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老年》2011,(6):61-61
当代老年编辑部:自从退休后我就一直订阅《当代老年》杂志。每次收到杂志,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对我而言,读你们的杂志成了我惟一的精神寄托。多年来,《当代老年》就像我的一个老朋友,我不仅从“怀旧心”里了解了一些史事轶闻,也从“关心”里知晓了一些与我们老年人相关的政策;还从“养心”里获取了大量延年益寿的保健知识……总之,《当代老年》更像是我的良师益友,陪伴我度过许多愉快的时光。  相似文献   

2.
自编“珍闻集锦”李世俊早些年,我读了《世界珍闻》、《天下博览》,奇虽称奇,但偏于古怪,缺少情趣,不想卒读。改革年月一来,报纸杂志越办越活,时有“天外天”、“楼外楼”之类的珍闻,读了饶有兴味。我心想,现在退休了闲着没事,若把这些散落之珠搜集整理一番,岂...  相似文献   

3.
编读桥     
《老年人》1995,(10)
编读桥“老人言”字字如珠我离休后,一直把《湖南老年》杂志当作晚年生活的伙伴,每期收到,一字一句精读。对“老人言”专栏,我特别感兴趣,总是读了写,写了又读。它是老年人生的总结,字字如珠。我把创刊以来刊载的“老人言”,一字不漏地用毛笔端端正正抄了两份,一...  相似文献   

4.
我最初读《水浒》恰在少时,且有爷爷奶奶讲“武松打虎”、“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等故事在先,稍后又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评《水浒》。但我回味发现,少时读《水浒》,老大仍受益。  相似文献   

5.
父爱如春雨     
李元洛 《老年人》2000,(2):36-36
对父母的讴歌赞颂 ,在中国文学中可谓源远流长。读《诗经》 ,先民的歌唱 ,凄凄动人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哀哀父母 ,生我劳瘁”。还有《小雅·巧言》篇 ,开篇就是“悠悠昊天 ,曰父母且” ,把父母喻为永恒在上的苍天。然而 ,相比较而言 ,歌颂母亲的作品似乎更多 ,更为感人。“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读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千百年来不知烫痛过多少人的嘴唇!到了现代与当代 ,献给母亲的名作也有不少 ,写父亲的依然不多。即使区区如我 ,为母亲早就写过《寸草之心》 ,对父亲却没有专诚表示。其实 ,我今天略有小成 ,应当十分感…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杂志的编辑别出心裁,启发读者评诗改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湘江秋钓》这首诗的内涵和意境,也调动了众人的兴致,交流了写诗的技巧。希望能延续这一活动,将“老年大学”这块园地进一步办活办好。我读了《湘江秋钓》这首诗,也有些怦然心动,因不是诗人,谈不上改诗,只能仿作一首《观钓》:冷眼随观钓晚秋,柳荫石壑惴心谋。林纾嚼铺鱼犹智,晚节自珍赞白头。清人林纾《畏庐文集·西湖诗序》中写了一段观鱼争食的故事,有灵性的鱼儿,明晓一个道理:“下食者必有钩,贪食必遭暗算。作者有一番感慨:“名利之…  相似文献   

7.
对于网络,我曾一向是持排斥乃至敬畏之心的,我宁愿爱着飞天、绣花鞋与康河的柔波,我宁愿倾心线装发黄的《石头记》、手写的信与真实的彼此能够听见心跳的拥抱,也无法想象自己将抽象的电磁波、方头楞脑的屏幕与冷冷不发一语的方块字们欢喜分毫。老友1997年去美国读博,临走前向我讨E-mail,我理直气壮地说没有没有,坏坏地笑说:“还是打越洋电话吧,贵是贵点儿,可起码能听到我甜美的声音,而不是冷冰冰的屏幕。” 我之这么做,并非是打算螳臂挡车,而是我更热爱一些真实的东西,比如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另外,我实在太笨…  相似文献   

8.
“文明”这个概念意味十足地浓厚,可在人类学里,人们对它重视不够。我主张学习人类学的人,要读点有关“文明”的书。 要理解所谓“文明”,我们可以先读三本书: 1.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2.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上卷,王佩莉译,下卷,袁志英译,三联书店1998~1999年版);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位俄罗斯朋友瓦洛佳,春节期间他来我家作客。由于精通汉语,瓦洛佳看到我书桌上的《当代老年》就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读完后,还跟我探讨里面的内容,我们俩都觉得这本杂志格调高雅,文风朴实,编排精美,图文并茂。并且杂志内容充满爱心,就像巴金老先生曾经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当代老年》的编辑真正把心交给了读者,为读者提供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介绍了不少保健养生知识,这对提高我们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龚社琴 《华夏少年》2007,(10):78-78
你们知道“会计”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寒假在家读《二十四史》,我就发现了关于“会计”一词的由来。  相似文献   

