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建立以经济普查为核心的现代统计制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志强 《统计研究》2002,19(10):3-5
一、我国目前统计调查的现状1 普查过于频繁。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 ,尤其在 2 0世纪末 ,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此 ,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普查 ,并且都以统计部门牵头。从 1 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 ,1 993年的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 ,1 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 ,1 996年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 ,1 997年第一次农业普查 ,以及 2 0 0 0年正在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 ,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一次性调查如投入产出调查、商品交易市场快速调查等。由于大规模普查项目都必须跨年度完成 ,基本上就形成了统计部门年年搞普查的局面。而这其中三产普查、基本单位普查…  相似文献   

2.
《浙江统计》2004,(4):42-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十二次普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以前,共进行了七次普查.第一次是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第二次是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三次是1964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四次是1982年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五次是1985年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第六次是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是1993年的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在前45年的时间里,一共进行了七次普查,说明我国在那一个阶段普查的工作还没有规范化、制度化,随机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浙江统计》2006,(2):48-48,F000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13次全国性的普查工作。其中,人口普查进行了5次、农业普查进行了1次、工业普查(含工矿企业普查)进行了3次、第三产业普查进行了1次、基本单位普查进行了2次,经济普查进行了1次。分别是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5年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3年的全国第三产业普查,1995年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1996年的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1997年的第一次农业普查,2000年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1年的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相似文献   

4.
《浙江统计》2004,(4):43-46
美国经济普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比较成熟的经验,早在1810年的第三次普查中就引入了对国家经济的调查.此后,美国经济普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发展,但从未有过长时间的间断.1997年美国经济普查是距现在较近的一次经济普查,也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用新的"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替换"标准产业分类体系(SIC)"来收集数据,具有过渡性和衔接性,因而面对和处理了许多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思考(摘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詹生光 《统计研究》2004,21(5):63-2
最近,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出通知,2 0 0 4年我国将进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内容包括基本单位、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普查对象是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对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检查和编制五年计划,确立以普查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美国于 1790年举行第一次人口普查 ,以后每隔 10年进行一次。 1787年 ,美国制定宪法时规定“众议院议员的人数以及直接税收额 ,应按照联邦所辖各州的人数进行分配……。人口普查登记 ,应于美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后三年内以及此后每隔 10年举行”。这次人口普查范围为当时的 16个州的 4 0 0万人。由于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和公布普查结果的办法均始于美国 ,1790年的这次普查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近代人口普查。1790年的人口普查只问了五个问题 :人口总数 ,男女人数 ,户口姓名 ,16岁及 16岁以上的男性人数 ,自由民和奴隶人数。 184 0 - 1860年间 ,由…  相似文献   

7.
《四川统计》2014,(3):30-31
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已进入入户登记阶段。按照四川省经济普查工作统一安排部署,2014年2月,多个省级部门领导分别带队经济普查调研指导组深入21个市州开展工作,于每个市州选择1至2个县现场督查经济普查,并看望基层普查员,进一步推动了四川经济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共进行过7次人口普查 ,最近一次是在 1989年 1月11日。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 ,192 0年 8月2 8日在列宁的倡议下 ,举行全俄人口、农业与工业企业普查。第四次普查是 1959年1月 15日 ,这是战后第一次人口普查 ,普查结果 ,总人口为2 0 882 .7万人。第七次人口普查是 1989年1月 11日 ,普查结果 ,总人口为 2 8671.7万人。多次人口普查都是前苏联中央统计委员会中央统计局组织实施的。前苏联人口普查每隔十年进行一次 ,特别是战后 ,都在接近“0”的年份进行。每次普查都是由苏联部长会议发布临时性决定 ,没有固定的法律。在普查月份上 ,除 1…  相似文献   

9.
林岚 《四川省情》2024,(1):57-58
<正>2024年1月1日起,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五经普”)的普查登记工作将全面开启。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经济普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共同组成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此前,我国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分别开展了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今年为第五次。  相似文献   

