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海华 《探求》2002,(Z1):85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党更自觉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我们党的一切活动中体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通过我们党的领导及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代表中…  相似文献   

2.
解放不仅是政治概念.而且是主体解脱束缚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观范畴.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质的体现。是历史规律的实现机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永恒主题.社会主义制度也必须坚持解放.其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本质,必须运用辩证科学的方法论。 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社会制度指的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等等,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形态指的是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有机整体,其内容比社会制度厂泛,包括经济制度,但又不限于经济制度,还包括生产力。显然,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时,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社会形态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制度,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往往只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特征,而忽视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我们过去由于长期离开生产力孤立地研究和论述社会主义,其结果是把社会主义简单地等同于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消灭剥削,而没有把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把握的一种失误。 总之,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必须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离开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的基本任务.6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胸怀,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把发展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系相结合以解决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始终坚持党和政府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中的领导地位.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道路,生产的发展由盲目模仿到走出自己的路,步入科学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已经突破社会制度的限制走向趋同。但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它而刻意追求它。将不断摆脱自然和社会的束缚,争取人的自身解放和全面发展做为终极目标,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一、生产力的发展归结为人的解放和发展 确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客观上把生产力发展动力的理论研究提到重要的位置。迄今为止,关于生产力发展动力的理论有三种主要观点: 第一、生产力的系统发展论:他们把生产力看做一个由不同要素组合而成的系统,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6.
林志彬  廖伟群 《社科纵横》2007,22(11):11-12
生产力的现实状况是党制定总路线的依据,正确的总路线是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保证。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路线,使其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熊吉陵 《社科纵横》2008,23(5):21-22
社会主义是针对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提出的范畴,其内涵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成的.换言之,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概念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相应的人的解放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本质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的这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缺一不可的有机统一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开发科学技术生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改革,生产力的大发展以思想的大解放为前提。社会主义的基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已于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消灭剥削(指完整的剥削阶级)的任务,而“两极分化”的消除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共同富裕是以经济效益的不同提高为基础的,共同富裕又是一个现实的经济过程而只能通过允许部分地区、企业、个人先富带动后富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达到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规律,严格按照这些经济规律办事。而在诸多经济规律中,首先需要加以研究,需要按照它办事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是支配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经济规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深刻地、全面地论述了这个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支配作用。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的发展道路,实质上指的是生产力以什么生产关系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或者说,生产力接受什么生产关系及建立在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在什么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所以有个沿着什么道路发展的问题,在于它作为社会生产的组成部分,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而必然与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当今世界,在生产力的发展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区別,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事实。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生产力的所有者不同。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发展的生产力,是归资产阶级所有的。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生产力,则是归人民所有的生产力。再  相似文献   

11.
张显复 《学术交流》2001,46(3):26-28
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全面发展的可靠保证.当政治思想工作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时主要表现在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对生产、技术,操作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当政治思想工作推动精神生产力发展时,主要表现在精神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运用精神生产工具和精神生产资料不断提高创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能力.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在邓小平、江泽民生产力理论基础上的第三次重大发展,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科学发展观认为:应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是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都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资源和环境是生产力组合和发展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因素,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注意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生产力要素应合理流动,要跨区域进行生产力要素配置,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者相辅相成,更能增强综合国力;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加快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 邓小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是改革开放思想的核心。他一贯倡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1950年5月就提出:“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在60年代初,又提出了著名的“猫论”,更体现了他主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但是,他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的真正形成,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拨乱反正过程中,是随着党和国家工作着重点的战略转移而实现的。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地使用“改革”一词,把“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直接相关地提了出来。1980年8月,第一次使用了“开放”的术语,把“开放”作为“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并把“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九届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15.
马建文 《社科纵横》2007,(10):65-67
历史上一切大的制度的变革归根到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制度的变革必须要以生产力为基础。市场经济能够奠定法制社会民主制度的基础。《物权法》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建设,将促进社会主义公民基本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16.
文化作为竞争力,必然要大发展、大繁荣。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关系所决定的,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实践共识共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促进社会文化变迁,重建社会文化伦理和文化秩序,重建和拓展文化公共广阔空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变革一切不合理的体制和制度,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创设和开拓自我价值增值和交换实现的制度平台,塑造全面发展的自由的社会新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一个带根本性的课题。对此,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作出了回答。从理论、实践和战略这三个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道路以及当代社会主义的前途,从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了他的社会主义观。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并以此逻辑地推演到其他基本的内容。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的有关问题,是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课题。工业化问题,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从生产力经济学角度,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根据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是一个社会经济范畴 每一个研究社会科学和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天天都要接触生产力问题。可以说,离开生产力这个基本范畴,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就寸步难行;不去合理地组织生产力,经济工作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多年来,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里泛滥成灾的穷社会主义思潮,其理论上的谬误就在于否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要在生产力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开展生产关系的“不断命革”,搞“穷过渡”,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这些历史教训表明,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 社会科学、特别…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21,(1):37-43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观与其资本主义观一样,总是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紧密地关联在一起。随着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爆炸式进步使得人们不断地重新反思其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基本矛盾关联的新形式和新变化。马克思恩格斯所讨论的资本主义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内在地包含了他们的科学技术观,揭示了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密切关联,并且从存在论角度、政治经济学角度和伦理学与社会批判角度全面地进行资本主义科学技术二重性批判,并指出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后果与历史任务,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技术异化和打破这种生产方式束缚的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