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年终我总要问自己:这一年学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什么是最能帮助我迈向目标的下一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无论是团队成员的绩效会谈,或是督导自己的历练成长,“谋定而后动”是古人传承的智慧,而关键正是有多少反思能落实到行动,而不是许愿式的年年有今朝。  相似文献   

2.
幽默文摘     
如果你也那样邮递员把一本印刷精美的泳装杂志送到了贝克斯特先生的家里。“哦,真是不可思议!世界上竟有如此艳丽的女人。”贝克斯特先生一边翻看着印有身穿泳装的女郎的画报,一边喃喃自语。贝克斯特太太站在一旁,她冷冰冰地说道:“这真是有伤风化,如果我是她们的话,我决不会跨出家门一步。”“说老实话,”贝克斯特先生说,“如果你是她们的话,我也决不会跨出家门一步。”没有妻子的生活一个男人在苦口婆心地劝他离了婚的朋友再婚:“难道你没发现没有妻子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当然有,开销少多了。”约稿某生,不学无术,老爷…  相似文献   

3.
余玮 《职业》2010,(3):6-8
“我的成长历程是一步一步的,大学毕业后在最基层工作,曾经做过技术员、工程师、科长、副处长、处长、副总裁到总裁,与一般中国人一样,一个台阶也没有漏,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邂逅是人生最美好的际遇之一。 记得有一天打车,上车的时候司机对我摆摆手说:“哎呀,我要去吃饭了,都9点了。” 站了半小时才打到车的我心中一急,说:“师傅您放心,我下车的地方有个砂锅店,便宜又好吃,很多师傅都在那里吃饭。”他看看我,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5.
实在说,我还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在澳大利亚“新移民”中佼佼者很多,我不算什么。尽管作为华人“新移民”,我曾应国务院侨办邀请参加澳洲墨尔本议员、侨领组成的回国参观团,因为我闯荡澳洲拥有了自己一方天地,已经在墨尔本华人圈里有了发言权。但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与别人打交道最要紧的是真诚,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怎么一步步地走过来的,你的内心才会有经历风浪后的平静。自信就是资本1991年4月我离开故乡南京,飞越太平洋来到澳大利亚墨尔本。我高中毕业后曾下农村插队,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批大学生,又在省城有一…  相似文献   

6.
《女性大世界》2006,(7):94-97
1983年,经典武侠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古灵精怪,活泼可爱的“黄蓉”留给世人难以磨灭的印象。翁美玲与金庸笔下的黄蓉完美地合为一体,迄今为止虽有诸多版本的“黄蓉”问世。但几乎无人能及曾经的她。“黄蓉”是翁美玲最纯真的本色。她不是在表演,而是在演绎完美的自己。然而她的人生却可以套用一句歌词——“我不是黄蓉,我不会武功,我只要靖哥哥,完美的爱情。”  相似文献   

7.
房奴自白     
朋朋 《公关世界》2009,(9):45-45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标准的房奴。你问我姓什么,呵呵,不好意思,我已改姓房了。我研究了百家姓后发现,什么“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都没这姓高贵。你想啊,人生一世,忙忙碌碌,可不就为了这个“房”字吗?房,实乃我辈的最大理想和最高目标。叫什么我想了许久,不能太雅,也不能太俗,我翻遍了《辞海》、《辞源》,终于有了一个好名字,叫房子豪。唔,这充分显示了我要买房、买好房的决心啊。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有几个“功成名就”的长辈常会拿他们的人生经历教导我。在长篇大论的开头,总有这么一句:“当年,我刚工作的时候,条件很艰苦……”接下来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困难-努力-成功”。二十年后,我做了老师,发现自己也会故作深沉地向学生讲述我的“奋斗”史。  相似文献   

9.
确实,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迄今为止,世上出版过许许多多解答许许多多问题的书籍,证明一直有许许多多的人思考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依我想来,在同样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中,“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一个问题,是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最古老、最难以简要回答明白的一个问题吧?而如此这般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常有一些亲朋好友劝我,说你已经“功成名就”了,不用那么累死累活地干了,该放松放松、享受享受了。这都是些好心人的善意的劝说,他们希望我健康,活得长久一点,我真的很领情。但平心而论,我自己觉得我从来没有为了“功名”而累死累活过,如果是那样,就算是“功成名就”,也是一场黯淡无光的人生,顶没意思了。只不过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被教导“劳动光荣”,人总应该积极努力向上,人生就应该做点事情。  相似文献   

