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角世界     
俄罗斯与北约“亲密接触” 5月下旬,世界目光聚焦欧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和俄罗斯展开新一轮的关系调整,努力实现从对手到伙伴的转变。作为欧洲之行的一站,美国总统布什22日抵达莫斯科,开始了为期4天的首次正式访问。布什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与俄总统普京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俄美建立新型战略关系的宣言。两位领导人称这次会晤“具有历史性意义”,“彻底埋葬了冷战遗物”,开创美俄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纪元”。紧接着,5月28日在意大利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上,俄总统普京与北约19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共同签署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罗马声明》,标志着俄罗斯与北约的新型关系,即“20机制”正式启动,为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奠定了基础。美国总统布什表示,新机制建立后,“曾是两个对手的北约和俄罗斯现在已经成为伙伴”,北约秘书长罗  相似文献   

2.
随着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法国重返北约似乎是“时代需求”。当然“重返”有着可以预见的好处,法国或许能够分享一些权力,但要让美国保证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在北约拥有相应的领导地位,却未免有些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地理上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之间的蒙古共和国与远在太平洋东岸的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之间的关系持续升温,部分蒙古精英甚至宣称,虽然蒙美之间  相似文献   

4.
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带来了两极化核平衡的结束,也带来了国际政治中东西方划分的结束。继两极之后将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多极化是一种可能性,权力和核武器分散到欧洲、亚洲以及中东的多个权力中心,单极化则是另一种可能性,美国与其他大小不等的国家之间权力差异的鸿沟日趋扩大,第三种可能性是三极化,美国和前苏联之间为扩大影响和核安全所进行的竞争,被美国、俄罗斯与中国之间三方参加的竞争所替代。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制于冷战的影响,在冷战结束以前,美国的大多数智库并不太关注中国问题,除了费正清、戴维斯、范宣德、施乐伯等少数几位“中国通”对中国有较深了解外,大多数美国智库的学者往往更偏重苏联和欧洲问题的研究,智库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也不太大,而且与政府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多角世界     
(一)美俄外交官驱逐战3月21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召见俄罗斯驻美大使,要求50名涉嫌在美从事间谍活动的俄罗斯外交官离境。美俄开始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互逐外交官活动。同一天,俄罗斯《新消息报》刊登普京专访。普京说:“布什认为美俄既不是战略伙伴也不是战略对手,我也这么认为,这很好。”第二天,布什坦诚相告:“(驱逐外交官)这个决定是我作出的。”俄罗斯官员则以嘲弄  相似文献   

7.
王自立 《老年人》2005,(1):10-11
由乌克兰总统大选而引发的政治危机,背景错综复杂。这场风波,充分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凸现了俄罗斯与美国、欧盟等西方势力的较量。乌克兰何去何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原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面积60.37万平方公里,人口4998万,宗教信  相似文献   

8.
由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都将任期届满,2008年4月2日至4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北约峰会,被视为“告别的峰会”。也就是说,二人作为总统在北约峰会上的唇枪舌战是“最后的较量”。  相似文献   

9.
围绕伊拉克战争,跨大西洋关系一度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但不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中国,似乎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笔者看来,欧美是一对错综复杂而又正在演变着的关系,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地加以分析和研究,而不能简单化地下结论。欧洲在伊战问题上的“分裂”首先必须弄清楚“欧洲”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冷战结束以来,中、东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时代,能源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间关系的最佳调和剂,它最终总是能够使冲突、竞争的双方走向妥协与合作。虽然冷战已经结束十多年,但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隔阂似乎一直存在。所不同的是,苏联解体以后相当长时间内,俄欧之间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小布什政府提出了“大中东计划”。这份计划是冷战后美国政府特别是小布什政府推行“民主改造中东”系列思想、战略和政策的延伸与整合。尽管在“大中东计划”纷繁复杂的内容中没有特别提及石油问题,但是,其中却明显隐藏着美国冷战结束后一以贯之的中东石油战略意图一一旨在通过从根本上解决改变大中东产油国的政治现状,使之最终成为与美国同质的政治体制,从而构建独霸中东石油的机制化霸权。  相似文献   

