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建设服务型政党和创新型政党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明确学习使命,把握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正确方向;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党内人人崇学和全员学习的内生动力;拓展学习阵地,夯实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载体基础;健全学习机制,保障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贯彻落实;重视学风建设,深化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效;对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把自身建设成为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实现“三位一体”的党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习型政党建设与"五位一体"党的建设相互促进、紧密相连。思想建设引领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根本方向,学习型政党建设是推进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夯实党内民主基础、造就德才兼备干部、有效推进组织建设的必由之路;大兴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可使学习型政党建设奠基于党的优良传统之上;坚持学习型政党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紧密结合,能打造学习型纪检监察队伍,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学习制度化可为学习型政党塑"型",学习可塑造制度意识,打牢制度运行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习型政党建设是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共同推进,避免马克思主义陷入先党内化后大众化的误区;另一方面有利于捍卫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具重要性又具紧迫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紧紧围绕四个着力点: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增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导向力;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学习型政党的凝聚力;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增强学习型政党的创造力;加强和改进党对先进文化的领导,增强学习型政党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政党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重要性并探索建设的途径,是决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对建设学习型政党进行了许多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探索。建党之初,毛泽东根据党当时所处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党内的本质要求,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一重要思想,通过加强学习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步调,以确立党的领导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上,他以政党的角度,从“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学习些什么、怎么样学习”等层面对政党学习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观点。研究毛泽东关于政党学习的思想,不仅能在理论上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思想资源,更能在实践上提升全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政党,是指一种人人学习、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持续创造的政治组织。学习型政党建设就是围绕成为学习型政党的目标要求而开展的各种党的自身建设活动。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野来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贯穿学习型政党建设成长的历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型期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关键期",对我们加深学习型政党建设这一课题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点战略任务,也是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必然要求。高校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础工程,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背景下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综合归纳高校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遵循高校党建工作的规律,分析得出高校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不断创新思路的结论。通过加强思想建设,促进学风建设,构建高校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和大学生的联动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并且保证资金投入,切实推进和加强高校大学生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早在毛泽东时代已具雏形,不但形成了一套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而且身体力行,推动了学习型政党建设.因此,研究毛泽东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对今天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有外在动力,又有内在动力.对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忧患意识、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价值遵循及保持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追求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主体动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强力推动、中国古代灿烂学习文化的熏陶浸染及苏共走向衰败教训的理论警醒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客体动力,领导工作、把握方向、改善工作、提高本领、建设大党和纯洁队伍之需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1.
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应用于高校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有重要意义,既是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也是遵循高校党组织建设自身规律的举措。建立共同愿景,营造良好环境,建设高效团队,推进制度创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是建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形势发展和时代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要求使然,认识和把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人本性、系统性、互动性、创新性、实践性五项原则,对于转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念,增强建设针对性、提高建设有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五项原则主要包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体现人本关怀;统一协调、齐抓共管;实现信息共享、思想交流、精神沟通;理论创新引领、机制创新推动、管理创新促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在实践中运用最新的科学理论和知识认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文化立国、以文化治党的现代政党,文化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实践的历史课题。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对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规律性的认识:在思想意识层面,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于党和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文化价值诉求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切实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落实到文化现实实践层面;在文化实践层面,必须妥善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将社会主义现代新文化形态作为文化实践的落脚点;在文化发展方向上,必须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心。这些规律性认识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中央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向各级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各高等学校学生党支部必须成为学习型党支部。结合高等学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特点,遵循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规律,高等学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必须转换思维,建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创新学习形式,活跃学习氛围;构建具有联动作用的制度体系,将学习落到实处;加大经费投入,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深厚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习近平围绕为何学、学什么、怎样学、如何保障学等问题,建构起了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的政党学习观。习近平的新型政党学习观的现实启示是:教育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习近平的新型政党学习观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了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论钟馗形象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馗形象是横跨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连接古代和近代社会文化心理的重要的文学形象,它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从神化的人到人化的神两大阶段.钟馗形象的演变过程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文学价值,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神魔形象的发展形成过程和中华文化中的社会文化心理、文化内涵、文艺审美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党的建设中 ,文化建设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 ,提高共产党人的文化素质 ,成为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 ,党的文化建设处于更加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在世界各国迅猛发展。作为世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红色文化旅游需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视像地图是为配合延安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性旅游地图,它的设计制作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可以方便游客了解延安红色文化信息;可以促进延安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作用;可以促进延安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先进文化是一个政党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我们必须始终把握文化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广泛性要求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和处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一项国家战略,乡村景观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乡村文化在这一载体上的丢失现象日趋严重。如何使乡村景观建设体现乡村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文化景观衰退的原因,结合历史和文化传承价值的多元化和内外部特征,从物质和非物质层面提出文化传承型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方略,即从四个方面的内涵要素来科学规划:维护乡村自然资源景观格局的连续性;优化原有乡村规划布局,构建现代乡村文化景观新格局;保留修复原有乡村建筑,传承创新凸显地域文化特征;提炼乡土特征符号,发掘乡村文化深厚底蕴。从三个方面来构建多方协调引导机制:政府引导,建立多层次的政策引导与规划体系;社会协同,多方参与共同推动;发挥文化自觉,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和维护乡村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