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婆媳关系难于处理,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常听不少老人抱怨:“我们为儿子媳妇操碎了心,而他们却毫不领情,真不知为什么?”59岁的李老太太也有类似的苦恼。一进诊室,只见李老太太一肚子怨气,刚落座就数落起儿子和儿媳不是:“我有4个儿女,把他们拉扯大不容易。3年前,最小的儿子也娶了妇,我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了地。谁知子娶了媳妇忘了娘,老是嫌我嗦。管教自己的儿子多说几句,儿媳也有见。唉,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真是难受我是天天生闷气,晚上也睡不着,这3来身体都给拖垮了。最近一件事情更让人气愤,儿子的一件脏衬衣放在…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美丽的奢望:能与未来的儿媳成为好朋友。提笔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笑了:儿子连女友尚未“到位”.怎言儿媳呢?不过这又何妨,儿子终归是要娶妻,我也铁定会作婆婆,那么写给未来的儿媳,当是地道的有的放矢了。让未来的儿媳知道自己怎样的“心思”呢?如此一问,竟有千言万语要说之感。倒不是鄙人有多少作儿媳的感慨,因了婆家于千里之外,婆媳关系极为简单,平时只是寄信汇款,偶尔去上一楼,双方亦是“客情”浓浓,并无不快之事。但眼见耳闻大多数人家,似乎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婆媳情结”,通俗点说即是那个复杂的婆媳关系问…  相似文献   

3.
叶丹 《当代老年》2013,(4):12-13
“儿子离婚,我见不着孙子了!”这是很多老年朋友面对离婚的儿子、女儿最常抱怨的一句话。“都说隔辈亲,我现在是隔辈难。”他们说,“想看一眼亲孙子,不仅在家得求爷爷告奶奶拜托儿子把孙子接来,还得祈祷前儿媳、前亲家别阻拦。”可作为监护人的一方,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时常明里暗里拒绝对方老人看望孙子的要求,她们说:“前公婆有了新儿媳、后孙子,他们的爱已经分割,我的孩子去了会心痛。”真的如此吗?其实,一旦孩子彻底见不到“那边的人”,岂不是连一点点爱都感受不到了么?  相似文献   

4.
我儿他儿     
我儿他儿从前,有个泥瓦匠,妻子早年亡故,他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自己也老了。哪知儿媳进了门,却一日三餐连残菜剩饭也不让他吃饱。有了孙子,儿媳更把他当仆人使。他不计较,伊然百般呵护孙一子。邻居问:“儿子都靠不住,还想靠孙子呀?”他笑着写了几句诗:“辛辛苦...  相似文献   

5.
最叫人尝尽退休生活滋味的莫过于带孙子。这天是星期六,双休日的头一天。像往常一样,孙子六点钟就骑到我的肩膀上,赶马似地喊着:“马儿马儿快快跑,跑到河边去洗澡。”没法子,老伴在收拾脏乱的家,就我算是闲人,只得带着孙子到中洲公园散步。吃完早饭,儿子的手机唱起了歌,是儿媳从外面打来的,催他和她一起去衡阳市买钢琴。我们都有些惊讶,省下来的钱不准备买房子,却要买什么钢琴,哪有这样子乱开支的!还没等我们惊讶得过来,他们就把钢琴摆到了我们面前。儿媳是小学教师,教唱歌。平常听她说,没有钢琴这玩意儿,教孩子们唱歌效…  相似文献   

6.
玉晓 《老人天地》2014,(3):21-21
儿子打来电话,跟儿媳回来吃晚饭。老伴答应之后挂断电话,随即叹一口气说:“电视剧上那些做父母的总是盼望儿女回来吃饭,我为什么不这么想呢?”这大概是因为儿女回来没说几句话,就把手机拿出来捧在手里看。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72岁,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常年睡硬板床,从事了将近50年的畜牧兽医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仍然在教大专班的课程。学生毕业后20年聚会,说我“样子没有变,还像以前一样年轻”。总结起来,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王景龙 《老年人》2010,(6):52-52
问:因买新房子缺钱,儿子儿媳提议我把自己的旧房子卖掉,将购房款资助他们买房,之后我和他们一起住到新房子里。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可是,前不久,儿子儿媳离婚了.房子给了“儿媳”。  相似文献   

9.
一枚金戒指     
王芳 《老年人》2005,(5):25-25
儿子结婚那天,热闹非凡,可我这当妈的心里却堵得慌。本来,一个同事相中了我儿子,想把女儿给我做儿媳,可儿子偏偏不乐意。不同意也罢,他却执拗地找了一个乡下女孩子结婚,你说气人不气人。更气人的是婚礼那天,我那个同事故意跑来看新娘子,临走时甩下一句话:我以为你儿媳比我家闺女强,原来还不如我家闺女一半咧!”这话差点让我晕倒。半年后,儿媳有了身孕。家里三代单传,我只盼着她生个男娃,没想到她生的却是个丫头,气得我把给孙儿买的东西全部扔到了楼下。儿子看我没个好脸色,就送他妻子回乡下娘家坐月子去了。我气鼓鼓的,那个同事又来“报喜”…  相似文献   

