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下半年,青岛市在日本东京、横滨、福冈、大阪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青岛·国际化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这也是青岛市规模最大的一次赴海外人才招聘项目洽谈活动,除了在横滨以推介为主外,其他城市前后三场的洽谈会场面火爆,应聘的留学人员积极踊跃,洽谈成果丰硕。与一批留学生组织和一大批留学生建立了联系这次洽谈会,青岛市先后和11个留日学生组织进行合作,并通过众多的留学生组织进行项目推介,在留学生组织和留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三场洽谈会共有520名留学生参会。通过举办洽谈会,青岛市密切了与驻日使馆和留学生组织的联系,实现…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近年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日本企业不断开拓以亚洲市场为主的海外市场。而来自亚洲各国的留学生无疑是日本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最佳向导"。为招揽高素质人才赴日留学,近日,日本相关机构筹划成立专门招收亚洲留学生的研究生院(日本称“大学院”)。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加入WTO后,我国原有的国有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已然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国际竞争。欧美、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国际化运营告诉我们,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给企业提供了更大的  相似文献   

4.
“到任三天就来参加青岛举办的会议,这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留下十分难忘的印象。” “我在日本留学这么多年搞过几十次的留学生洽谈会,如此热烈的场面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参加在日本举行的2004年青岛市引智工作重头戏——第三届中国青岛国际化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时,中国驻福冈总领事武亚朋和中国留日同学总会会长郭试瑜分别感慨地说。 2004年,青岛市引智工作突出体现了“常规工作有提升、重点工作有突破创新工作亮点多”的特点,尤其是在大引智实施手段、成果示范推广形式等方面有了新的较大突破。 走出国门招才引智,开拓大引智格局。…  相似文献   

5.
1982年夏天,我作为中国第一批大规模公派到日本留学攻读学位的留学生,赴日留学。一架承载着140多名公派留学生的飞机缓缓地降落在日本横滨机场的跑道上。留学生一下飞机,就被早已等候在机场的记者团团围住,我在其中并不引人注目,但却一直压抑着激动的心情,  相似文献   

6.
提起中国唐朝时的日本留学生,人们可能会不自禁地想到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人。事实上,在那个时期,象他们那样克服了各种艰难,来到大唐求学,并与中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日本留学生,难以数计。日本著名诗人山上忆良曾作过一首和歌: 津浦滨海边,亲人翘首望。赤子赴唐国,何日归大和。诗中寄托了在日本的亲人对遣唐使节及留唐学生的深切思念,同时从侧面表现出当时中日之间亲如兄弟般的友好交往。下面谨向大家简略介绍一下中国唐朝时日本留学生的概况。唐朝是中日人才交流的鼎盛时期。在大唐王朝统治时期,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日本经济的持续不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留学生学成后回国找工作、谋求发展的人数越来越多,留学生回国热持续升温。据日本经济新闻社的调查显示,在中国留学生中,想毕业就回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以上。另据日本出入境管理局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回国的人数在不断上升,仅在中国大使馆办理学历认证等手续的,近两年来,每年都在2000人以上。与之相对照的是,由留学签证转家族滞留、日本人配偶、研究员等签证的明显减少,这说明中国留学生在整体人数不断扩大的同时,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40%的留日学子希望回国效力…  相似文献   

8.
报告显示,近七成企业管理人士不会优待"海归",67.2%的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年薪起薪不足6万元。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海归就业报告》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国内企业雇主对留学生的选择也逐步趋于理性。《海归就业报告》显示,近七成的企业管理人士不会优待"海归",甚至7.97%的人力资源专家表示不爱雇用"海归"。"唯海归论"  相似文献   

