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朝代。汉代之所以重孝,究其历史渊源,主要是受先秦重孝观念的影响,以及出于对秦孝理念的继承与反思。汉朝推行“孝治”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高祖时营造氛围,景帝时期正式开始推行,一直到武帝“罢黜百家”,“孝治”才得以全面实施;在东汉时“孝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汉代推行“孝治”的举措有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孝”上升为核心价值观;二是在教育中大力推行《孝经》;三是“孝”与选官用人相结合;四是引“孝”入法令政策。从“孝”到“孝治”,汉代从国家实践层面全面完成了伦理与政治的同构,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从政治上看,伦理与政治的同构为汉代的国家治理提供了伦理支撑;从社会层面来看,利用核心价值观增强了汉代社会凝聚力;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汉代伦理与政治的同构提振了文化自信,推动了精神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张学良将军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政治人物。东北易帜,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统一;开发西北,兴办教育,复兴民族;联共抗日,是“大功于抗战事业”的“千古功臣”。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类教学活动中。高等艺术院校由于大学生专业性质及自身素质的特殊性,要求在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理论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统一,突出体验;理性与感性相统一,以情感为主;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突出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应尊重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情感性、实践性、开放性,赋予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性美、感性美、内涵美。寓教于“演”、寓教于“行”、寓教于“乐”,采用“情景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交流参与体验法”推行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教育新体系”建构下,劳动教育越发受到重视,与德智体美其他“四育”同等重要。教育领域由此不断探索劳育“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基于对“劳动教育”概念的解析,分析其存在的现实问题,打破“融合”困境,塑造“五育融合”的综合性育人价值理念,采取以“劳育全人”育人方向,建立融合目标路径;以“劳动+”模式,建立融合内容路径;以“社会+教师+家庭”支持系统,建立融合保障的三大实践路径,打造全方位育人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汉代教育主要有四个特点:儒家教育为教育的主流;突出教育为政治的服务性;道德教育居于首位;官学与私学并行。汉代教育为后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起了推动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陶行之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既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又符合世界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它是以生活为中心,教学做合一,为整个民族、整个生活现代化而进行的活教育,它“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做“与时代俱进”的现代人。他批评传统的死教育与生活分离,“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赶考“赶走了脸上的血色,赶走了健康”,“赶走了对民族人类的责任”,这不是对“应试教育”弊端入木三分的揭露么?陶先生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做“知、情、意”、“真、善、美”、…  相似文献   

7.
汉代是文学走向自觉时代的前夜,文学开始从经史子学的附庸地位中获得解放,文学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与加强。诗学也逐步摆脱了传统诗教“温柔敦厚”的检桔,突破“大一统”的群体社会功用的束缚,大胆抒发个人命运和优世愤俗之情。这一切为我们从汉代诗歌中一窥汉代人心态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从汉代诗歌我们可以看出,两汉人们的心态,正是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文学的相互作用下,由共性的、凝固的同质结构向共性与个性并重的流动的多面异质结构嬗变。西汉的全部历史是覆盖在“大一统”的政治基调内的。西汉的一切思想文化、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8.
早在20年代,陶行知就尖锐地抨击了旧学校办学的根本弊端是“与社会隔离,”不能用社会的力量以谋进步,呼吁要拆掉“围墙”,开放办学。同时,他提出了产教结合,联合办学的新思路。他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要有一个大规模联合,才能希望成功”,“教育要与农业携手”,“与银行关充分联络”;“与科学机关充分联络”,“与道路工程机关充分联络”他强调,学校“改造乡村生活力量大小,要看他对于各方面势力联络的范围多少而定”。我们办“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生利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立太学以教于国”的政治主张以后,官学成为汉代政治教育和经学传播的主导力量。而具有独立学术特色和传播方式的私学,并没有因为官学的蓬勃发展而被削弱,相反成为官学教育的有益补充,特别是保存了五经之外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的传承。官学和私学的相辅相成促进了汉代政治格局、思想文化的发展以及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高州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重教兴学之风长盛不衰。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为本、办学为先的宗旨,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成果:1992年完成了中小学“改危”任务;1993年被省确认为“高标准扫除文盲县”;1995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理论》这部教材有7章共23节约19万字,有重点地讨论了“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研究”、“学校德育改革与建设”、“心理与教育测量”、“中学生心理咨询”、“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等7个专题,她的面世使成人高师专科起点本科非教育专业的这门公共课的教与学有了一个基本教材和读本。当然,一本教科书是不能与她所阐释的这门学科划等号的,作为教材,她需要各位授课教帅以一种再创造的姿态向学员展示现代教育的事实与原理;作为读本,也需要学员对照自己的教育经历或一般生活经历,在理解…  相似文献   