11.
1972年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年,因为前一年的林彪自我“爆炸”,我当兵的梦想彻底破灭(停止征兵,而我的应征年龄已到了最后一年)。于是不得不回山东老家开证明,将户口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迁回老家。将户口从黑龙江建设兵团迁回山东老家只是个借口,实际是将户口装进自己口袋带回杭州,梦想找机会落户在杭州。当时不少回城知青都是“袋儿户口”,我们叫它“魂灵儿”。人回来了,魂可不能搁黑龙江不是?那年整个一年感觉自己就像一片凋零的树叶,从茂密的大树上飘落下来,脱离了大众、脱离了组织、脱离了集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孤独,更可怕的是自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前途在哪里?去山东老家开证明迁户口,只是迈出了寻觅出路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智慧与人品     
一次,在机场,一辆出租车在我面前停了下来。出租车司机下车,为我打开后车门,然后递给我一张精美的宣传卡片:“我是沃利,我将您的行李放到后备箱去,您不妨看看我的服务宗旨。”我惊讶地低头看卡片,上面写着服务宗旨:“在友好的氛围中,将我的客人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钱地送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13.
李冬梅 《老年世界》2011,(22):37-37
在九华山拜谒地藏王菩萨的肉身宝殿,需登八十一个台阶,寓意着人生要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拾阶而上,每个台阶的左、中、右,各有一朵莲花。朋友说:“要脚踩莲花,左边祈官运,右边主财运,中央一行莲花,是保平安的。”我选择走在中间,一步一朵莲花,不驻足,亦不回头。  相似文献   

14.
知音     
我曾几次认错人。而被他人误认,平生也只就那么一次,却令我终生难忘。那是初冬的一个星期天,我带儿子到职工浴池洗澡。出来时,儿子贩眼一亮,说:“爸爸,我要吃烤地瓜!”果然,浴池门左侧有一烧烤点,一中年汉子极热情地冲我点点头,问:“洗完了?”那神情仿佛是遇上了老朋友。没等我回过神来,他已将两只热乎乎的烤红薯递了过来。我忙掏钱,不料,竟被他挡了回来:“谁跟谁呀?这么外道!”便不由分说地将我推开,“走吧走吧你,我还忙呢。”我只好领着儿子,一步一回头地离去。至家,我也想不起这位红脸大理何时与我有过交往。苦思…  相似文献   

15.
那年是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二年。我的岳母(准确地说当时是“准岳母”)送给我一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使我对这位慈祥通达的老人心存敬意。时光已流逝30多年,这份敬意依然清新如故。  相似文献   

16.
“三合一”,当何如?姚涤新结识了一位王老头,他是郊区菜农,年近古稀。一天,风雨交加,他又进城来卖菜。我极同情,问:“今天也来了?”他不无伤感地说:“唉,我还在走‘牛运’哩,哪像你走‘狗运’了。’这“牛运”、“狗运”的俚语,说的是“人生三运”:小时候,...  相似文献   

17.
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现实,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许多主客观条件,而诚挚友谊的帮助往往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追踪爱因斯坦成功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这位自称“孤独的旅客”的大科学家,绝非与世隔绝的隐士,他的成功除个人奋斗外,同一些朋友在他人生关键时刻的大力帮助是密不可分的。贝索帮肋爱因斯坦把握了追求目标如何选择人生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对人的成功往往是关键的一步。世间的成功者,往往都是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实践,通过外界的帮助,正确认识自身的潜能和客观条件,选择了一个适当的有价值的追求目标。因此,有人说…  相似文献   

18.
对社工来说,有一起走向目标的同工很重要。我把他们称为“同路人”。 在我众多社工实践中,最难忘的是在工友之家新开辟的工人大学,与其他3位同学一起度过的“艰苦实习岁月”。最严酷的物理环境,是租用当地村子一所小学场地的机构,十足的农村场景;服务对象是新生代农民工,彼此成长背景、思想有巨大差异,服务需求多样化与开展工作有极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年满花甲了。回首平生,我写过这样一首诗:“春秋花甲意痴痴,回首平生是此时。人际后先无宿敌,吟坛老少有相知。燕山土沃花开早,太岳霜轻叶落迟。六十还介。十六过,一根白发一行诗。我是从50年代开始写诗的,总感到自己的肩头上有沉重的社会责任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因而总想为社会为人生留下一点什么。可时下有一股风,说诗不屑于表现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更不能歌功颂德,谁在作品里写了“党”、“人民”、“革命”这样的词,谁就是搞“假大空”。我是不管这些的,过去不迎合、不媚俗,如今年纪大了依旧以我…  相似文献   

20.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湖北省发改委机关家属院内,有一户深受左邻右舍赞誉、孝心满堂的老年家庭——80岁的儿子陈中友、76岁的儿媳向秋珊无微不至地照料着104岁老母亲陆秀清,让老人充分享受到了人生最美好、最温馨的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