11.
珍稀动物 《有报天天读》的杨锦麟,既是我的员工,又是我的兄弟,我尊称他为“杨先生”。这是个敢于唱反调提意见的人,曾经扬言要在凤凰卫视成立“团结工会”,但我看中的是他面对生活时的那份真诚、认真与勇气。  相似文献   

12.
读了张辑哲先生的《创论公关四要素》(《公关世界》1996年第8期)一文后,我写了一篇题为《画蛇添足》的短文,发在《公关世界》1996年第12期上。近读张先生《再论公关四要素》(《公关世界》1997年第4期)一文,对拙文进行了批评,指责“不知何故”“文中不正面阐述其观点的理由”,却“扯”出个“公关状态”与“组织(个人)、公众、沟通(传播)”是不是“同一范畴”等逻辑规则性问题,以至使张先生陪着我“不得不说”些“‘多余的废话。’”读了张文,总觉自己尚未糊涂至此,竟将“公关状态”概念与“组织(个人)、公众、沟通(传播)”三个概念扯在一起,并一定要扯在一起,说它们四个不是一个范  相似文献   

13.
“《当代老年》处处精”是我几年来读刊过程中形成的总体印象,突出表现为:  相似文献   

14.
评刊     
王仁农 《中外书摘》2008,(10):96-96
《中外书摘》杂志是我最喜欢的杂志之一,看着它越办越好,好多文章很吸引人,令人爱不释手。为此我长期订阅,凡是因借出而丢失,总想方设法补全。我建议增设“我与中外书摘”、“我与读书”栏目,是想编者同读者联系起来,让读者多写读好书的感受,以及一本好书影响自己一生的感悟。多年来从《中外书摘》中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5.
六六 《中外书摘》2010,(5):95-95
最近酣畅淋漓地读了一本好书,于是欣喜地推荐给朋友们。 最初,朋友们问我,这是怎样的一本书,我会答:“这是一本如何追求智慧的书。”发现市场不是很大,后来我修正了策略,我说:“这是一本如何保证你今生肯定会变成一个大富翁的书。”阅读者众(作者提到的这本书是一本美国人写的《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人生箴言》,  相似文献   

16.
《读书吧》自今年第一期刊出后,我的孙女更是对《当代老年》爱不释手了,每期杂志出来之后,她都会一字不漏地输入电脑,学习之余当做课外读物赏读一番。有时同学来了,还打开电脑和同学们一起赏读。孙女高兴地说:“杂志社的叔叔阿姨真是用心,以《读书吧》的形式刊出‘三字经’  相似文献   

17.
“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淌。”首《春天里》打动了千万人的心,但这里要说的,不是汪峰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也不是旭日阳刚对沧桑的独特诠释,而是一种真的让人涕泪交加的困扰.一种春天里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18.
海伦 《职业时空》2005,(13):48-49
《枫华》与《读者》常常有读者朋友对我说:“在中国我们爱看《读者》,在加拿大我们爱看《枫华之声》”。每当这时,我总是热情地对人家说:“谢谢鼓励,多多支持”。发自内心的显现出又感激又自豪的表情。应该心怀感激。加拿大的华人朋友们真的是很宽容。其实我心里很明白,我们这本小小的《枫华之声》哪里能跟《读者》相提并论。《读者》的印数上百万,《枫华》的印数才几千;《读  相似文献   

19.
《小王子》是一本经典童话,这本书中描述了小王子的奇遇,在平淡、平实中展开了他的记忆,小王子单纯、善良,时而快乐,时而忧郁,本文描绘了“我”读《小王子》的感受,并分析了《小王子》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曾读过一本苏联心理学家K·普拉东诺夫写的《趣味心理学》,一翻开就着迷了。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作者价绍了本书的基本内容后,特意推荐了其中第一百九十三页的内容,要求读者马上去读。“然而”,作者紧接着别出心裁地写道:“现在可别读第二百三十页上的故事!”为什么不能去看二百三十页上的内容呢?作者没有说明,仅仅下了这个禁令。我非常好奇,便把书翻到了二百三十页,“禁果分外甜”五个字赫然跃入眼帘.细看内容,作者谈的就是逆反心理,说人们对任何强加于自身的东西总会本能地产生抗拒心理,而不管强加的内容是对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