10.
2004年5月20-21日,广东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在广州增城市召开(详见本期"广东统计工作"有关报道)。会议由广东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欧卫东主持,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局长卜新民作了题为《积极行动,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我省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重要讲话(图1、2)。  相似文献   

11.
张斌 《统计研究》2004,21(2):30-5
一、问题的提出上世纪 90年代以后 ,网络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网络产业位于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下游 ,它以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和网络软硬件为基础 ,将触角延伸到了电信服务业 ,媒体传播业、计算机和网络服务业 ,以及全球数据服务领域。从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 ,互联网企业大致  相似文献   

12.
   冬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奥运赛事的盛况尚未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去,2009年已挟带无限生机扑面而来,《统计研究》也迈入了第25个年头。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谨对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并祝广大作者和读者阖家幸福、吉祥如意!   20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面对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重重考验,举国上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2008年对于《统计研究》杂志社来说,也是不寻常的一年。   我们酝酿已久的《统计研究》采编系统正式启用,收稿、采编和审核的流程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尤其是在线投稿为治学之士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操作方式,我刊的自然来稿数量可谓突飞猛进,纷至沓来的稿件给扩版后的杂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稿源。同时,也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繁重的任务,尽管我们尽心竭力,但在系统调试过程中,在个别稿件的处理上还是难免疏漏和延误,对此,文章作者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谅解,我们心怀感激,亦十分惭愧。今后,我们当更加勤勉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篇文章,更加细致地审读每一份稿件,更加及时地反馈每一条信息,以回报作者和读者对《统计研究》的厚爱!   2008年,随着采编系统的启用,《统计研究》的外审专家队伍发挥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他们不计名利、无私付出,在充分尊重作者劳动成果的前提下,切实提出中肯的评审意见,为审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广大作者对匿名审稿制度也总是抱着理解配合的态度,他们虚心接受专家提出的建议,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学术切磋与交流,使得《统计研究》刊载的文章逻辑更为严密,文字更为精炼,结构更为合理,刊物的质量也随之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此谨对全体外审专家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年新气象。2009年,《统计研究》既要保持既往的荣誉,又要敢于改革与创新。首先,《统计研究》仍将秉承一贯的办刊宗旨,致力于“交流科研成果、繁荣学术研究、创新理论知识、推动实际工作”,坚持高品味、高格调、创新性、研究性的办刊方针,促进统计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推动我国统计领域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其次,《统计研究》仍将继续完善匿名评审制度,以保证刊物的学术性和公正性,专家的鼎力协助与作者的积极响应,使我们坚定了将此项工作发扬光大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统计研究》将在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热点更好地结合方面下功夫,将重点关注下述领域:   2009年是祖国母亲60年华诞,在这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我国的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统计学的视角回顾、剖析和展望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关注国计民生,是我们欢迎的文章。   改革开放30年,就统计学而言,其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今年正值中国统计学会30岁的生日,这30年既是中国统计学科蓬勃发展的30年,也是统计事业成就卓著的30年,《统计研究》杂志与之共生共荣、共同进步,我们期待众多专家学者为统计学科的发展建言献策;并将统计学术研究再向前推进一步。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做学问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假以时日、持之以恒,方见成效。虽是老生常谈,仍要补言几句。我们摒弃学术功利,倡导学术操守,推崇学术责任,“应景章”、“急就章”甚至学术赝品的出现,破坏了学科的延续性和严肃性。我们在此呼吁作者、编者和读者共同携手,坚持学术理想,追求学术真理,倾力营造一种认真、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氛围,让统计研究在《统计研究》这片沃土上百花盛放,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我们深知,刊物的一点点进步,都需要十二分的努力,更需要外审专家、赐稿作者和热心读者的大力支持。2009年,我们将以孺子牛的精神自勉,脚踏实地、不断前进! 统计研究杂志社 2009年1月  相似文献   

