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民间“机智人物”型故事可分为长工与地主、聪明的女婿与蠢笨的丈人、和这两类以外的机智人物三个亚型。它们都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结构,集中表现了中国民间的诙谐文化,实际上是对生活的“戏仿”,对当时生活秩序的颠倒,以另一种方式折射出了民众的理想愿望。  相似文献   

2.
“来世”观念,出自于佛教的“转生”之说。民间在接受过程中,却对佛教义理作了加工取舍,表现为共时代性和区域性特征,在叙事上则体现为满足各色人等虚构未来的理想图景。草根民间对来世的述唱,乃是世俗欲求之失落、人生痛苦之无奈的“回光返照”。  相似文献   

3.
明清俗曲《茉莉花》曲牌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俗曲代表性曲牌<茉莉花>有着丰富的音乐形态和完整的发展历史.它从清初开始流传,被人们代代传唱,至今仍活跃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本文以<茉莉花>曲牌为个案,对其在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受各地方言、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风格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探寻其流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间美术是个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如何理解“民间美术造型”的创作理念、掌握民间美术造型的创作方法并将其引入现代设计中,是对中国现代设计的严峻考验。文章通过对民间美术形态与内涵的分析,试图找出民间美术造型与现代设计思维的共同点,探索民间美术造型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闽",是伴随着以蛇图腾为标志的种族而诞生的中国古代越系民族,其文化渊源深长。本文就"闽"字的由来,及其与蛇图腾的关系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6.
试析王统照乡土叙事中的民俗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视觉,对王统照乡土叙事中的民俗意象进行研究。王统照自觉的民俗学意识和扎实的民俗学学养,使他在乡土叙事之中尤为注重民俗意象的描写,特别是将社会民俗心理、民俗信仰与乡土世界的原生形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凸显出浓烈的民间意识。  相似文献   

7.
"凡是马、恩、列、斯的话必须遵循,凡是共产国际的指示必须照办",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凡是"提法.在冲破"两个凡是"的过程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这与他博学善思、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的个性因素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周易》古经“孚”字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古经中出现频率甚高的“孚”字过去曾有多种解释,本文认为前人对此字的解释是不妥当的,“孚”是一个通假字,其本字为“朋”。“报”乃是一种向神灵敬供饮食的祭祀。在占卜之时,若给神灵敬供饮食,神灵方肯告诉人吉凶,并保佑人吉利。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民间纠纷的解决上,大多数当事人都更愿意选择"私了"的方式。作为一种纠纷的解决方式,"私了"现象有快捷、节约资源以及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等积极意义,对于其积极意义,我们要充分肯定,积极地推进其与我国现代法治的契合。  相似文献   

10.
"气"是中国古典美学元范畴之一,它与"道"和"象"一起构成古典美学的生成模式。气能够进入古典美学的视野一方面由于它是这个生成模式的中介环节,另一方面又因为气自身的某些特性与古典美学的内蕴———生命精神、超越精神和"象"之审美精神有着共通之处,它还是使得古典美学核心的"意境"说得以形成的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民俗艺术产业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存在着机械化"复制"与手工制作价值的悖论,还有创新能力欠缺、后备人才缺乏、投资不足、融资不畅和专业化服务机构缺失等问题,民俗艺术依然在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寻求自身的应对形态,在裹挟中适应与发展。民俗艺术自身优良的资源禀赋,民俗艺术品市场的客观需求、政府的重视,科技的支撑等,为民俗艺术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民俗艺术产业化应坚持社会效益至上、挖掘文化内涵、保护留存传统和创新发展等原则,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进行特色品牌开发,并拓展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析了《文选》和《古文观止》的含“谏”字标题之得失,并对某些标题试作了正补。  相似文献   

13.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的瑰宝,民族器乐作品在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欣赏民族器乐作品有深远的意义,是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欣赏中,强调听辩能力的训练,突出对音乐主题的掌握,欣赏的作品要具有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通过深入了解民族器乐发展史,研究、分析民族器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发展手法及在实践中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民族器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延安时期”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陕北民歌的搜集工作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陕北民间艺人的地位提高,对于推广陕北民歌起到了重要作用;文艺工作者利用“陕北民歌”的传统文艺形式,开展了大规模的文艺创作活动;《讲话》发表以后,陕北民歌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工作得到加强。文艺工作者对于陕北民歌的采集、整理、乃至改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种优美的民间文艺形式,使之成为革命的鼓动者与宣传者。  相似文献   

15.
"奥肯定律"是研究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之一。本文通过验证"奥肯定律"在东北地区的适用性,得出就业与经济增长呈弱的负相关关系的分析结论。东北三省应把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目标,在经济增长中充分考虑就业效应,以实现经济振兴与就业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左传》中童谣类繇辞,采用神秘的形式,但是透过这种表面的形式,还是可以看出其特别的运行机制:采用神秘与理性预言结合的方式。在两元结构中,神秘的一元似乎只表现为非理性的外观,但也夹杂了理性的成分。因为神秘技术操纵者的下意识部分,实际也受其思维理性部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四大民间故事的成型过程,对四则故事进行文学性考察。围绕人文主题分析和研究人物、特殊物象和情节构建的神奇色彩,探讨人物背后的价值观,四大民间故事表现出对封建势力中神权、王权、父权和人权的打破,对人性中自由爱情的树立,类大团圆结局,进一步表现出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大民间故事的流传也影响着当代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是中华美德的延续,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的自由人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虽是文言小说,但在民间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生命力.事实上,<聊斋志异>是文人品位与民间情趣的融合,是大雅大俗之作.这种含蕴丰富的兼容并包构成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受到各阶层、各种文化层次人们的喜爱.本文探讨<聊斋志异>的民间情趣,探寻其在民间备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民间文学角度看,《柳毅传》享乐长生的主题、把凡人遇仙和人神相恋两种原型相结合的结构模式、采用情节单元组装故事的手法,都深受仙乡传说的影响。可以说,《柳毅传》是作者在吸取并改写民间仙乡传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唐传奇名篇。  相似文献   

20.
风险投资在其运作方面,有其独自的规律和特征。作者对风险投资"三个主体"四个阶段"三种退出方式"的运作机制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认为从风险投资的过程来看,风险投资是不断循环运行;从风险投资运作主体来看,具有投资者、中介机构、风险企业三个主体;就风险投资项目运作过程,可分为选择、协议、辅育、退出四个阶段;对风险投资运作退出的三种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风险投资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投资多元化退出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