10.
我的4个孩子,在去年老人节回家团聚,儿子说:“我们平时工作忙,不能常回家,给您100元钱订些老年报刊看看吧!”儿子儿媳带了头,闺女女婿也不落后,你一百我二百地就给我凑了550元钱。我笑着说:“我有退休金,订报刊不要你们花钱。”子女们说:“你花钱订的报刊是自费,这是‘公费’。  相似文献   

11.
丁宁 《老人天地》2013,(10):44-45
丁老师:您好! 我想问您一个问题,究竟有没有第四种感情?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我儿媳找到我,说她很痛苦,说我儿子闹起了婚外恋,她接受不了。我感到很吃惊。儿子是一个本分的孩子,今年三十多岁了,在一个科研所工作。他是搞航天技术的,由于研究的课题比较高端,所以年纪轻轻就带了硕士生。儿子、儿媳感情一直很好,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见朋友替人写了一副婚庆喜联,曰:“公婆自有痴聋德;儿媳当存孝敬心。”思索再三,为之叫好。客观地说,当今家庭的形式、结构、功能及其价值观念,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而引发的“代沟”问题,家家户户似乎都有。有的老年人,对儿女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3.
孩提时,儿子扬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起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着。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14.
一位弯腰驼背的白发老人,蹒跚着走进安化县人民法院东坪法庭。见到法官,老人“卜嗵”一声跪倒在地,哭诉道:“我要告我那忘恩负义的儿子和儿媳……”  这事发生在2000年4月25日。老人叫樊金花,82岁,安化县田庄乡黄沙村人。提起樊金花,村里人都说她命苦。解放前,她和丈夫谌强民共生育了5个小孩,因病夭折4个,只有长子谌孝康长大了。他们节衣缩食,一点一滴为儿子的将来作着准备。1963年,谌孝康与同村姑娘蒋贞红完婚,他们含辛茹苦砌了一栋新房给儿子儿媳居住,而自己仍旧在原先那间旧屋栖身。  斗转星移。1987年,孙子谌有朋也到…  相似文献   

15.
亲子趣事     
《女性天地》2010,(5):53-53
奶奶是哪国人 儿子问我:“爸爸,外国小朋友怎么是黄头发呀?眼睛和我们的也不一样。” 我不知道跟他如何解释,就说:“外国人就是这样的,就像我们是黑眼睛黑头发一样。”谁知儿子又说:“那我奶奶是白头发,她是哪国人呀?”  相似文献   

16.
杭大庆 《女性天地》2013,(11):14-14
妻子去外地已经十多天了,昨晚临睡前,儿子亲热地搂着我,一脸的甜蜜,笑眯眯地对我说:“和爸爸在一起好幸福。”我心中也是一片温柔。儿子已经上一年级了,还能如此依恋我、信赖我,我真的好开心。  相似文献   

17.
一天,正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对我说:“爸爸,我们班好多同学从星期一到星期天都在上‘兴趣班’!”我问他:“你愿意吗?”“我才不愿意呢!那样不是没有玩的时间了吗?而且压力也太大了”,儿子不无成熟感地跟我说。我很诧异:上幼儿园的儿子都知道“压力”何谓了!  相似文献   

18.
儿子服他爷     
我的儿子,最怕他爷爷,也最尊敬他爷爷,信服他爷爷。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发脾气、耍态度,也敢在他妈面前扯开嗓子吵吵闹闹,但从来不在爷爷面前高嗓门说话。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笨小子,为何就慑服他爷爷呢?我百思才得其解。我在儿子面前是少有威信的。比如那次吃午饭,他吃了一小碗就撂下碗筷,我要他再盛一碗,他说:“我吃不下了。”我说:“吃不下就出去,给你一个讨饭碗。”他不干了,说我要饿死他,还说要他妈妈不做饭也要饿死我。我站起身,想去“镇压”他,被他爷爷制止了。他爷爷不怒而威,只平和地说了一句:“龚也,再吃…  相似文献   

19.
邻居刘大妈年轻丧夫,今年已七十了。独生儿子讨了个老婆,夫妻俩与她关系不好。但老大妈很要面子,在邻里隔壁,从不说儿子、儿媳半个“不”字。  相似文献   

20.
邻里老爹六十有五,性格随和,每月退休工资900余元,不嗜烟酒,很得全家老少的敬爱。两家为邻十多年来从未红过脸,大事小事他也乐意帮忙。有次我心里过意不去,买了点礼品答谢他,可他就是不收,还批评我, 说我将他看外了。 可自从去年老伴去世后,他的性情大变,很少出门,以往楼道他总是主动清扫,现在却有意无意地在楼道里吐唾沫,嘴里还莫名其妙地说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在家也开始听见他和儿媳的吵闹声,有越骂越升级的势头.我想可能是因为他老伴去世了,家务都压在了他的身上,就将气撒在儿媳身上了。 有天又听见老爹在屋里大声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