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这首词清丽可人,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虽不能代表温词的主要风格,却显示了温词疏荡自然别具风采的一个侧面,历来为词家所重。对这首词的解释意见很不一致,特别是对结句“肠断白苹洲”,因其是全词高潮所在,关系到词中所抒发的感情,涉及到对全词的理解,意见更加纷纭。这些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一、胡云翼先生认为是那女子对着斜阳和红水十分无情无绪,偏又看到白苹洲上一片秋光,更加使她愁苦难受。白苹洲是长满了苹花  相似文献   

2.
一唐宋之间,温庭筠与李义山在诗坛上齐名。《旧唐书·文苑传》中说,李义山“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C《小学绀珠》:“三人皆行十六,故曰:‘三十六体’”)《新唐书·文艺传》中说:商隐初为文,瑰丽奇古,及在  相似文献   

3.
韦庄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韦”。温是花间派的鼻祖,韦是花间派的主要作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又说:“端已词情深语秀……要在飞卿之上。”周济的《介存斋论词杂著》说:“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飞卿,严妆也;端已,淡妆也。”可见在晚唐五代词坛上,韦庄的词可与温庭筠的词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4.
温庭筠的爱情词向来是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有人以为温词“类不出乎绮怨”,有人认为‘’全祖离骚”,寄托遥深,论者甚众,歧见亦多。本文联系温庭筠的身世和创作状况,并结合温庭筠的诗歌对温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温词并非一味浮靡,而是大多别有怀抱;温庭筠爱情词的主题及其表现形式多重复同一模式,这一模式信与其人生心还相吻合;温词与其诗歌中那种有心寄托不同,而是悲愁深隐,兴寄出于无意。温词的这种创作特点对词在后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高考诗歌鉴赏一项历来得分率很低,究其原因,恐怕也和老师只是向学生灌输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鉴赏术语,忽视对诗歌本身的研读有关。本文通过对两首诗的"细读",来探求诗歌鉴赏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先读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和李商隐齐名,史  相似文献   

6.
最近很高兴读到林邦均同志《文学遗产》1981年第四期上发表的《论温庭筠和他的诗》,一扫论坛上对于温庭筠的诬罔,真是快人快事。他的论点,我是万分赞同的。但,也许是温庭筠沉沦太深了,以至卓识如林邦均同志也说:“温庭筠乐府中确有一些以浓艳之词写狎邪之情的诗,如《夜宴谣》……等,自当摒弃。”读到这里,我深深觉得  相似文献   

7.
温庭筠名作《更漏子》(玉炉香)历来批评简奥、褒贬不一,尚无详解。我以为此词上阕浓丽拙重,下阕淡雅流畅;而且温庭筠除了有客观、纯美之作外,沉郁凄婉与浓淡相间为其又一大词作特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共分三题。《“画屏金鹧鸪”、“弦上黄莺语”与“和泪试严妆”》是对《人间词话》论温庭筠、韦庄与冯延巳词的艺术风格的评述。《“创调之才”与“创意之才”》分析《人间词话》对周邦彦及其词的论述。而《“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旨在说明《人间词话》对苏轼、辛弃疾词风同中之异的深刻揭示的重要意义。文章充分肯定了王国维在词学研究方面的高深造诣,也指出了有些论断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温庭筠的词,从审美方面来说,有一种朦胧之美。它既有“隐”的一面,又有“显”的一面。这一风格的形成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一方面与作者的人生遭际和社会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温庭筠诗歌创作的影响,同时“无限心曲”内容的表达和“时空跳跃”手法的运用也对温词朦胧美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叶嘉莹教授所撰《灵谿词说》中论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诸家者,已刊载于《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四辑“古典文学论丛”中。最近,叶嘉莹教授又从加拿大温哥华城寄来新撰的《词说》论晏殊、欧阳修两家者,兹续刊于本期。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以下简称《游》),在记游之后,发表了两点感想。第一点感想先是论述了“志、力、物”三者在成就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出:“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中语参》认为,这一句“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说明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只有‘尽吾志’,才能作到‘无悔’无‘可讥”’,显然,《中语参》把它理解成议论性的文字,并且认为它是一个关于治学的话题。笔者认为“尽吾志”的“吾”字应该理解成“我”,这句话不是议论…  相似文献   

