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明华 《东岳论丛》2006,27(5):166-169
我国贫富差距过大是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分配制度、税收体制、行业垄断及各种非法性因素是导致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的原因。解决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二、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注重初次分配的不公;三、加大税收制度改革力度,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四、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五、加大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坚持取缔各类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经进入深化改革的"后改革时代"。在后改革时代,要深化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明确"发展与和谐并举"的改革主题;要科学确定深化改革的目标,建立三个"三位一体"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新格局,即"主导——主体——大量存在"三位一体的所有制结构格局、"政府——中介组织——企业"三位一体的经济协调运行模式、"按劳——按资——按劳动力价值"三位一体的收入分配方式;要把握好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个深化改革的关键;要抓住深化收入分配方式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四方面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等等。总之,要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同时,还要集中财力,振  相似文献   

4.
曹玟棽 《理论界》2014,(6):13-15
目前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现阶段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如今,我国收入分配存在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原理,寻找理论依据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系统性要求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基本格局;整体性要求处理好国家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协同性要求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其他相关的制度改革协同推进。三者统一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另一方面收入差距却明显增大。要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劳动群众,就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在初次分配中也要体现公平,劳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参与按劳分配而且要参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城乡关系中要保护和发展好农民的利益,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在再分配领域中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低收入者转移支付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需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努力实现非劳动要素收入和劳动收入双增长、高收入劳动者收入和低收入劳动者收入双增长。这种收入双增长运作模式是以人为本的分配制度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时代要求,能让广大劳动者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中,需要通过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既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又要发挥好按要素分配的作用,在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贫富差距的大小、分配秩序的规范、分配规则的公正,直接关系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和实现。我们必须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创新三次分配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激发广大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具有处理好三次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和生产关系优势,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强初次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加强再分配的调节性职能,提升第三次分配配套制度的保障性职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慈善道路中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论创新及其现实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公平与效率关系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发展,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反映了党对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的理论成果.研究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历史轨迹及其理论成果,对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楚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制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报告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也涵盖了进行初次分配的国企要公平分配。国企分配不公无论对自身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又好又快发展,都是一个极其不利的因素,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玉其 《东南学术》2011,(1):103-1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对平均主义的修正时期、改革探索时期、全面改革时期、完善改革时期四个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收入分配的理念与认识上存在误区,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所形成的二元结构与非均衡发展战略,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劳动者收入保障机制的缺失,再分配的调节作用缺失。当前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分必要且非常紧迫。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明确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政府财政、税收职能,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收入分配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系统性突出问题。面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复杂性和任务艰巨性,需要从本质上把握收入分配改革在现代社会发展变迁和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属性意涵,并以此为依据整体上构建收入分配改革逻辑的框架和理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演变模式脱离了传统社会的既有轨迹,同时对传统的治理逻辑提出了挑战。收入分配改革是内嵌于现代社会发展和治理转型背景下整体性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二者具有发展进程的同步性和改革逻辑的自洽性。社会改革的思路在收入分配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应得到必要的强化和彰显。通过社会自治、多元治理及再组织化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制度基础、机制路径和公正载体,并以社会改革带动整体改革,逐步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现代社会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2.
历史和现实反映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伴生现象。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收放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以及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分配制度,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它有利于现阶段乃至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收入分配领域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3.
陈燕 《江汉论坛》2023,(1):39-45
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目标和实践途径,要着力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初次分配的改革能否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极化的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现阶段,初次分配改革还存在突出的难点:目前初次分配体系内,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依然不明显;城乡均衡一体化发展不足,城乡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非公有制经济范畴内,要素占有的差异性拉大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极化效应;农村居民初次分配的收益不足,低收入群体增收较为困难。在初次分配领域需要改进的措施有:在公有制经济内提高按劳分配的比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内,限制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的极化趋势;缩小城乡收入分配的差距;激活农村集体经济潜能,丰富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创收渠道,增加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通过规范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占有差异来规范居民财富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古希腊思想家、中世纪的经院学者以及重商主义者那里,能够找到关于收入分配和商品价值的宝贵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后来的分配理论和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古希腊思想家的分配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配不平等问题是我国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保持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均衡关系,保证机会平等和基本权利的平等,同时要反思过去的分配制度及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财政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收入分配是财政的主要职能;财政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政策手段。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财政应从自身职能出发,完善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制度体系,促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6.
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科学指导思想应该是坚持马克思关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制度上维护大多数的利益、促进共同富裕,在发展上促进经济社会高效持续稳定发展的收入分配理论导向。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劳动收入机制、资本收入机制、收入差距的调节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收入分配协商机制等,有效调控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7.
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紧迫性.收入分配不公在于缺少把"蛋糕"分好的合理的分配机制: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劳动力工资水平偏低;机会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导致分配不公问题的根源;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和分配不公难以发挥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着力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应当是解决机会不平等的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充分发挥再分配在体制转型阶段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的作用;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对公权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分配是连接国民经济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没有分配,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消费,生产也就失去了意义。生产决定分配,而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各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分配体制的改革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充分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收入分配方面出现的不均衡,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阻碍了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改革分配制度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探讨了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和来源、资本主义的剥削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的尺度与标准以及共产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设想等,处处彰显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深入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建构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分配制度,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目前我国分配制度不够完善,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必须充分认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着力点,多方面采取措施,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