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务市场     
我国的劳动力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劳动力市场是势在必行。 一、建立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资源流动和配置都要借助于市场来实现,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市场。 计划经济下的用工制度是阻碍企业搞活,弱化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来国家实行固定工制度,对劳动力实行统分统配,忽视了劳动力,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决定的劳动者有权支配自身劳动力的特点,影响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最佳结合,影响了企业的活力和生机。而劳动力进入市场,既反映了劳动者有权自行支配自身劳动力,劳动者个人和生产资料形式上的分离特点,又体现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特点,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是一套以固定工为主体的用工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劳动力必须进入市  相似文献   

2.
杨川丹 《人才瞭望》2008,(10):17-19
在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劳动力被禁锢在自己的区域里面,没有流动,也就没有所谓的劳动力市场了。改革开放的30年,在政府相关政策的配合下,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重新配置:一方面,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农村经济改革再加上各种制度障碍的逐渐拆除促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城市的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城市居民的“铁饭碗”,城乡劳动者之间潜在的就业竞争开始形成。其结果,最终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由市场配置的改革目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转入一个相对彻底的市场时代。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随着失业危机日趋严重,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与调节日益加深,普遍把发展就业服务作为促进就业、减少失业的优先措施,在既向强者提供服务、更注意向弱者和不熟悉市场的人提供帮助方面逐步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劳动就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者就业逐渐失去政府  相似文献   

4.
追证都市新时尚沈小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用工使用权的不断落到实处和劳动力的流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自谋职工、自找门路、自我推销观念不断被劳动者所接受。时下,用工单位关心的是劳动力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入...  相似文献   

5.
张帆 《人才瞭望》2003,(12):14-1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崛起,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引进,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各种新职业危害因素大量增加;部分用工单位无视国家的有关规定,只顾追求自身的利益,不配置必要的职业防护设施和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屡屡侵犯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部分地方领导对职业危害缺乏认识,片面追求当地的经济增长,对企业中存在的职业危害熟视无睹,放松对企业的监督和对劳动者健康的保护;一些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些因素导致我国职业病发病再次进入高发期,并有着职业危…  相似文献   

6.
一、正视矛盾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目标的竞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利益驱动市场竞争,激励企业的活力,形成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最终是教育的竞争。提高劳动者  相似文献   

7.
曹晓星 《人才瞭望》2008,(11):106-107
一、劳务派遣的概念和出现原因 首先,笔者认为研究之前要先明晰劳务派遣的概念,劳务派遣是指由派遣机构与派遗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然后由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动者之间,但劳动力给付存在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探索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劳动就业机制,抓好再就业工作已到一个新的阶段。1996年,更是上海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进入实质性操作的攻坚年,由此,也必然引发一场力度更大的劳动力调整的大变革。作为曾旨计划经济下的支柱产业纺织系统,在这场大调整中,更是首当其冲。不可回避的是,全市各行业的结构调整也已铺开,岗位竞争日趋加剧,而在现代社会,就业无疑是个人成才的重要途径。 据悉:政府已作了许多努力,社会各界也给予热情的支持 如规定社会有新招人员能力的行业,必须有一定比例招纺织工人; 商委把新增的1000多个岗位名额全部给纺织; 506所医院也尽力吸收一些纺织人员; 加强管理,对招收外来妹的一般加收50元管理费以达到限制招外工,尽量招纺织人员。 尽管如此,仍一时难解大批下岗人员之困,在此态势下,竞争主体的提高自身素质,承载劳动力的企业转换机制,以及社会、政府的努力,加强管理都显得格外迫切。特编这组稿件,供读者了解,深思、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前,劳务派遣已成为满足企业弹性用工需求,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降低劳动力雇佣双方交易成本的新型用工模式.但其用人不用工、用工不用人所形成的特殊三方关系,很容易被一些用人单位用来规避法律义务,损害劳动者的权益.而此时,如果劳务派遣协议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不明确,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互相推诿,劳动者也缺乏必要的证据,此类案件就会演变成疑难复杂案件.  相似文献   

