先将这些人员定义为守护人员,其次才能将范围进一步缩小至鱼塘守护人员。简而言之,描述职责的V较之描述职责范围的O与N的概念距离更近一些,因此,在距离相似性的作用下其在表达式层面也靠N更近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