13.
“生态脚印”指标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尚卫平 《统计研究》2004,21(5):61-3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看,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促进其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要求我们寻找定量测度生态目标的指标。2 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流行了一种生态目标测度方法———生态脚印,本文在介绍该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试图对其进行评价。  一、生态脚印概念生态脚印(ec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加才 《统计研究》2005,22(1):77-3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正在准备 2 0 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WCA 2 0 10 ) ,该方案的适用期为 2 0 0 6~ 2 0 15年 ,这是自 1930年以来的第九个十年为一周期的农业普查方案。1930年和 194 0年的农业普查方案由国际农业研究所负责 ,主要的目的就是提供全面的农业数据 ,包括产品产量 ,但很多国家都很难完成。随后FAO承担了这一工作 ,并相继制定了 195 0、196 0、1970、1980、1990和 2 0 0 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195 0年普查的内容仅局限于主要农业(种植业和牧业 )数据 ,随后逐步扩大到其他重要的领域。  一、2 0 1 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 …  相似文献   

15.
PPI与CPI关系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2 0 0 2年的 1 0月份以来 ,我国价格领域出现了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增长不同步的现象 ,引起国际、国内的普遍关注 ,有人认为这是价格的传递机制出了问题。但两种价格指数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其传递规律是怎样的 ?互为影响的程度如何 ?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对两种价格指数的简要说明生产者价格是指商品生产出来之后 ,最初形成的、由生产者出售的价格。本文所提到的PPI并非国际惯例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ProducerPriceIndex) ,根据我国现行统计报表制度 ,我国计算的工业品价格指数 (Producer’sPriceIndexforManufa…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关税保护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元颖 《统计研究》2006,89(1):22-28
一、关税内生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马歇尔(1922)分析了关税保护政策虽然不利于资源的配置但是在实践中比自由贸易更易获得成功的原因,初步有了关税内生化的思想。Frey(1984)指出,关税是在政治市场里决定的;它值得投入资源以便从贸易保护中获得租金。利益集团的组织程度对关税制定具有重要影响。在利益集团的组织程度上,赞成关税的集团主要由进口竞争行业组成,其具有强有力的政治地位和明确的贸易保护需求,所以其组织化的问题很容易解决。反对关税的集团主要由消费者组成,由于削减关税属于公共产品,其中存在搭便车的效应,所以有效的组织…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最近,看到《统计研究》2005年第11期上刊登的孙小素的文章《加权最小二乘法残差图问题探讨———与何晓群教授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孙文》感触良多。首先衷心感谢孙小素副教授阅读了我们的《应用回归分析》作节,同时感谢《统计研究》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好的机会,使我们能够借助贵刊对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有关问题谈谈更多的认识。《孙文》谈到《应用回归分析》教材中有关加权最小二乘法残差图的问题。摆出了与加权最小二乘法相关的三类残差图,指出第三类残差图的局限性。直接的问题是三类残差图的作用,而更深层的原因应该是对加权最小…  相似文献   

18.
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测验的多维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骆方  张厚粲 《统计研究》2006,23(4):76-78
目前已有的检验维度的统计技术,主要包括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测验的因子构成,包括因子个数,项目在因子上的载荷,以及因子之间的关系。但是,EFA是数据取向的统计技术,只考虑到数据之间的纯数字特征而没有任何理论前提,倾向于把相关高的项目聚到一起,抽取同一因子。因而,EFA抽取的因子个数不能反映测验的维度情况,采用EFA检验测验的测量结构往往会出现问题[3~4]。验证性因素分析是基于一定理论前提,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技术,用它来检验测验的维度,正在逐渐被接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雷明  敬晓清 《统计研究》2004,21(1):55-6
一、导言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问题。以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为主要矛盾的就业现状 ,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以来 ,大规模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使不少职工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国云 《统计研究》2008,25(9):55-56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在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和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产业选择上应以资源开发产业和劳动密集-技术成熟产业为主;针对未来的长远发展,中国应大力发展对海外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最后,本文给出了发展海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