9.
山本一平,日本留学生。中日最大的差异是在民族性格上,在对某件事不满的时候,多数中国人会表达出来,积极为自己争取,而日本人通常选择沉默。  相似文献   

10.
一项有关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看法的调查显示,由于在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在日本企业工作的很多非常优秀的中国人才不断被欧美企业挖走,而且,很多日本企业在中国已不再具有竞争能力。2月14日,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派专家专程到北京,在小范围内向中方介绍了上述调查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企业对中国人才资源的担心比以往更加强烈。有数据显示,2002年,大约有53%的日本企业认为“难以确保中国客户”,而这个数字在2001年约为44%。在中国实地拥有生产基地的日本企业中,有11%认为其在确保中国当地管理人才方面的环境“恶化”。就此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日本与缅甸都有较深渊源,缅甸的改革对中国和日本的民间在当地发展都有比较直接的影响。中国在缅华侨华人约有250万人,长期以来与缅甸同呼吸、共命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和缅甸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有着深厚的历史交往,日本侨民较好发挥了从政府到民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日本政府以及日资企业在缅发展提供了较好支撑。预计在缅甸的中日两国侨民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宜进一步在密切同缅甸各方的友好关系,在交往中更多地考虑当地各阶层的想法和感受,尊重缅甸的宗教文化传统,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提高文化道德素养,加强民间和实地研究,为当地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以民间的方式表达、展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2.
在日中国留学生就职情况表明,日本企业在录用留学生时,出现不看对方学历、毕业生何种大学,只看实际能力的趋势。据日本《东方时报》报道,许多日本企业在面试学生时表示,录用人员的标准就是真才实学,而不是学历。面试时不让面试人员知道学生的学历、毕业的大学名称。面试人员只问学生为什么对本企业感兴趣、今后有什么具体打算?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反应能力和实力。据称,不让面试人员知道学生的学历和出身大学,就是为了改变他们那种先入为主的陈腐的考核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实力。只要是人才,不管哪个国家的人,都会录用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迈向着国际化的道路。近年来,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越来越多,但由于在留学生的教学事业发展上投资不够大,重视程度不够深,规模发展仍较小,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让给予留学生一种感觉--中国留学生的教育处于低效益状态。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问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日本在短短的30年间,即从一片废墟重新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日本企业文化可以说功不可没。以忠、和、诚为理念、团队精神和人本主义为特点的日本企业文化,已成为东方企业文化的成功代表。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必要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同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建构中国自身的企业文化,实现中国企业文化内涵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两年半前,何经华上任用友公司总裁。当时他曾动情地表示:用五年时间,推动公司走向国际,成功实现企业的转型。但言犹在耳,昔日的豪情壮志却随着他与用友的分手而变得那么苍白与空远。不过,无论是掂量他500万元的年薪,还是触摸其厚实的海外职场背景,抑或是透析用友作为中国第一大管理软件企业的显赫位置……他的匆匆离去都使人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航程产生了全新思考。引进国际化人才以实现对企业“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是国内所有企业家的一致心愿,而在改造过程中,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怎样融合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将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日本:全民考“执照”热 据有关方面调查,日本每人每周平均花14小时13分钟做自我投资,其中百分之三十八用在资格考试上。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爱考试?说来也无奈,这主要是男女日益平等之后,竞争激烈,资格认可便成为评升的考核标准之一。而女性尤其会考试,像日本的《日经女性》杂志,几乎每期都花上四分之一的页数,教女性如何取得各种资格,更使得男性惶恐,也不得不纵身投入。 当然,也有积极性因素,现在日本流行“半身雇用”的说法,也就是发展第二职业,展现潜力、享受人身,而企业也可以雇用这些有本事的兼职人员,作  相似文献   

17.
开展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对于深化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国情认知、唤醒留学生对中国道路、中国发展的情感,身体力行传播中国发展经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以留学生医学汉语课程为例,对思政教育融入留学生医学汉语课程进行路径探索,提出一是要挖掘思政元素,强化留学生认知;二是综合教学叙事方式,深化留学生情感;三是由意动付诸行动,实现人际传播;最后以《医学汉语》第3课为例,设计思政教育融入医学汉语课程教学,为同类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以提高留学生思政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8.
日本留学制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文部省曾在1983年8月发表“关于迎向21世纪的留学生政策宣言”,1984年6月又公布“关于迎向21世纪留学生政策的实施设想”,提出到21世纪初期为上接收10万名外国留学生计划。遗憾的是,由于日本的生活费用较高,近年来经济不景气等各方面原因,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伴随世界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广泛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目前到国外学习的各国留学生人数已超过1500万人,其中以去美国的留学生为最多,1999年共有490933人,约占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在学人数的6%,而日本仅为55755人…  相似文献   

19.
日本法务省入境管理局于3月28日公布了2002年度外国人超期滞留日本的人数统计。统计显示,截至2002年年底,在日外国人滞留人数达224067人,而中国留学生滞留在日本人数为27582人,位居世界第三。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在224067名超期滞留日本的人数中,韩国人为55164人,人数位居第一;菲律宾人为29649人,位列第二;中国人以27582人名列第三。第四第五位分别是泰国和马来西亚人。数据分析表明,2002年在日中国人的滞留人数比上一年同期减少3393人,减少了11%。中国人滞留人数高峰期出现在1996年。中国学生滞留日本人数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20.
申请人一、本人所属法务大臣指定的机关职员。二、本人的雇用者。允许入境者做为外交官、领事私人雇用的家务使用人而入境的外国人。Working Holiday 制度入境的外国人。企业雇用非职业运动选手等外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