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克纳的黑人女性观在福克纳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喧哗与骚动>中"狄尔西"这个典型的黑人保姆形象,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福克纳对女性,尤其是对黑人女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曹立华 《理论界》2007,(2):118-119
儒家的“礼乐”观是社会关系的指南:“通过端庄的举止与宇宙和同胞生活在和谐之中”。儒家思想认为社会的基础是平衡与和谐。许多亚洲国家对“交际”一词下的定义强调和谐,尤其是在有儒家传统的文化中更是如此。儒家思想对人际交往有五方面的影响,而对语言也有种种影响。中国人见面时的客套话、韩国人对敬语的使用、日本人用含蓄、委婉、模糊曲折的言语等风格,都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117-122
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理论强调文学叙事是社会象征性行为,文学阐释的任务在于揭示被意识形态遮蔽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欲望,这为理解福克纳小说《坟墓的闯入者》提供了有力支持。福克纳通过这部小说表明,南方种族暴力的根源是种植园主阶级向穷白人灌输带有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在现代南方社会经济竞争中催生出恐惧和敌意,让种族主义思想愈加蔓延,因此他希望通过提升个人道德和构建价值共同体来克服这种无意识,解决南方种族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于孔子“诗可以观”,以往的解释主要在“观”的价值和意义上,集中探讨诗与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之关系,而比较忽视从诗歌自身入手研究。孔子何以不曰“诗可以‘听”’?究其原因,还有两点值得补充。那就是,在春秋时期礼乐文化制度下,一是诗乐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日常的弦歌吟诵、外交的赋诗言志,还是集体的乐悬演奏,都主要是表演性、观赏性的,而不是聆听性的。二是诗乐本身具有绘画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16—18世纪欧洲社会关于中国人的种族知识来源主要集中于伊比利亚旅行者、耶稣会定居者和新教国家入华使节三个方面。16—18世纪上半叶,在伊比利亚旅行者与入华耶稣会士笔下,中国人被当作是欧洲之外所有新发现人种中的佼佼者,甚至一度还高踞过欧洲通过海外探索而构建的世界人种金字塔的顶端。然而,进入18世纪下半叶,随着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而迅速增强自身的力量后,欧洲关于文明与野蛮的认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欧洲在人种分类上已开始将中国人排挤出文明民族的序列。这一时期欧洲关于中国人的种族话语的演变,与其时欧洲关于欧洲之外人民的态度转变是同步的,并且与欧洲人类学的发展密切联系。从16至18世纪欧洲社会关于中国人的种族话语变迁的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航海时期的欧洲殖民探索与人类学知识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庞飞 《船山学刊》2004,(2):24-27
"赋比兴"论--王夫之的"诗道性情"观 "赋比兴"在王夫之那里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更具有创作本体论的高度.他经常以"比兴"论诗道:"直甚,乃其兴比相关处全不浅遽,当亦婉曲绝伦."①"兴赋比俱不立死法,触著磕著总关至极,如春气感人,空水莺花,有何必然之序哉?"②"起四句即比即兴,妙合无垠.通首序次变化而婉合成章"③等等.如果诗用"兴"用"比",则自然诗意无限,妙趣横生,有无"比兴"则成了能否作诗的标准.单就"比兴"作为作诗之法而论,船山就已超越前人,因为用"兴比"与否更多通向的是诗的本体--自然之趣的灵动生发、妙合无垠、以婉曲见胜的中国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7.
8.
莫言与福克纳的小说塑造了一批形形色色的恶人形象,这些恶人或自私冷漠、惟利是图,或凶暴残忍、鱼肉人民,他们是社会之恶和人性之恶的具体承载者。两位作家通过对恶人形象的刻划表达了他们对自私、冷酷、凶恶、残暴等恶劣品质的谴责,同时也从反面发出了作家对怜悯、爱心、正义、公平等优良品质的深切呼唤。  相似文献   

9.
