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开展思政课网络教学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思政课网络课程的运行要建立相关机制,即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激励机制、教师全身心投入网络教学的激励机制、网络课程信息更新与系统维护机制。推进思政课网络课程运行机制建设,是促进思政课网络课程的规范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传递工具越来越发达。大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关心国家政治生活,这无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课题。从高校思政工作的角度来说,通过比较传统大学生政治行为与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区别,可以完善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对策,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从事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3.
网络共意动员在净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权及积极应对高校网络危机事件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要充分利用当前新媒体技术、网络社区平台,发挥网络共意动员的主动性及主体性,引导大学生网民自觉遵守网络话语规范。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培养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设置共意动员话题和建立制度保障体系等是网络共意动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Probit回归分析,研究当前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高校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水平。结果显示,高校网络素养课程思政建设薄弱,没有形成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专业任课老师短缺,相关课程开设较少,课程教材较少。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水平一般,网络知识教育缺失、网络能力培养缺位、网络道德素养水平差异较大、缺乏网络心理调适能力。专业、政治面貌、网龄、每天上网时长、家庭居住地、家庭资本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都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网络素养课程建设,持续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师队伍,增强网络素养课程思政建设师资力量;强化实践教学,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思政全课堂建设;落实课程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保障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高校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纬度是网络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在思政工作的教育者、被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中必须以人为中心,开创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局面。这一高校思政工作的新纬度充分适应了网络时代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托教育大数据构建服务于高校精准思政工作的学生画像方法,提出了学生画像的数据资源内容、分级标签体系和模型建立方法.探索聚类分析方法、离群分析方法、关联分析方法在精准思政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大学生个性分析画像、精细化思政宣教画像、孤僻行为地图画像、大学生学业预警画像、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画像、网络成瘾矫正策略画像及其精准思政工作路径.总结精准思政工作模式的关键环节和技术伦理,提出了数据资源建设、深度画像开发、工作实践路径、思政技术伦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皖北S高校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后发现:在网络文化的巨大冲击下,部分"90后"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已经发生异化,自主学习能力正在逐渐丧失,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并严重干扰了高校学习风气。基于此,高校应贯彻大思政教育模式,全员参与,将学风建设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形成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相似文献   

8.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传播方式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正在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网络直播+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具有突出的应用优势,高校理应充分重视并开展好思政直播。然而在实践中高校尚未建立成熟运作体系,在政策支持、内容供给、团队建设、效果评价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因此要采取布局校园思政直播平台、精心设计优质直播内容、培养校园思政主播“网红”、完善直播效果评价机制等措施来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和益处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直接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问题.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探索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与新途径,通过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将道德教育与思政工作网络化有机结合起来,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在校园和网络虚拟空间同时唱响主旋律,优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整合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集群优势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辽宁省的大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的建设及实施过程就是一个整合高校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集群模式的成功范例。本文以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的建设为例,分析整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整合资源、发挥集群优势、提高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断创新、场域更加扩展、手段更加丰富、效能更加提升,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理念方式滞后、内容供给不足,场域时空变化、理性认知难度加大,手段与载体多样、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地位弱化,互联网环境复杂多变、教育工作复杂性增强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全力打造创新平台、延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场域,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强化有效保障措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网络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顺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面对机遇和挑战,从教育观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注重工作创新,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网络社会,网络赋能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完全依附甚至嵌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边界,有助于明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未来转向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向主要包括:教学关系转向主体对主体,教育载体从板块转向共通,话语体系从逻辑映照转向人际关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研究范式转向,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为指导,结合网络亚文化样态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求,立足于交叉学科支撑,始终扎根思想政治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上网”成为青少年生活方式的时代里,利用博客作为一种能够较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辅助教学平台,将思想政治教学延伸到课外,实现师生互动,观点交锋,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眼界,增加学生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及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得到快速推广,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媒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影响巨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开放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时代既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技术,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博客成为继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和即时聊天工具之后的第四代网络交流方式。高校辅导员开博的同时开启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一页,将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等紧密结合,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互联网以其迅捷性、多媒体化、交互性、自由性、个性化的特点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一些高校已经基本形成比较成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但是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进步,必须进行创新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时代要求,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网络教育的吸引力,提高法律约束能力和监管力度,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体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18.
如何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从四个方面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1)从高校意识形态较量的宏观战略高度出发,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渠道应该从现实世界向网络虚拟世界拓展;(3)掌握网络虚拟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现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个性化与自我化、务实化与功利化、成熟化与泛幼稚化并存等特点.社会环境变化加剧、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力、网络低俗文化盛行、大学生自身发展不成熟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要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整体理念,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育人大环境,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家庭教育方式,运用科技新手段...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 ,在新世纪高校扩招致使学生人数成倍增加、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下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对于进一步搞好学生工作和促进学校稳定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