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荧 《公关世界》2008,(4):49-49
“握手礼”作为一种交际礼仪进入中国社会已有一个世纪了。其间,虽然经常有人从卫生角度出发,呼吁以中国传统的拱手礼取而代之,但拱手作揖除了在新春拜年时偶尔一见之外,始终不能具有卷土重来之势,握手礼已成为中国社会交际最主要的礼节,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然而,握手礼虽然简捷、有效,但作为交往礼节,却不一定都能取得应有的礼仪效应。曾有外国朋友对中国商贸洽谈人员表示不满,只因为“他在与我握手的时候还在和别人交谈”。也有男士在与女性应酬后抱怨,  相似文献   

2.
在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交际礼仪中,若论使用机会之多,恐怕莫过于握手礼了。世界各国,各行各业,只要有交际的地方,就一定有握手的礼节。握手礼,实在可以说是人类交际的“通货”,是社交往来中使用最频繁的“货币美元”。   关于握手礼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可以追溯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原始人外出时,为防不测,手中经常紧握石块等武器,如果去打猎和作战,武器是须臾不离手的。然而若是陌生人相遇并且彼此无恶意,双方则会放下手中武器,伸出手掌,让对方摸摸手心,表示手中空无一物。后来,两手相并的习惯又有…  相似文献   

3.
握手,是现代交际和应酬的礼仪之一。中国人握手风气的大开乃至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自“五四”后西学东渐、西俗东渐而起.到了现代,握手礼通行全世界,中国人亦不例外,握手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握手,既是一种礼仪方式,又可称之为人类相同时“次语言”。二人见面,倘是熟人,不用言语,两手紧紧一握,各自的许多亲热情感就互相传导过去了;倘是生人,则一握之际,就是由生变熟的开端。握手既然可称之为“次语富”,那么,握手层也同语喜一样国有表现力和另对俄:知仅做画或,层会如用任米水,一握即开(当职,深迢此迅香除外);如示…  相似文献   

4.
《公关世界》2010,(2):64-64
1.平时的人际交往礼仪中,握手是最基本的礼貌性动作,尽管各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风俗礼仪各有不同,但是陌生人首次见面或朋友碰面的基本握手礼中,还是要遵循国际惯例,一般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什么?掌心向里握手又显示什么?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公关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地会见老朋友,要结识新的朋友,因此对他们来说,熟知并遵守相关的会面礼节十分必要。否则,本来想给对方留一个好印象,却因为礼仪的不周而适得其反。在这里,我想就重要场合见面的基本礼节,主要包括介绍和握手来做一个解说,供我们的公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闲话握手     
闲话握手梅桑榆中国的一切礼节中无不包蕴着人情世态,握手亦然。握手可以说是社交活动中最简便易行的礼节之一,欲行此礼节的两人一同伸出手来,相互一握,然后松开,于是礼成。然而,人情世态就显露于这一握一松的简单过程之中。握手虽然由两人伸出手来共同完成,表面看...  相似文献   

7.
握手的内涵     
相逢点头笑握手问个好笑容挂眉梢心儿甜透了有谁还记得留和多少人握过手呢?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还处于力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刀石块或根修等武器.他们遇见生人时,如果相互都无恶意,表示友好,就要放下手中东西并伸出手掌让对方抚摸着自己的掌心,表示手中没有成若任何武器,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后来的握手礼节。据说,早在埃及金字塔时代,握手就已成为人们见面时友好的礼节。后来这种礼节被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繁文四节所代替.人们把这种见面礼给遗忘了。但是时代在前进,历史经过九曲十八穹竟又回到了…  相似文献   

8.
公关人员在对外交往时,往往需要与别人握手为礼。在国内外,目前握手都是最常见的会面礼节。在学习有关握手的礼节时,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9.
贾易 《老年世界》2008,(16):1-1
有位老人想学画,可是犹豫不决,就去问一个朋友:“再过五年,我就七十岁了,能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画画,再过五年也一样是七十岁呀!”听了朋友的话,老人顿悟,于是,第二天就去老年大学报了名。  相似文献   

10.
编辑朋友:您好!我是一个离开学校走入社会不久的青年,很想对社交礼节的一些问题有所了解,特别是社交场合中的“介绍”方面,更需知道得具体些。望您不吝赐教。石家庄田牧田牧先生:您好!关于社交礼节方面的问题,内容很多,范围极广,我想这次就专门谈谈您很想了解的“介绍”问题。在社交场合中,介绍与被介绍是很重要的一环,它使新的朋友相识,新的友谊形成,甚至新的事业开始。首先谈谈介绍的原则。一般来说,社交场合中的介绍,是年轻的或后辈的被介绍给年长的或前辈的,男性被介绍给女性,当然丈夫介绍妻子给别人则属例外了。具体…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握手     
第二次握手林放那一刻或许是我有生以来最难堪最尴尬的一刻了。去年春天,我们几家新闻单位组成一个采访团,到全国各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采访,我领队。集合那天,所有的人都齐了,只差广播电台的一位记者没到。我刚想拿起电话催问,门开了,她匆匆走进来,边走边说:“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热的日渐兴起,韩国成了中国人出国旅游度假的首选之地。韩国虽是我国近邻,但是其风俗习惯与礼节却与我国有所不同。要去韩国游玩,先了解一些礼仪规范十分必要。 韩国人十分重视礼节,男性见面要相互鞠躬,热情握手,并道“您好”。异性之间一般不握手,通过鞠躬、点头、微笑、道安表示问候。分别时,握手说“再见”,若客人同自  相似文献   