莫言与福克纳文学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伟  朱宾忠 《江汉论坛》2007,(4):121-124
莫言与福克纳在创作中始终关注人的命运和遭际,探索在动荡的社会中人类情感的变异和人类理性的迷失,他们不排斥生活的真实,然而更重视"条理的真实性".他们自觉地追求文学的独创性,主张文学的功能在言志和自我宣泄中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关怀和批评意识,以此改良世道人心,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试析福克纳小说中典型人物形象的怪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技巧的创新性日益引起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兴趣。本文试图通过对福克纳小说中典型人物形象的简要分析 ,以期揭示其怪诞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鸣 《理论界》2011,(9):97-100
乔治.巴塔耶是20世纪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他在人生实践中提炼出一个主要哲学理念———"多余"观,并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实践着这个理念。本文将对巴塔耶的主要哲学思想"多余"观进行分析,并且揭示巴塔耶是如何在生活当中奉行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2.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本性以及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成为"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当前哲学研究中被悬置掉的马克思哲学视域的讨论。应当重新在学界深入讨论三个问题:马克思哲学的视域是整个世界还是人的世界,物质本体论与实践观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到底如何理解?"物质本体论"者坚持认为马克思哲学视域是整个世界,"物质本体论"没有否认实践观。从实践理解与强调的唯物主义只不过是内含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一种面向人的生活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张达 《文史哲》2002,2(1):25-29
“十七年”的文学观是反映论亦即认识论的文学观;以这样的文学观看待文学,不仅造成了理论的不科学性,而且对创作造成了伤害;这样的文学观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来自别林斯基、普列汉诺夫等19世纪俄国文学理论家;反映论的文学观,带有机械唯物论、庸俗社会学的特点。新时期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文学观已经有了可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112-117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5.
赖换初 《云梦学刊》2004,25(2):96-98
孔孟的“乐教”观,就是把教育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它是对知之、好之、乐之三者关系的辩证思考和把握,是建立在把握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掌握了教学的规律等基础之上的,它既是一种辩证的教育观,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4,(8):149-153
金人的中国观呈现出狭隘性与超越性并存的特点。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政权概念具有强烈的唯一性与排他性,出于以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和维护本政权霸主身份的需要,金人将同时代的南宋政权排除在中国之外,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另一方面,金人的中国观已经萌生出一种不论华夷种族、不论南北民族地域,皆可为中国的相对宽泛的大中国意识,这与孙中山所提倡的五族共和理论有相通之处,为近现代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国家认同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孙辰 《殷都学刊》2023,(4):87-92
自2010年钱锺书第一次被评为“文学世界主义者”以来,国内关于钱锺书“世界性”的研究成果却仍然较为薄弱。本文拟聚焦于钱锺书的“世界主义”文学观,通过对《管锥篇》的重读,探究在社会主义文学造成“世界主义”断裂的特殊时期,钱锺书如何想象与重建20世纪“世界主义”中的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中的“世界主义”。钱锺书在《管锥篇》中破除了“夷夏之防”“中西对立”,将国家认同建构为文化认同、将个人身份体认转化为“华心”有无。在“破”与“立”之间,以共同“文心”为基础,建立包蕴人类普遍性情感的“世界主义”文学观,并试图以著述实践为中国文学与中国思想提供一种中西会通的文学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王爱敏 《东岳论丛》2001,22(2):13-14
邓小平关于领导核心的理论 ,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又是邓小平对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所作的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认为 ,领导核心是被群众公认的领袖人物和以这种领袖人物为核心的、政治上成熟的领导集体 ;以领袖人物为首的领导核心 ,是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 ;领导核心应当自觉坚持集体领导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刘明皓 《中文信息》2013,(10):181-181
本文在“依法治国”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启发下,得出“和谐法治”观是中国法治之理想观念模式;并对其内容进行层次性或结构性的探析。  相似文献   

20.
郭象所谓“神器”之含义主要不是(但可以包含)学界所通常认为的“名教”或“国家政治”,而是天下万物之各别的作为本性物的存在。对“神器”观的考辩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去深入分析郭象的玄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