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接续(概念)一文,依据人的思维实际阐明了内涵、外延、语词与虚概念、定义的本质、概念与命题的实际关系等问题,并从概念特性的角度对语义悻论做出了解释,对于完善普通逻辑的概念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活动,对于语言具有很强的认知解释力。援引概念整合网络的相关理论可以对多种语言现象进行解读,分析语言使用者的动态的概念建构过程。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对网络新词复杂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网络用语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概念整合网络的优势,即语义内涵丰富,语言简洁生动,合成方式灵活多变,便于意义的建构和解读。网络新词的意义建构主要有四种形式:单纯网络(simplex networks)、单域网络(single-scope network)、双域网络(double-scope network)和多域复合网络(multiple blend networks)。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与一个个意义显明的概念相对应的关系中,逐层揭示出“新闻”概念及其在中文语境中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将中文“新闻”概念置于与五个概念(习见,旧见,意见,异见,所见)的对比关系中,辨析随着历史的延革而逐渐建构而成的“新闻”概念的五个内涵,新闻概念的五个内涵最早出现于什么年代得到了考证。它们如何随着历史之轴逐渐呈现,逐层叠加在第一次出现的“新闻”二字之上,时隐时现,或弱或强,直至形成了现当代中文语境中的“新闻”概念。而不同内涵与时而成的显隐强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历史的演变和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迁易。  相似文献   

4.
根据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等统计指标存在的问题,从内涵属性和外延要素两方面对科技成果、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及其转化等概念进行分析比较,其中外延要素的界定和相互关系通过其邻接词集合的交集考察概念间的相容与相斥,并通过对中心词(概念)与邻接词相关度分析,从纵向进一步对科技成果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其结果验证了内涵属性界定。为规范高校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率等指标的统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Leech提出了词汇的七种意义,笔者认为这种划分局限于语义学的范围和单一文化框架。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受文化背景的影响获得特定的词汇文化内涵,因而中英文中概念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在各自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内涵可能相同(相近),相反或呈零对应。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笔者走访了本地的一家合资企业.该企业高大的厂房上醒目地立着“SUNLIGHT”(“阳光公司”的英译名称)字样。当时笔者一怔,总觉得译得不妥。这是一家生产箱包的公司.不是什么从事日光研究的科研单位。笔者以为该公司英译名称的问题在于译者未注意到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用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其文化差异也必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本文试在汉英词汇层次上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它们的文化差异.一、词汇的内涵意义内涵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1]词汇的内涵意义.即词…  相似文献   

7.
一、引论1.农业新科技革命的核心内涵与发展重点农业新科技革命是相对于以“绿色革命”为代表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而言的一个新概念。其核心内涵是:依靠以生物技术和信息为主体的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发展农业。其发展重点是:(1)现代生物技术的实用化与产业化;(2)工厂化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3)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研制和开发;(4)无公害新肥料、新农药。新饲料的研制、应用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5)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制与开发;(6)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的自动化,等等。2农业新科技革命与农…  相似文献   

8.
关于“外来概念词”和“外来影响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汉语“外来概念词”和“外来影响词”及其研究进行了探讨和反思,提出如下见解:(1)“外来影响词”这个术语比“外来概念词”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有利于汉语外来词的内部分类;但其语义过于模糊,难于将其同汉语本体词区别开来。(2)“外来影响词”是一个有明确内涵的模糊概念,可以用模糊数学方法加以精确描述。(3)用“借用”一词来措述外来词生成是合适的。汉语外来词的“七分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王晨光、谢利民在《东北师范大学报))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当前研究教育目的的主要意义有二:一是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教育目的的概念内涵和本质属性;二是从认识论角度探讨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脉络和途径。教育目的是一种主体指向的学术范畴,包含着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如海德格尔主张哲学要“实施返回步骤”一样,我们对其哲学的理解也应返回其初始处,揭示他的实际思想主旨,领悟其本体存在概念。海德格尔的实际思想主旨在于欲对现代文明实行改造,为此而须引发一场哲学本体论的革命。其初始的本体存在概念主要是指万物(存在者)之共含的“核心(或始源)意义”,但仍笼罩着“实体”的阴影,并具有多义性。海德格尔的本体存在概念与传统哲学中的本体存在概念截然不同,但其隐含的价值意义值得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本体结构)、设计美的生成(认识结构)、设计美的美感结构(语境结构)3个层面的历时性展开及共时性包涵关系,论述设计美概念作为一个由特定符号及其语境组成的系统结构之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2.
解决同义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困难在于:断定表达式有相同的意义包含了如下的假定——不同的说话者用音节划分世界的方式是一样的。因此,同义性问题不仅涉及指称问题,也涉及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的问题,而这也是“分析性”和“内涵”这些概念何以导致众多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查尔莫斯认为,为了刻画表达式的内涵,必须区分认知的可能世界和模态的可能世界,从而利用理性(说话者使用语言的方式)和模态(真实世界的可能状态)构建出“意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本体(Noumena)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文章试图通过对对象(Gegenstand)、先验对象(transzendentale Gegenstand)、物自体(Dinge an sich)、显象(Erscheinungen)和现象(Phaenomena)等概念的解析,尤其是它们与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揭示康德在哲学中引入本体概念的重要意义。就其哲学体系而论,从物自体(物)到本体(思想存在体),继而从本体到自由,构成了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的过渡,而本体概念在这两个转换中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不仅在传统逻辑,就是在现代逻辑中也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绝不会因为人们对它的表现形式的认识不同而加以改变、游移:内涵决定着外延、外延反映并表现着内涵意义;二者密不可分,有外延必然有内涵;属种关系的概念间还存在着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并非反比关系),这是概念的划分、限制和概括的根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概念合成是自然语言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而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概念合成过程同样存在于隐喻现象中。文章在分析了电视广告语篇中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分类后,用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认知解读,提出:(1)电视广告语篇中的隐喻是概念合成的临时结构;(2)电视广告语篇中隐喻意义的获得与人类的认知紧密相关,它依靠的是概念合成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6.
象思学论纲(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思学论纲(之二)王树人(老树)喻柏林作者在论纲这一部分,对于“象思维”的重要范畴“开窍”,作为打通动态整体的“堵塞”或“遮蔽”的内涵,以及“遮蔽”的二重性,作出更为展开的描述。文中,提出“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转换及其平衡,“天人合一”命题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这里的工作意在参照麦金太尔的实践概念对目的概念作出初步的界定。实践的核心是内在利益的概念。最根本的内在利益是对实践活动的目的(“卓越”)不断深入的领会,而这个目的(“卓越”)是能够在时间绵延中维持住自身意义的存在。实践与人生整体都是时间性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两者具有可类比性。人生整体的目的也一定具有和实践目的类似的性质,即其意义在时间绵延中不会被消耗掉。  相似文献   

18.
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出及其内涵 生产性服务(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H Greenfield于1966年提出。1975年,Browning和Singe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也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  相似文献   

19.
从逻辑观的视觉对转喻的思维机制进行研究,是对徐盛桓的“内涵-外延传承说”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根据“内涵-外延传承说”抽象出一个“内涵-外延传承图”,同时仿拟Pustejovsky在“事件结构理论”(EventStructureTheory)中所提出的、用以分析概念结构的“本质结构”(qualiastructure),形成一个“转喻内涵结构图”,随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对转喻的思维机制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分析指出传统逻辑概念内涵单一构成论的局限;提出并论证概念内涵综合构成论,揭示概念内涵中固有属性、特有属性和偶有属性的逻辑特征及三种属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争议最大的偶有属性的逻缉意义进行阐释,从而证明概念内涵综合构成论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