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丹 《浙江学刊》2022,(5):146-154
清中叶散曲的衰落,是中国古代散曲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考察衰落之因,主要症结在清中叶散曲文学话语空间的普遍“失位”。其形成是内外两线合力的结果:在外,官学体系中通过《九宫大成》对清代散曲的抽离,到《四库全书》体系中对散曲一体进行总结与定性,最终将其定为“体格最下”;在内,表现为文人词论、曲论、评点中散曲话语的普遍“失语”,最终使其成为“文章余事”。两线相互投射,促使了散曲文学话语空间之定格。由此也导致以后散曲创作与理论体系全面坍缩为一种更为单线性、私人化的文学模态。进一步追溯,“尊体未竟”是散曲文学话语空间失位的深层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2.
董传岭 《社科纵横》2009,24(5):121-123,135
晚清山东是全国灾荒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究其原因,固然有自然因素,但社会因素是主要的。吏治腐败、经济凋敝、水利废驰、森林破坏、酿酒耗粮、交通落后等社会因素使晚清山东抵抗灾荒的能力严重萎缩,甚至直接导致和加剧了灾荒,其中,吏治腐败、经济凋敝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反腐败已成为全球性的研究课题。目前,我们的反腐败工作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腐败现象还是没有得到完全遏止。为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立足于此,我们必须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从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研究,加强反腐败力度。而对腐败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就是一个寻找其根源的切入点。一、腐败的心理现象腐败心理从产生到终止的过程,因…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宗族的建设上,明清与晚清到民初并没有大的断层,而多表现为一脉相承,这一发展特色既有其外在的原因,又有它内在的原因。从清代到民国,农村宗族的变迁是缓慢的,它的迅速衰落不是制度的废除,很大程度上也不是新思想的宣传,而是外在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由于区域研究的衰落 ,当前美国的许多领袖人物发现自己对于新世纪外交政策的要求毫无准备。2 0 0 1年的“9.1 1事件”是一个警钟———不仅就恐怖主义的威胁提出了警告 ,而且使我们关注我们教育美国人了解外部世界的方式。这一事件加强了发生在像阿富汗这样的遥远地区的事件对美国的影响 ,也暴露出我们对于中东、伊斯兰和相关问题的了解是多么不够 ,以至于无法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当恐怖袭击发生时 ,整个美国政府中只有极少数美国外交官能听得懂在阿拉伯语频道上频繁播出的本·拉登录像中的阿拉伯语。进入伊拉克的美国军队对那里的文化缺…  相似文献   

6.
“腐败不可避免”论的实质是“腐败合理”蒋德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腐败的问题日益突出,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理论上对腐败的不正确认识,尤其是“腐败不可避免论”的盛行,不能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一、腐败不可避免论...  相似文献   

7.
假如说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趋向衰落的转折点,那么,嘉靖一代则是明朝走向衰落的路标。然而在这夕阳西下的时期,却出现了暂短的回光返照,即万历初政。从明神宗登位到万历十年,史家评为“十余年间,海宇清宴,蛮夷宾服”。而这种局面的取得,不能不归功于“救明宰相”张居正。为什么在季世的季世中,出现了离异现象,实在是应该研究的问题。 张居正(1525—1582年),湖北江陵人,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入阁,神宗时出任首辅,堪称政绩卓著,鞠躬尽瘁。本文是从经济管理角度来探讨他的政绩。 一、开源节流的财务管理思想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明代前70年尚…  相似文献   

8.
明代的乞留     
<正> 在封建社会,官吏任满当调离升迁,百姓们到上司或中央吁请继续留任,是谓乞留。在金、明、清等各代史书上,都有乞留的记载。乞留曲折地表达了百姓爱憎的心声,它是对官吏清贪的鉴定,对于惩贪褒廉、澄清吏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乞留作为一项不成文的制度而实行,首推明朝前期。以布衣提三尺剑建立大明帝国的朱元璋,汲取元季吏治腐败的教训,一方面重惩贪官污吏,一方面大力奖掖清官廉吏。鼓励和倡导乞留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从明初到洪熙、宣德、正统百余年间,都实行允许乞留的政策,“吏治淳厚,  相似文献   

9.
美利坚帝国的兴盛与衰落[美]T.韦特泽尔一、美国繁荣的历史基础美国的经济优势和繁荣是建立在下述事实基础上的:美国比其他工业化国家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是怎样实现的呢?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把世界一直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个世纪中,世界商业体系是如何发...  相似文献   

10.
燕秦 《社会》1999,(10)
人类进步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越是使人感到烦恼的东西,越是真实和残酷地存在。正是如此,腐败是令人烦恼的,但它的存在却是真实而残酷的。因此,要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应当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的理性。第一,万变不离其宗。腐败,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大的概念,它包括吏治腐败、司法腐败。经济腐败、社会腐败、文化腐败等等等等。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群体中,腐败的表现形式又各不一样。要具体地罗列它的表现,是难以穷尽的。因此,在认识腐败和出台反腐败措施时,有时好像是进入了一座巨…  相似文献   