12.
汉代《毛诗》主“讽谏说”,不主“诗教说”。它提倡的讽谏精神对唐代至北宋诗歌产生了极大影响。朱熹作《诗集传》,“诗教说”兴而《毛诗》废。它对元明清诗歌影响巨大。《毛诗》兴衰与古典诗歌盛衰合拍,成为贯穿诗歌史的一根线索。  相似文献   

13.
汉代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奠基时期,基本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汉代男女道德教育不仅在内容方面有异同,这种异同还体现在教育方式、教育目的上。研究汉代男女道德教育,可供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论述了清末“新政”与江苏教育运动的关系、江苏教育运动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江苏社会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清末“新政”首先是从兴办教育开始的,并且将其贯彻始终,成为“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末“兴办教育”令颁布以后,江苏各属闻风而动,社会各界也纷纷响应,兴起了一股教育运动。在短短的10之中,先后创办了大、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实业学堂2100多所,对江苏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汉、唐两代的学校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文教政策的制订,还是在学校体制的建立,以及官学与私学两者的相互关系方面,都具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表现出各自的时代特色。本文拟就汉唐两代学校教育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与价值倾向及其脉承联系进行比较性的讨论,以就教于方家。一、在文教政策的制订与贯彻上,汉代与唐代都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但是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代则“尊重儒术,兼重佛老”。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  相似文献   

16.
金宝 《理论界》2008,(8):148-149
诗教观的确立不是偶然的。诗经历了从“神坛”走向了“政坛”的工具化转换和教化功能由作为礼仪仪式的组成部分向个人的道德修身上的功利性转换,最终使诗教淡化了文学性,凸显了政教性,致使在汉代诗教观得以确立,完成了它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诗歌至汉代为一大转关,成为八代诗史的开端,由此衍发构成了与唐诗直接沟连的艺术系统。特别是在文体方面,五言诗的盛行与赋体的确立,更显示了汉代文学形式的划时代特征。就五言诗而言,“夏歌日‘郁陶乎予心’,楚谣曰‘名余田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脑也”(钟峰《诗品序》);赋体则最初由诗六义中作为创作方法的“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的含义与楚辞的特殊形制结合而成。然而,在汉代之前,不仅五言诗“其体未备”,“逮汉……始以成篇”(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而且赋体也是虽“兴楚”而实“盛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论领域,儒家“温柔敦厚”诗教是个千年话题。是耶?非耶?古往今来,人们争论颇多。处在世纪末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一影响深远的文论命题,确立它在我国古代文论体系中应有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温柔敦厚”诗教系统的梳理,来诠估其正面价值。一、“温柔敦厚”诗教理论传统溯源最早提出“诗教”这一说法的当是《礼记·经解》篇:孔子曰:“人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教育思想特色初探潘佐春,王焕生(平顶山矿务局)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重要的方针加以强调;再次显示了党中央对教...  相似文献   

20.
王船山明确提出了“为师之道”的立教为本,躬行为起化之源的内涵以及高尚的师德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而形成之道;还提出教师必须懂教育、会教育、会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