12.
中东这块一直是世界“热点”的地区,目前正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化。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原先美苏两家各支一派,阿以间甚至阿拉伯国家之间不断进行武力冲突的局面已经消失或程度正在减弱。中东的总体形势与冷战后的世界形势一样,也在趋向缓和,阿以通过谈判和平解决相互争端已成定局。中东和会自1991年启动至今3年多了,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巴以签署加沙和杰里科自治协议;约以正式签订和平条约,约且成为继埃及后第二个正式与以色列解除敌对关系的阿拉伯国家;叙以和黎以谈判也正在进一步深入进行。同时,一些海  相似文献   

13.
○美国试图通过高科技在军事上的运用,实现“低风险战争”,可是南联盟战争的代价确实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持续缩减军费预算,将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源于和平环境的额外财富被喻为“和平红利”。但这种“和平红利”正在消失……○巴尔干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主要就在于其复杂的民族问题。现在,这个“火药桶”温度越来越高了。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中东政策面临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为美寻求建立一个以美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的样板区提供了契机.可以说,美国90年代的中东政策“东遏两伊,西促和谈”是在两极格局终结和海湾战争结束的大背景下确立的.然而7年过去,在中东这个局势动荡、矛盾层出不穷的环境里,迫于国内外形势变化,美国调整原有的中东政策己势在必行.本文就此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美国调整了中东政策,但通过扶持和偏袒以色列来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基本原则和控制中东地区的战略意图没有变。结果它既没有造就一个安全而稳定的以色列,也没有有效地控制中东地区,其政策目标与实现手段存在着悖论。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包括美国是一个宗教社会,犹太教一基督新教是美国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准则的基础,决定着美国外交的大方向;犹太教的“教族合一”奠定了美国犹太人支持以色列的基础,而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同一性造就了绝大多数美国国民对以色列的强烈认同;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在美国的院外集团联手左右着美国的中东政策等。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3月20日10时30分左右,美军从部署在红海和海湾的战舰和潜艇上,总共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射了4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同时有数架F—117A隐形战斗机向巴格达目标投下了精确制导炸弹。这一天,美国策划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倒萨之战”正式打响。美国等国家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军事打击,这是践踏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的行径。对此,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很多国家都表示反对。其中,来自法国、德国等北约欧洲盟国的反对声音尤其令人关注。战争打响后,法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说,法国政府对这场战争深表忧虑,并…  相似文献   

17.
魏亮 《阿拉伯世界研究》2023,(2):90-111+159-160
伊朗和印度都曾是殖民地国家,现同为发展中国家,各自是当代中东和南亚地区大国。由于历史文化相亲和地理相近,发展友好关系一直是两国外交的重要目标。冷战结束以来,伊朗和印度关系的发展摆脱两极格局的桎梏,在“提量”和“增质”上取得显著成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领域取得程度各异的发展或突破。2007年以来,伊印双边关系发展受阻,呈现出政治和安全合作停滞、经济和军事关系受挫的基本态势。冷战后的伊印关系与冷战时期相似,依然表现出很强的外源性和较弱的抗干扰性。受美国因素、印度中东政策等因素的干扰与制约,伊印关系在未来较长时段仍将继续陷于困境而难有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引起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两国高层领导人相互指责对方,不断撂出狠话,颇有当年美苏冷战正酣时双方语言交锋的火药味。也正因为此,不少国际媒体惊呼:美俄之间的"新冷战"开始了!然而,熟知冷战后美俄关  相似文献   

19.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发表文章称,2014年3月,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9个月后,油价不断下跌使莫斯科陷入了困境。俄罗斯的联邦预算半数依靠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尽管普京表示俄罗斯决心抗击其对手摧毁该国经济的企图,但是,由于卢布大幅贬值,该国物价继续飞涨,涨幅超过10%。可以使这种局面取得突破的关键角色是俄罗斯。只有当普京及其追随者也作出改变,开始修复与美欧的关系,这个世界才会松口气儿。如果日本、美国和欧洲放松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卢布就可能会触底回升,遭受严重损失的俄罗斯公司才有望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中东政策主要是“东遏两伊,西促和谈”。另外,小布什也接受了其父亲老布什在海湾战争之后“赢了战争,输了大选”的惨痛教训,决心推动中东和谈,“路线图”计划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