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费雯·丽 (凭借《乱世佳人》获1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喜欢读小说的人,没有人不知道《飘》,喜欢看电影的人,没有人不知道费雯·丽;《飘》作为一部世界名著已尽人皆知;但也不能否认,正是因为有了费雯·丽,《飘》才题解“飘”也更酷。  相似文献   

2.
查尔斯·耐特·米尔斯(C.WrightMills,1916—1962),当其因心脏病发作而于46岁的短暂生命辞世之际,也许,他未曾预料到《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后来的命运。约翰·布鲁尔在《想象(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个社会学经典的传记背景》一文中写道: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将米尔斯送上神坛,也是该书,使米尔斯的社会学式的叛逆受到尊敬。  相似文献   

3.
单身的烦恼     
1994年《纽约客》上有篇文章评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LouisAhhusser)勒死妻子的报道。假深刻的文学批评家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纳闷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花费这么长时间才把这个婆娘干掉呢?斯坦纳写道:“或许哲学家本来就应该勒死妻子。”  相似文献   

4.
音乐     
《女性大世界》2005,(2):161-161
倾听一个打动路你的的全新声音 《凡间·魔戒·折子戏》;《完美人生》;2006万《丁香花》  相似文献   

5.
果真存在外星人吗?2005年,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名著《世界大战》被再次搬上了银幕,主演是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克鲁斯、影片讲述的是火星人侵略地球的故事,实际上,科学家通过探测已经确定火星上并不存在有智慧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C.斯科特是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的政治学与人类学教授,他以研究农民问题而著称,其有关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1976年)、《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1986年)、《支配与反抗的艺术:隐藏的文本》(1992年)。  相似文献   

7.
乔尔吉娜·唐思:“一个女人的战役” 乔尔吉娜·唐思(Georgina Downs),女,英国西苏塞克斯郡人,生于1974年,活动家、推动英国农药政策改革的环保卫生。 少女时的乔尔吉娜·唐思身材高挑、面容姣好,有一头俏皮的棕色卷发和清脆的嗓音,在她的家乡——英国西苏塞克斯郡的舞台上,她出演的音乐剧《芝加哥》曾赢得如雷掌声,她梦想着登上伦敦西区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整整50年前,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凭着自己优美的科学直觉,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1953年4月25日,这项划时代的科研成果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正式发表,立即掀起了一场发掘遗传学“金矿”的科学风暴。作出这项发现的两位后生小辈,就是《基因·女郎·伽莫夫》一书作者詹姆斯·沃森和他的合作伙伴弗朗西斯·克里克。  相似文献   

9.
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高扬理想的旗帜.运用灵活的思辨技巧、流畅的语言表达和完美的修辞方法,内容充实,激情饱满.气势非凡.雄辩有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既是一篇铿锵有力的著名演说词.也是一篇感情激越、文笔优美的散文诗。  相似文献   

10.
肖鸣  小宝 《女性大世界》2006,(3):156-156
越来越多的小说,名著、漫画被搬上银幕,虽然褒贬不一,但也不乏成功的范例,2005年,由漫画、小说……改编的电影《头文字D》、《神奇四侠》、《蝙蝠侠》、《车神》、《哈里·波特》等影片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1.
据说温总理最近在读的书是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关心道德问题的人也许会发现,许多经济学家都写过关于道德的严肃著作,而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最初就是一位道德哲学教授,并穷其一生六次修订了《道德情操论》。哈耶克、布坎南、诺思等著名经济学家也都十分关注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2.
忧患意识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它往往通过反思总结历史经验、批评揭露错误或问题等方式从对事物的肯定中发现问题,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美)贾雷德·戴蒙德著,江滢、叶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就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贾雷德·戴蒙德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认真反思的智慧结晶。他尝试通过对人类社会兴亡成败的案例分析,让读者了解文明社会选择兴亡成败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3.
让丹·布朗成为誉满全球的世界顶级畅销书小说家的是他的小说:《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骗局》、《达·芬奇密码》,这四部小说均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茅,尤其是《达·芬奇密码》更是创造了全球发行量逾2500万册,并被翻译成40余种文字的奇迹。但是,一开始布朗的前三部小说并不被看好……  相似文献   

14.
一、电影《美丽心灵》剧情大概 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关于数学天才约翰·纳什如何成功,如何患上精神分裂症并与之抗争,然后恢复正常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影片讲述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一个人偏执地生活在他自己设想的那个世界中。对于他来说,如果一切仅此而已,也许问题并不太大。  相似文献   

15.
罗卫东教授的《情感 秩序 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一书,功力甚深,《社会学家茶座》第十九辑已有李井奎的专文评价。这里只是想讨论其中一句译文。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交际》2009,(7):67-67
《出水芙蓉》;《变形金刚II:狂派的复仇》;《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终结者4》;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宇宙学家卡尔·萨根假定在其他星系还有生命。在他的小说《接触》中有个人物说,如果给我浩瀚的宇宙,“如果只有我们,那似乎是个巨大的空间浪费”。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期,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科层组织(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的“理想类型”做出了精彩的描述。在他的眼里,科层组织总体上代表了理性和效率,而且组织的科层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韦伯的研究刺激了人们对科层组织的兴趣。30多年之后,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科层组织也有非理性和低效率的一面。之后,菲利普·塞尔兹尼克(Philip Selznick)、彼得·布劳、阿尔文·古尔德纳(Alvin Gouldner)等人走上了默顿开辟的道路,他们的经验研究证实了默顿最初的假说。尽管这些研究者对科层组织的墨守成规和压迫性给予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在米歇尔·克罗齐埃[Michel Crozier,当代法国著名组织社会学家,  相似文献   

19.
1991年,阿肯色州州长比尔·克林顿在宣布竞选美国总统的时候,非常动人地说起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乔治敦大学的卡雷尔·昆格利(Carroll Quigley)教授。这个教授以把《理想国》一书撕成两半而出名。他猛烈攻击柏拉图是极权主义思想之父。但是给这位未来的总统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课堂上高超的讲课水平,而是他在西方文明的基础课上对未来的重视。克林顿永远不能忘记这个教授,不仅仅因为他是班上得到全优的两个学生之一。  相似文献   

20.
《艺伎回忆录》;《夜宴》;《迈阿密风云》;《达·芬奇密码》;《无间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