10.
我们曾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而自豪。殊不知,这种“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五个人吃着三个人的饭”的做法是一种虚假繁荣。当市场经济的澎湃巨浪 荡涤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后,这一脆弱的表象便最终被打破——包括一部分有专长、有较高学历的人才在内,如今失业、下岗等已无情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门话题。 人们不禁要问:凡是下岗,一般由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所招致,由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排斥所形成,由企业经营机制僵化带来效率低下所造成,按理说,甚富竞争力的企业人才不应在下岗之列。那为何作为职工中的精英力量——一部分人才也同样成了下岗大军中一员呢?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经营者任职资格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统一、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企业经营者作为能够激活和有效组织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资本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特有稀缺资源,也必须遵循市场原则通过市场来进行配置,并按市场法则进行管理。但现实情况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和管理,大多沿用党政干部选拔和管理模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据2003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组的系统调查表明,90%国有企业经营者是由组织任命的。被调查者对“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的分别占2.3%和23.8%,而认为“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分别占26.1%和4.9%;经营者对“职业经理人才市场培育”状况表示“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分别占30.9%和4.7%,这表明职业经理人才市场还不发达,经营者市场化程度还较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制度目前仍以“行政配置”为主要方式,经营者选拔还没有体现竞争、公平、有效的原则,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公开、竞争、公正、择优的原则改革任用方式,具体地说应当采用竞争选聘的方式进行选拔。  相似文献   

12.
程从斌 《人才瞭望》2016,(2):145-146
产业集聚区的繁荣离不开企业的健康成长,而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目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普遍存在招工问题,这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基于此,从产业结构、劳动力供求矛盾、企业用工和政府搭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阐述招工问题的成因,重点分析政府在其中应采取的措施,为破解招工问题寻找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企业推向了平等的竞争机制,一个企业只有加强管理,勇于创新,适应市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教育与企业具有相似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必须以市场调节为主,遵循价值规律进行平等竞争,所以对于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市场对于不同劳动者及人才资源的需求,同时职业教育机构对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层次、质量、规格及数量等能够做出灵敏、迅速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全面控制着社会经济资源,在城镇对劳动力资源的分配实行统分统配制度。当时大中专毕业生作为非农业户口的劳动力,属于统分统配范围。这种分配制度的最大特征是以低工资维系高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作为高素质劳动力,在计划经济时代极其稀缺,几乎是百分之百就业。因此,大中专毕业生基本上不存在就业问题。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我国的劳动就业也逐步向市场化配置方式转变,传统的统分统配就业制度逐步松动,用人单位和个人有了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开始了双向自主选择的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基本上通过市场渠道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委书记该怎样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作为抓人才的党委书记,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人才,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伯乐。这不仅是各部门、各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更是每个党委书记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9月12日,上海当代人才教育学院特邀8位党委书记专门就上述问题进行座谈。 冯丽华(上海第一五金商店(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我公司经营生产资料,在计划经济时,日子很好过。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竞争相当激烈。要搞活企业,发展经济,必须抓紧培养人才,我们抓五大环节。 1.眼睛向下选才,人才来源就会层出不穷。党委制定了具体目标,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高就业率一直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全面就业”、“人人享有充分的劳动权利”成为社会主义的一部分理想,衍生出“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政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这种传统落后的就业制度正经受着巨大的冲击。劳动力要走向市场,每一个劳动者必须接受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考验。择业、跳槽、失业、再就业等“劳动调节”性频率加快;由此,中国失业问题成为又一热门话题。作为走向新世纪的现代人,你是否了解就业现状,是否把握住了就业“制胜器”和个人发展机遇?人们,在不断地思考、探索和实践。 失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伴生物。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能摆脱它的阴影。在欧洲,失业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1993年欧洲失业率达10.8%。1994年攀升至12%,大约相当于美国(6.5%)的两倍左右。在我国,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确立,各项改革政策的出笼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掩盖着低效率的高就业率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85%以上的用人单位是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企业在用工和经营决策中必须考虑成本、产出、效益等经济性因素。目前,企业或多或少,或模糊或确切地存在招聘女性劳动者“不经济”的想法,不愿意为生育成本等支出“买单”,这成为促进女性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阻碍,也对生育政策落地见效形成制约。缓解就业性别歧视、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利,需要客观地分析和研究企业用工成本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从2011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全国统一样式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劳动者可凭其跨地区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相关就业扶持政策。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面临最大的课题是产业结构调整,资本结构优化和经营机制转换。要解决这一课题,如何裁减企业的多余和不合要求的劳动力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下岗分流”, “减员增效”一直是企业的热门话题,然而,许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下岗、减员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知识性人才的竞争,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和发展趋势进行简析。二十一世纪既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也是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最为成功的时代,由此,对于专业化知识型人才的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了,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