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波兰尼个人知识论的立论基础是意会理论。他指出知觉中存在着意会认知结构。意会认识的觉察连续统一体使经验具有功能关系、现象结构、语义和本体映射等特性。概念化与身体化是认知活动连续统一体,通过这种双向的内居使知与在同一。意会知识是任何知识的基础,通过意会认识可以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本文指出波兰尼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理论,从知与在统合的角度审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方法论上的片面性,对融合当代两大社会思潮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意会知识与言传知识及其转换载体——BA(场所)和道(境界)、两类知识的转化方式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与比较野中郁次郎与庄子意会核心思想,基于此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应取创造为核心的实践之道。  相似文献   

3.
胡勤 《理论界》2007,(1):70-73
如何把握机遇、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进行国际化经营,扩大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份额,对我国建筑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建筑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内在及外在因素,并对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然后深入探讨了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及中间组织三个层面对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展开了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在两个层面上对于技术创新起到显著作用。在组织间层面上,企业与外部实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所产生的信任,减少了知识交换和技术合作的风险和投机行为,加速了知识传递和技术创新;在组织内部,企业内部形成的关联,加速技术、信息和知识从外部向企业的转移及其在企业内部扩散,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5.
大型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是我国大型企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对国内外大型企业经营规模、经营效率、技术创新与国际化经营四个方面对标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大型企业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组织变革层面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组织创新视角下的隐性知识共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力量不是来自于保密的知识,而是来自于分享的知识”。由于自身的高度个人化以及意会性和难以模仿性,隐性知识已经成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基础。为促进、激励隐性知识在组织内的共享与扩散,企业必须依靠人性化的管理,依靠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意会知识言传化,不仅使听者获得与言者对同一事物大致相同的理解,而且可能促使听者根据自身经验对言传内容产生新的认识.其重要特征"不可充分言传性"表明:一方面,意会知识言传化是思维与语言结合的产物,语言无法尽言思维,正常思维者具有相对稳定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规范着思维方式和言传方式;另一方面,聆听往往不是对全部言传内容而是着重对言传要点的把握."意会知识如何言传"的主要难点表现为言者对文本言传与文本本身意义之间的涵盖问题、听者对言传内容的理解问题等.在科学语境,主要通过明确表达与隐喻方式言传意会知识.当然,意会知识难言性也存在于专业共同体内部及共同体之间.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按照可视化程度和可变化程度可以把企业分成精神、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分别指向这三个层面的知识可称之为理念性知识、协调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这三种类型的知识与企业三个层面之间的作用关系存在着差异;在企业的不同层级上不同类型知识的分布是不同的,这使不同管理层级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三种类型的知识在企业创新中发挥着决定、适配和支撑的作用,三者是企业创新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企业以知识作为创造价值的主要资本,拥有高素质的人才群体,且以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理想动力。知识型企业高绩效主要依赖知识管理的有效运行,通过对知识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等活动的协调实施,实现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以达到高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陈耀 《江海学刊》2007,(5):59-63
鉴于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因此,发展高技术产业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战略需要研究:国家层面与企业层面。在国家层面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互动与协同至关重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是建立"官产学联盟";在企业层面,合作竞争与战略联盟是高技术领域的主流战略。资源互补、风险共担的联盟形式在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层面被广为应用,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视角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技术转移与发展民营企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朱天天 《北方论丛》2005,(5):131-13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但民营企业仍存在着管理机制陈旧、企业竞争力薄弱、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技术转移作为企业完善技术装备,增强技术实力,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已被大多数企业认同并实施.在实施技术转移的过程中,应推动科技人员的流动;促进企业员工知识更新;加快引入技术资本.  相似文献   

12.
略论知识型企业的组织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经济”时代 ,最具生命力的企业必定是致力于创新的、柔性的、面向知识生产与管理的知识型企业。而实现企业的知识化改造 ,组织创新是其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阐述知识管理内涵、知识型企业的特征基础上 ,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知识型企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3.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沟通、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高校教师在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任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隐性知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高校教师只有在与他人交流和共享隐性知识时,才能实现自身隐性知识的增值与创新,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为此,从教学与科研两大方面提出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几点策略,这对我国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全面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企业领导人需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十大基本能力,即:自学能力——只有具备较高自学能力的企业领导人,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领导力;领悟能力——这既是一个理论学习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业务能力——这要求企业领导人必须懂得本企业主营业务;沟通能力——企业领导人只有能够与人很好地沟通,才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协调能力——这是指企业领导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处理对外关系和内部部门间各种具体的疑难问题的能力;说服能力——对于企业员工,领导者必须是说服而不能压服;社交能力——企业领导人不仅要懂得各种社交礼仪,而且还要做一些企业公关的工作;分析能力——管理和经营现代企业,特别需要企业领导人具有相当好的分析能力;指挥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只能是靠企业领导人有准备的头脑指挥自己的行动,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磨炼;综合能力——是指企业领导人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能力,也是企业领导人十大基本能力中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同时也是我国国家竞争的重要场所单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已纳入到国家战略中.在未来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一体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成为该区域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探索长三角区域产业一体化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时我们不难发现区域产业知识创新、特别是产业知识创新的默会知识的有效扩散和共享将成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有效运用默会知识将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颖 《学术探索》2009,(5):74-79
近代联号企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组织形态上表现为成员企业的联合体特征。本文尝试以契约理论解释近代联号企业的内部关系,认为近代联号企业在对联号统一体的态度、对集中管理的依赖、权利等级命令、心理契约等方面具有关系性契约特征,在契约签订的自利性、市场交易性等方面具有个别性契约特征,即近代联号企业是关系性契约和个别性契约的内在融合形态。  相似文献   

17.
徐海波 《学术探索》2012,(9):118-121
职业化管理问题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大多数成长中的家族企业在某方面必须度过的坎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常能决定该家族企业是否能继续和谐发展并成功。本文对国外家族企业职业化管理主要观点、影响因素、家族企业职业化管理策略的选择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强制披露是企业信息披露的重要方式。对企业信息强制披露进行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强制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强制披露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姜涛 《学术探索》2012,(5):102-105
本文通过首先对企业文化与公共雕塑艺术之间的相关概念及功能的探讨,进而分析企业公共雕塑艺术的主要文化特征,最后阐述企业公共雕塑艺术是企业文化的物化,企业公共雕塑作为一项设计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投资秩序理解为特定企业体制下的企业投资活动所必须遵循的运行规则和实施程序。文章认为 ,企业体制与投资秩序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 ,企业体制变动会改变企业原有的投资秩序 ,而投资秩序的改变会影响企业的投资选择行为。以投资活动而言 ,企业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不同 ,经理阶层的有限理性发挥程度、处理信息和环境不确定性的程度也不相同。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以制度安排和路径依赖为分析框架 ,针对我国现阶段具有典型意义的股份制 ,分析了企业体制与投资秩序在总体格局上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