12.
复语,是指古代汉语中连续使用两个或几个同义词的现象。正式使用“复语”这个名称来称呼这种语言现象的是裴学海。他的《古书虚字集释》卷一“以”字条“‘以’犹‘为’也”款下列出八条书证,其中七例是“以”、“为”二词连用。裴氏按云:“凡连言‘以为’者,皆是复语。‘以’亦‘为’也。”复语,刘淇则称作“重言”。其《助字辨略》卷二“应”字条引杜子美诗“蓬莱足云  相似文献   

13.
词三题     
对温庭筠《女冠子》(“霞帔云发”)一词的理解近读中州书画社新出版的华钟彦《花间词注》,受益良多。但对其中的某些注解,却未敢苟同。兹特就温词《女冠子》一阕,谈点个人的理解,以求教于注者和广大词学研究者。原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前人论词,相当注重它的“阶段性”.在此基础上,便生出了重晚唐五代、北宋以及重南宋的两大派别.前者可以常州派中的张慧言和周济为代表(张惠言在词中最为推崇温庭筠,而周济则以周邦彦为词中之“集大成者”),后者可以浙西派中的朱彝尊为代表(他在《词综·发凡》中曾说:“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持这两种意见的论者,由于各人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重言的性质     
重言,训诂学术语,《辞源》称“叠字”,①《辞海》和《传统语言学辞典》分别表述为“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②及“由两个相同的单音节词构成的词语”。③《中国语言学大辞典》也列重言一条,并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重言,也叫‘重语’、‘重文’。两个相同的汉字叠用。分为两类:(1)叠词。两个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单音词重叠,其意义基本上是单音词意义的叠加,但增添了新的附加意义。如‘渐渐’、‘岁岁’等。(2)叠字。两个形音完全相同的单字重叠,其意义与单字意义没有关系,往往随文释义。……并且常用来摹状表声。”“学者们…  相似文献   

16.
温庭筠自两《唐书》给他贴上“薄行无检幅”的标签后,千余年来为世訾警。事实上温庭筠不但不是一个无行的文人,甚至是为真理永不屈服并为之而献出一切的铮铮志士。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分前后两个“归去来兮”叙述。泽陶按:两个“归去来兮”中的“来兮”二字,都是无意义的语助词。“归去来兮”,犹言“归去啊!”兮字作语助词解,众所周知,我不谈。现在我只谈来字的问题。清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来、句末语助也。《孟子》:‘盍归乎来’,《庄子·人间世篇》:‘尝以语我来’,又:‘其有以语我来’,来字皆语助。”是其确证。  相似文献   

18.
“一篇全在尾句。”(姜夔《白石诗说》)可见结尾的巧拙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优劣、价值的高低。 怎样的结尾才好呢?刘体仁说:“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乃得。”(《七颂堂词绎》)银河高悬,夜空如碧,明月隐隐尽,夜珠姗姗来,扑朔迷离,情态万千,倒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奇境佳趣。 这里讲的是填词。我以为,散文的结尾也未尝不是这样。 大凡散文结尾,不外景结、意结两种。 以景结尾,作者往往在篇末或粗笔勾勒、或工笔细描,绘出一幅形象生动的画面,溶情入景,借景抒情,含蓄蕴藉地显现文章的立意主旨,让读者在掩卷之余产生美的遐想和新的意念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异哉”——两码事《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包围了山头,淹没了高阜),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有可以使他治水的吗)?’佥曰:‘於,鲧哉!’帝曰:‘咈(不行),方命圯族(常不服从命令,又和同僚关系很糟)。’岳日:‘异哉!试可用乃已。’帝曰:‘往,钦哉(去吧,谨慎点)。’”这段文字中,“异战”一语,历来未有确解。作《〈书〉集传》的宋人蔡沈说:“‘异’,义未详。疑是巳废(否定)而强举之之意。”其实,细读上下文,“异哉”的意义是明白的。帝尧起初不同意让鲧去治水,是因为鲧这个人“方命圯族”。四岳却坚持要让鲧去治水试试。理  相似文献   

20.
五代后蜀广政三年(940)赵崇祚选录了晚唐五代诗人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五百首词编为《花间集》,后人视为“倚声填词之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而溯源星宿,当以此集为最古。唐末名家词曲,俱赖以仅存。”就在这部具有开山祖师地位的词集里收入了一位当时的少数民族穆斯林词人李珣的作品。 李珣(855?—930?),字德润,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陈垣《回回教进中国源流》说:“《旧唐书·李汉传》谓‘敬宗好治宫室,波斯贾人李苏沙献沉香亭子材’,其后人有李珣及珣兄玹。”宋人黄休复《茅亭客话》说李玹俗名李四郎,字建仪,随僖宗入蜀,授率府率。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