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何照文 《生存》2020,(8):0225-0225
“书生”这个词是不是产生在孔夫子时代,不得而知。但孔夫子一出“书生”一词便产生了。关于孔夫子,真的有太多的话题,太多的翻覆。把一个凡人推到圣人的境界,毁誉就无休止了。但从此,书生的形象便定格在历史的风尘中,定格在天地之间。或一袭浆白的长衫,或一身蓝道林土布的长袍,目光淡远,面容清瘦,匆匆行走在深秋的风里。  相似文献   

3.
简单 《东西南北》2013,(8):56-57
一场雾霾,揪起了亿万人的神经,也圈起了亿万的资本市场。一个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撬动的是各行业、各人的“钱”景。  相似文献   

4.
李芳清 《探求》2001,(5):65-67
本文概论了“五四时期”在“科教兴国”方面的思想成果,并揭示了这些思想成果的历史启示。“五四时期”的“科教兴国”思想是我们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继承“五四”,超越“五四”,把“科教兴国”伟业向更高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5.
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现象,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王庆义 《生存》2020,(9):0084-0084
中学语文课堂不应该是“科研型”教 学课堂。而应该是“艺术型”的中学语文课堂。 “艺术型”的中学语文课堂是师生的生命交互作用与共同创造。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创造个性话的中学语文艺术课堂,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7.
傅明根  李妙晴 《探求》2011,(4):112-117
时下被媒体关注的“80后”作家群有“都市写作”与“乡村写作”之分。“80后”“乡村写作”的实力派写手是来自湘西农村的李傻傻。李傻傻的城乡写作不仅充满繁复的城乡经验或记忆,并且以一种现实和想象交织的诗意呈现出与以往作家城乡经验或记忆不相同的书写方式,而这又显然离不开网络新媒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在《三国演义》主题探讨方面,天命观等仅为一说;“善”、“恶”并不是决定中国历史更替的本质力量,在“天人感应”的传统思想大背景下,世袭制往往造成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智”与“位”相背离,形成中国历史的悲剧——一个统治集团的兴衰成败演化趋势,实质只是封建社会内部力量的更迭兴衰,缺乏历史大进程的质性飞跃  相似文献   

9.
“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经济学的价格原理,“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不应同时存在,因为“看病贵”意味着价格高,应该出现供过于求,实际却是“看病难”——看病排队、拥挤、一号难求.在中国,造成“看病难”和“看病贵”同时存在的根源在于二元或多元的医疗保障制度.公费医疗或医保制度造成过度医疗,导致对医疗资源的过度占用,导致“看病难”;不享受公费医疗或医保制度的居民则既面临“看病难”,又面临“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金艳 《生存》2020,(8):0005-0005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看到学生作文时,只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一一写下,不分主次轻重,没有详略更没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只是把所有的内容平行的堆砌象记帐目似的,我们通常把这类文章称之为“流水帐”。  相似文献   

11.
阿柯 《东西南北》2009,(4):35-35
施瓦辛格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每一个行业取得成功后,都会自动退位让贤。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花无百日红.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放弃”的奥妙。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态度好知识性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为宗旨的高职院校,成立十一年以来,紧跟时代步伐,立足于新时期的视角,围绕社会健康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以“忠诚、积极、负责”为要素的态度教育指导下,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服务学生为基础,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工作方法,规范服务管理,推动学院学生工作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朱淑真与“空白”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白”属于美学中的概念。中国画论、诗论及西方接受美学对之有不同的阐释,但其效应及其神韵却众所共推。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竟在男性文化的威迫中,能历尽坎坷,留名后世,并有希望继续吸引读者,其奥妙何在?本文试借“空白”理论,从读者战略的角度,对朱淑真词及其人加以观照,发现其词重在回味,给读者留有广阔的再造空间,具有很浓的“空白”效应。朱淑真其人,由于身世之谜,几百年来在人们头脑中乃是一个被其作品塑造成的文学形象,这一形象身上的诸多空白,则产生仁智之见,故朱淑真其人也具有很强的“空白”效应  相似文献   

14.
小非 《社会工作》2011,(15):60-62
调查表明,我国逾六成家庭存在“啃老”现象。当前,“啃老”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啃老族”的种种行为让社会尴尬。立法禁止“啃老”,是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还是立法泛化,将道德问题上升为法律?有识之土称,当下的民生压力,逼着许多年轻人必须“啃老”。那么,当前环境下,如何减少或减缓“啃老”现象……  相似文献   

15.
“做”人?     
星竹 《东西南北》2009,(6):52-52
在咱中国有“做人”之说。比如说,要做个好人,要好好做人,做人要厚道…… 而在外国,就没有“做人”一说,但他们做人做得却比咱中国人更诚信、更实在、更精彩。面对“做人”的问题,老外百思不得其解:本来就是一个好好的人,干嘛还非得刻意去“做”啊。是的,在咱中国,“人”还就得好好去“做”才行。  相似文献   

16.
曾芸辉 《生存》2020,(11):0213-0214
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运用两者之间的客观联系,行于“文”“言”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言文学习环境。立足“文”“言”两者的文言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因“言”释“文”,通过直译引导学生体味意境,把握整体,在翻译中体现出文言文所表达的情感;另一方面,因“文”悟“言”,通过新颖的立意引导学生主动品析文中的语言特点,在讨论中加深印象,为以后更高级的学习打下基奠。  相似文献   

17.
学校安全管理是中小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分管全乡安全工作六年的历程中,让我切实体会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常言道:人命关天。的确,学校的教育工作,面对的是千千万万天真可爱的少年儿童。学校学生的安全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政府的形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搞好学校安全管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六年来,虽在全乡十七所小学中没有一所学校发生过一起与学校或校长直接责任有关的学生死亡事故,但在校内校外发生过的一些事故,总让人心神不安,彻夜难眠,事后,我常常思考:怎样做好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推翻皇权后造成权力真空,形成政治权威危机,各种政治力量希图主导中国的权威重建之路。政治权威的核心是权力合法化,这些政治力量在重建权威的过程中,极力要求传媒服从其意志,以建构符合其意图的合法性基础。因此,不同的权威重建路径,形成了北洋时期新闻业的双重面相:由传统型权威而来的“专制”面相和由法理型权威而来的“现代”面相。在这双重面相中,法理型权威及由此而来的“现代”面相是符合历史潮流的选择,但因北洋时期的武力政治,绞杀了中国传媒的现代性转型,使之重回传统官报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刘海英 《生存》2020,(13):0002-0002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很多学生感觉困难重重、无从下手,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水平,语文老师需要调整作文指导方式,将学生的写作与自主实践和学习成长融为一体,保障学生能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精髓,进而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实现以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20.
东方是“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而西方是“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教师要对学生们进行“狼”的教育,而不是“羊”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