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是住在英国的瑞士老头,一个是留学英国的郑州小伙,一次异国他乡的偶遇,他们结下“忘年交”——当小伙在伦敦照顾这个陌生老人整整8年之后,又万里迢迢把老人带到中国一起生活。如今,这段异国情缘已跨过13年。  相似文献   

2.
老人抓贼     
《老年世界》2010,(8):34-34,23
从前有一支商队,每人都带着一袋金子。他们穿过一片森林时,忽然有一个商人大声叫了起来:“不好了,有人偷去了我一袋金子。”同行的几个人都说没有拿。这时,有位聪明的老人骑着一匹白马走来,那个商人央求老人帮他找。  相似文献   

3.
他曾经是耀眼的“学雷锋标兵”,如今是一座冷清的雷锋资料展览馆的馆长。在雷锋逝世后的48年里,他做了47年与学雷锋有关的事。其间,尴尬事也不少:有人买了3000本学雷锋的书,可6000块钱的欠条20多年都没兑现;雷锋像不能上火车,因为“火车是装人的,不能装死人像”……有人质疑他“一个只活了22年的人,有什么可学的?”“大家都向钱看,学什么雷锋啊?”可他从不后悔——  相似文献   

4.
老人们有一句惯常用的话:“唉,现在的年轻人……”如今年轻人也有了一句惯用语:“嘿,瞧现在的老头老太……”可别嫌他们老了,如今的老年人“洋派”着呢。这不,越来越多的老人啃起了英语,要活到老,学到老,适应“入世”的新形势,让许多年轻人都汗颜。这里,就挑几位时尚老者给大家瞧瞧———李瑞:人可得争面子李瑞还年轻,才61岁,所以他理所当然地精力充沛。从单位退休后,他就被另一家单位聘上了岗,担任财务管理。他原本自我感觉蛮好,可后来发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并不高。老伴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儿子是大学教师,只有他是…  相似文献   

5.
前言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中学,是一所有65年校龄的完全中学,座落在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社区内。全校有学生约2200人,教职员工210余人。1994年3月,这所学校在开展中学生“学雷锋,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中,高中二年级一个班与社区内二村的13户老人结成“对子”,每周定时去帮助老人,为老人送去温暖;老人对学生的行动高度赞扬,同时也对他们倍加爱护。这一对对忘年交,谱写了许多感人的篇章。潍坊街道办事处十分重视这项活动,为洋泾中学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提供了各种必要条件。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都把接待中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列…  相似文献   

6.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钱……”当年歌手韩晓的一首歌曾引起多少中老年人的共鸣。然而,如今在辽宁省沈阳市却有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退休金不高的他,想去桂林就去了,想去三亚就去了。老人说:“谁说一定要等到既有钱又有时间的时候,才能实现“去桂林”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组织”始终把老人的生活放在首位,解决老人实际困难,提升老人幸福指数 谁说农村老人没单位、没组织,江西省萍乡上栗县新益村的老人可没有这个感觉。他们很骄傲,自己的困难有人帮,因为村里的老年协会成为他们的“组织部”。“组织”提升老人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8.
小非 《老年世界》2008,(2):10-13
一位91岁高龄的孤身老人,每月有2000元退休金和一套住房。一位五十多岁的进城务工农民,勤劳朴实、生活拮据。一纸不寻常的协议将他们绑在了一起:“儿子”给“父亲”养老送终,可继承所有财产。如今,特殊的父子关系已持续了13年。  相似文献   

9.
幽你一默     
怎么知道是醉了呢?有两个喝得酩酊大醉的男士让警察抓走了。“警官先生,”有人问,“您怎么知道他们醉了?”“他们中的一个人在扔钞票。”“警官先生,那另一个人呢?”“他把钞票捡起来,又交还给那个人。”为嘛不结婚呢?“皮尔,你不是很喜欢女人吗,那你干吗不结婚呢?”“托穆,难道喜欢鲜花的人,就都得成为园丁吗?”(阎树声译)总得有人留下丈夫在看晚报,当他读完一篇题为《女子的寿命比男人长》的文章,便问妻子:“我真不知道为什么男人要先走一步?”妻子解释道:“总得有人留下来收拾衣服吧!”当财政部长新郎:“亲爱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宫     
《老年人》2003,(3):48-49,25
漫画祖孙俩⊙崔玉滨同吃又同饮藏吃的家中要来客人脑筋急转弯1.飞机没油了,最先掉下来的是什么?2.什么海里没有一滴水?什么河里也没有水?3.哭和笑有什么共同之处?4.什么东西早产孕妇不慎跌了一跤,引起早产。因缺奶水,丈夫赶紧跑到商店买奶粉。一看生产日期是2003年6月,他情不自禁地大喊:“怎么又是早产!”(黄良群)悄悄话剧院在演戏,一位老人后面坐着一对情侣,他们旁若无人地大声说笑,弄得老人听不清演员的对白。老人很生气,转过头向他们瞪眼,然而这对情侣依然大声说笑。老人忍无可忍,斥责道:“我一个字都听不到啦!…  相似文献   