13.
贾易 《老年人》2010,(1):47-47
有位老人想学画,可是犹豫不决,就去问一个朋友:“再过五年。我就七十岁了,能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画画。再过五年也一样是七十岁呀?”老人顿悟.第二天就去老年大学报了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握手     
王毅 《金色年华》2008,(7):52-52
握手是一种礼节。两只不同的手碰在一起,手指稍弯,即握在一起,将感情传递给对方。应该说,握手是一种双向行为,在握手的过程中,双方都应该得到精神上的被尊重和愉悦感。但是,并非所有的握手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握手趣谈     
曾经握过无数人的手。记得有人说过:根据握手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以及可结交程度。以为戏言,因为“一见”才能“钟情”,手上又没长眼睛,怎能据此判断出一个人的内心呢?可是,后来有意无意地就对握手有了兴趣。时间长了,也就总结出了四种握手,权当笑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相似文献   

16.
数日前一位笔交多年的朋友到了我所在的城市,当我到他下榻的宾馆,敲开门,我伸出了自己的右手用力一握,对方的手在我的手掌里是松软的,用时下流行语来说“手感”不好。我想神交多年的两个男人的第一次握手应该是呈紧握的感觉,手与手之间架起的应是一座深厚的友情桥梁,互相传递过的是一份互敬一份信赖和一份关切,可我觉得我得到的是那种不在意的应付。那一刻我失望了,可以说,我与他的友情顿时大打折扣。 一直记得有句广告词:“这里的握手比较有力。”这广告是推介什么产品的我给忘了,然而这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因为职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幽默与漫画     
《老年世界》2011,(20):32-32
要么 老师:“文文,你用要么……要么造一个句!”文文想了想,然后大声喊道:“卖冰棒啦!要么?要么?” 防不胜防 甲:你的脸色不太好。乙:是啊,我老婆夜里根本不让我睡觉。稍有动静,她就惊叫起来,以为是贼来了。甲:小偷行窃是不会出声的。乙:我也是这么对她说的,可那更糟了。甲:怎么了?乙:从此,她夜里听不到声音,就把我叫醒。  相似文献   

18.
尚丽清 《老年世界》2010,(14):23-23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呀,这是哪个?元旦又不回来了?我心里琢磨着,随手拿起了电话。“大姐,忙啥呢?快过元旦了,咱们能不能聚一聚啊?”“嗨,我以为是哪个孩子的电话呢?你咋想起来聚一聚了?”“这元旦一过不就又该忙一年了嘛,一到过年咱们谁还能丢下家里那一摊子事情啊,所以我想咱们几个老朋友先乐呵乐呵,没啥问题吧?”“当然没有问题了!啥地儿聚?”“我家旁边新开的涮锅坊,中午不见不散!”咔嚓,  相似文献   

19.
不满和不甘     
清总是向我抱怨她的婚姻,有一次,给她抱怨烦了,我忍不住说:“既然你对他那么不满,干脆分开算了!”        她一仰头,说:“你以为我没想过呀?告诉你,我想过100次了!就是现在没有合适的。如果有,我早就和他离了!”        我惊讶地看看她,像不认识似的。        她并没注意我,继续往下说:“以前,不忍心和他离,现在,又担心自己条件不好。你说,我现在的条件,能不能找到比他好的?”        我有些气恼地说:“你脑子进水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清反驳我说:“这想…  相似文献   

20.
阿莲 《现代交际》2002,(5):40-41
决定要做自由撰稿人,是1993年的春天,女儿刚满一周岁。在休了半年产假,又去安阳市第二届殷商文化节帮了一阵忙后,便哪儿也不想去了。 “不上班,那你想干啥?” 丈夫对我大惑不解。 “就在家一边写作一边带孩子。” “在机关呆得好好的,再坚持一年就转成公务员了,放弃了多可惜……”丈夫审视我的脸,看我是不是在开玩笑。我告诉他没有开玩笑,不想上班的想法在女儿出生之前就有了。 我是戴着“古城才女”的桂冠受到器重,从任教的中学借调到机关的。然而,在机关呆了四年,失落感就伴随了我四年。眼看着一起来的同事,一个个如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