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当今世界处于信息化时代,国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灵魂和标尺。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的关键,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提倡",进一步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实质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处于文化软实力核心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却被边缘化,长期以来受到忽视,这值得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是参与国际文化软实力对话和交流的必然要求,也是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注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战略,从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出它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提高文化软实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具有重大意义,提出要通过贯穿国民教育、融入社会生活、突出道德价值、立足传统文化、落实到强军实践中等途径来培育和弘扬这一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经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等将是学界研究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渊源流畅,博大精深。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先进性、资源的丰富性及其时代的价值性等三个方面,阐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所在,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的基础,也是提升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根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成就斐然。从文化认同视角看,受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为此,加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巩固文化认同核心意识,提升文化向心力;增强文化认同道德基础,提高文化感召力;强化文化认同利益根基,增进文化凝聚力;创新文化认同传播手段,增强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相对于硬实力而言,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其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爱国主义信念、仁者爱人观、诚信理念的传承与弘扬。建立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体系,将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与智力支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竞争也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在于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和格局;越来越深刻地彰显着我国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我国文化的凝聚力;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文化的吸引力;振兴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的重大文化战略,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之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而强大的文化产业是其依托,这是我们建设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三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9.
周向军、高奇在《理论学刊》2012年第5期撰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第一软实力”的观点,认为这是关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内涵、属性和功能决定了它们在新时期以来国家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中的最重要位置,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具有最根本的思想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最强劲的理想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慧服务,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和智慧城市的新常态.探索互联互通背景下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是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发展智慧互联的文化企业,打造文化生产的价值链;发展新型的服务平台链,集聚商业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发展文化科技研发链,以迭代更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跨业融合的联动产业链,为相关产业等提供更多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宪法具有根本法的地位已经得到认可,但宪法是否还是公法却有诸多疑问。从其他大陆法系和地区的现行立法和理论来看,宪法仍然具有公法属性。从美国宪法的发展来看,其宪法只规范国家行为,具有实质上的公法属性。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宪法具有公法属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毛细管柱SE-54柱,气相色普法测定氯乙醇的含量。面积归一法测定氯乙醇相对含量,标准偏差为0.33,回收率为98.6%~99.8%。为氯乙醇中控及产品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电磁介质受力中的一种错误,并给出了各向同性电磁介质表面所受的电磁力和合力的普遍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冠状病毒(CoV)宿主范围广泛,具有高度变异性,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一直是难点。本文描述了冠状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引起的SARS、禽流感的冠状病毒特点,希望能为进一步这一病毒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用和善用比喻是《诗经》和《荷马史诗》这两部诗作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但在比喻形式和用动植物作比的侧重点上,描写战争的喻体与被喻体的选择以及比喻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反映出不同民族迥异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心理孤儿”现象的成因及初步探讨了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王的名称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中祖母的名称王母,男子中的强力人物因其同王母的性关系成为王父并随着家庭的出现成为祖父.王母王父因其辈份、势力和能力上的原因成为氏族组织中的领袖,于是王获得社会领袖的意义.王字的写法可能源于古人祭日用的玉版或玉串.远古时巫因在祭祀与原始宗教活动中的作用进而实现对世俗的行政管理成为世俗领袖王.随着社会的发展,王作为最高行政领袖的作用和地位突显,巫成为王权的附属与工具.  相似文献   

18.
<荒原>和<情人>是20世纪享誉文坛的著作,二者虽然在体截上有所区别,但在主题、雌化处理、身体叙述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了中国民法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与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民法的诉讼时效和国外民法的消灭时效本质上相同,并且通过对国外消灭时效适用对象的分析得出结论: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消灭时效的立法政策,立法政策决定了时效的效力规定;对象与效力之间具有逻辑性;立法技术上,以请求权为适用对象,能和消灭时效效力规定桓和谐是较佳选择。立足中国市场经济现实,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对完善我国诉讼时效适用对象的规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当防卫的规定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关于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应解读为自我保全、优越利益以及法确证原理。否定防卫挑拨成立正当防卫应从挑拨者基准说、被侵害者基准说和防卫者基准说三方面进行把握。第三人为保护挑拨人利益实施防卫的,成立假想防卫;被挑拨者对第三人实施攻击,第三人自己以及挑拨者为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实施防卫行为,成立正当防卫。唆使、帮助正当防卫行为的,不应评价为共犯予以处罚;利用他人正当防卫杀人,不成立杀人罪的间接正犯,而是成立杀人罪的教唆犯。数人共同实施防卫行为的,是否防卫过当,应进行相对性、个别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