11.
樊发稼 《老年世界》2006,(16):23-23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父母老了,病也多了。在有些子女看来,老人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从无到有,是一个零的突破,那么,2009年,我的师姐们带着梦想和憧憬,以坚忍的坚持和付出开辟了_一条通向东山福利院的社工路。他们让向来只有医生、护士、护理员提供服务的院舍,多了一个如今让老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名字——“社工”。  相似文献   

13.
1.天气预报一个电影报制组在某山区拍摄外景,对天气晴雨要求判断准确。有人推荐了当地一位老人,说他对天气的预报每言必中。可是,当导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他时,他却说;“真不巧,今天不能预报了。”“为什么?”老人从衣袋里掏出一只袖珍收音机,说:“这东西坏了呀!”2.风雪之夜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面包店的老板正准备关门。这时来了一个男人,他要买两个甜卷。老板感到十分惊异;这种天气居然还有人为了两个甜卷出来跑一趟。“您结婚了吗?”他问。“当然结婚了.您想,我妈妈能在这种鬼天气把我赶出来吗?”那个答道。3.冷…  相似文献   

14.
有个古老的故事说,一位还没有结婚的七十多岁老人到处流浪,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有个好事者问他:“你在寻找什么?”老人面呈憧憬之态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然后娶她为妻。”那人十分不解,又问:“你已经差不多走遍天下,寻找了几十年,  相似文献   

15.
变媖 《当代老年》2008,(1):26-26
参加工作以后,我便开始给父母买礼物了。以往父母过生日或是其他什么节日时,我和两个姐姐基本上都是给他们买衣服。两位老人节俭了大半辈子,为了供三个大学生,一直连件像样的衣服也不舍得买,如今我和两个姐姐都挣钱了,于是逢年过节,或者是他们的生日,总是换着样给他们买新衣服,几年下来,他们的新衣服可就“饱和”了。你想啊,春节、母(父)亲节、老人节、再加上两个老人的生日,等等,这一一年到头,每个老人至少收到三个女儿的十几件衣服,以至于如今我们一提给他们买衣服的事,他们就急,说衣服已经穿不了,再买就“添乱”了!想想也是,两位老人退休在家,一不外出,二不应酬,衣柜里的衣服也真够他们穿几年的了。  相似文献   

16.
“今日徐霞客”易业勤“心存千里志,摩托走天涯,树老根弥壮,鹤发照晚霞”。这是夸赞湘潭市退休教师苏曙初的一首诗。他,一个七旬老人,用3年半时间,独骑摩托行程4万多公里,走遍了全国!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完成了这一壮举?我带着浓厚的兴趣前去采访。苏曙初老人说:...  相似文献   

17.
某单位有几个人退休了,有人便说:"包袱又加重了。"在他们眼里,离退休了的即是包袱,是额外强加的负担。这种言论本不值一驳。诚如人们到银行兑现自己的存折一样,老人在单位劳苦贡献了几十年之后,退休了,领取一份养老金,完全是自己劳动的积累,纯属理所当然。我想到的是另一个问题:老人是包袱还是财富?听说有家公司本没有离退休人员,却每年延聘上百的老人去。作。有人问公司总经理:"你们不怕背包袱?"这位总经理说:"老年人思想成熟,经验丰富,作风扎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宝贵财富。他们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关键的倒是怎…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2006,(3):6-9
3月5日,似乎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掀起一股“学雷锋”的热潮,街上义务理发、修鞋、修家用电器的摊子随处可见。然而,这日子一过,义务行动也好像就消失了。曾有一位孤寡老人。3月5日这天被做好事的人送去洗了三次澡,而平常却很少有人关心,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可见,在不少地方,“学雷锋”已变得庸俗化和形式化了。这不免让人反感。  相似文献   

19.
如今,老年人持卡可以免费乘坐公共汽车,这一举措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爱与体贴。但每当老年人上公交车刷卡时,得到的提示音是“老年卡”,这种直白的声音让老人感受温暖的同时又会莫名地有些失落感—人老了,搭车也要人照顾了。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古城的一家小小的“2元店”里,’一位年已古稀的清瘦老人正精心挑选水晶印石,随后拿着选好的货物,微笑着付款。当他与老板娘挥手道别时,旁边有人看出:“这不是李岚清同志吗?”老板娘大吃一惊:“李岚清?这么大的中央领导到2元店购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