11.
自唐代以来,科举制作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局限性,尤其到了明、清,主要以八股文取士,终于变得百弊丛生。不过,我们对科举制必须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既要看到它腐败的一面,也要看到它远较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为优的一面。特别当这项制度渐趋完善,考试尚以诗赋、策论兼及经义取士的北宋,其积极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但在以往,很少有人谈及科举制在选拔人才中的作用,更讳言它与今天的考试制度有什么联系,人们一旦论及科举,多半将其末流弊端拿来概以全貌,似乎科举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骗人的制度。所谓的宋太祖殿试,竟叫考生打架抢夺状元云云,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作为证明北宋科举腐败的典型而被广为引用。  相似文献   

12.
论晚清士大夫公法观念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法,即国际法。西方国际法介绍到中国是19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晚清士大夫对公法经历了一个由固拒到逐渐了解利用,再到基本接受的过程。这种观念上的演变过程,固然是一种进步,但在这进步的背后却是更深层的悲哀和无奈。  相似文献   

13.
对党政机关腐败行为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江澎 《探求》2000,(1):4-7
由于党政机关的腐败行为总是与政府、组织、权力、官员相联系,因此,这些年人们多从政治的角度对腐败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然而也应该看到,党政机关的腐败行为同政治、法律行为一样,5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其作一些分析思考是大有益处的。 一、党政机关腐败行为的本质是权力 商品化 各级党政机关,是具体履行我们党执政领导职能,代表人民行使党政管理职权的领导机关和办事部门。在党政机关中,领导干部比较集中,党员在干部职工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他们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其行为总是同权力紧密相连。正…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资源的稀缺性与腐败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蓉 《社会》2000,(10)
腐败是一种令人十分痛恨的社会现象 ,它的存在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制止这一现象的产生。可是 ,至今为止 ,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彻底杜绝这一社会问题的发生(尽管 ,这其中 ,不乏有象新加坡等对腐败治理卓有成效的国家)。那么 ,为什么腐败的治理如此困难 ,屡禁不止呢?到底应如何治理它?要想回答这一问题 ,我想首先应找到腐败产生的根源。腐败的根源目前 ,理论界对腐败的原因分析非常多 ,有从历史上找根源的 ,还有从文化、经济等方面寻找根源的。但我认为 ,腐败之所以不能根治 ,关键还是在于…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观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更为严重的,是政府在一再采取一些反腐败措施后,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且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一客观情形不能不在人们的心理上投下阴影。人们对以权谋私者的嫉羡心理,就是在这一条件下形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心理。 一、何谓“对以权谋私者的嫉羡心理”? 对我国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种种腐败现象,如:挪用、挥霍公款、索贿受贿、贪污、利用差价倒买倒卖、多占住房、照顾亲属、截留税收等等,按腐败的行为主体,我们可以作出两种基本的分类:一是个人腐败,三是组织或集体腐败,从这两类主体的行为具有主动性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任何产品从开始研制,投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大体要经过介绍、成长、成熟、衰落等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产品“生命期”。产品本身的质量,是产品生命期的自然因素,人们对它需求的变化,是产品生命期的社会因素。两者都能影响生命期的长短。在科学技术日益昌盛的今天,不可能有永不衰落的“一贯制”产品。任何一个企业,要达到产品适销对路,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上保持优势地  相似文献   

17.
刘德萍 《社科纵横》2009,24(10):23-26
胡锦涛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方面对防治领导干部腐败提出了很多重要论述,形成了防治领导干部腐败的思想。分析、归纳胡总书记关于防治领导干部腐败的思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把新形势下的反腐败斗争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举国上下、朝野官民对腐败行为深恶痛绝 ,惩治腐败的呼声不绝于耳 ,清除腐败的浪潮一浪接一浪 ,但是效果令人失望 ,为什么腐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 ?邓小平同志说得好 ,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 ,不好的制度使好人变坏。那么腐败的蔓延是现存制度中哪些纰漏所至呢 ?政治学常识告诉我们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走向腐败。现阶段 ,我国对权力的监督体制已具雏型 ,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上级的监督、内部的监督、司法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等。这些监督形式构成了上下结合、内外协调、纵横交错的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京津地区外文报纸从北洋军阀统治晚期到南京政府统一全国初期被层层挤压、无法立足的衰落过程,并对后期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打击外报的缘由、手段,以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外报的衰落标志着中国民族报业逐步摆脱外国势力,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论图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腾是原始宗教与文化的一大奥秘。本文对图腾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定;认为图腾观念起源并形成于旧石器时代后期,到了新石器时代它已经趋于衰落。图腾观念是原始人类的思想火花,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善于联想、幻觉和拼接的模糊逻辑思维与图腾观念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文章还强调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考察图腾的萌生、发展以至衰落与衍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