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创业的魅力正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那么涉世之初该如何创业,怎样才能创业成功呢?以下几点司能对你有所帮助: 创业要趁早,尽快付诸行动。从创业的角度,有人一辈子都在后悔没有抓住机遇:如果早几年“下海”,如果早几年去深圳、闯海南,如果我们赶上的是早班车而不是末班车……还有人觉得上帝根本没给自己机会!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时代的成功者都是人群中的少数,成功者中的“超级英雄”更是凤毛麟角。但不管是哪一“级”的成功者,他们一个共同的精神特质就是——永不言晚,立即行动!很多人对商机可谓是敬畏有加: “这可是了不得的东西,我们普通人可发现不了!”如果你这样想,那你永远也把握不住商机。只要你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调查,你可能会因在大商场中看到一种商品的热销而把握商机,你可能会听到别人的想法而获得一个市场机会,你也可能会在调查中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得到商机!因此,你该立即行动!客观环  相似文献   

2.
钟正林  信鸽 《领导科学》2012,(34):60-62
一会开完了,左书记一行没有留下吃饭就走了。刘东风来到向局长办公室,请示就左书记的讲话出商务局工作简报的事。向局长说,刘主任啊!你今天那掌鼓得可真是时候啊!刘东风以为向局长是在表扬自己,今天给领导把堂子扎起了。哪知道向局长脸一沉,话锋一转说,全局的人都没有你会察言观色讲正气,都没有你会鼓掌啊!刘东风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些不相信这话是从向局长口里说出的。对于刘东风来说,下午的鼓掌  相似文献   

3.
盲人打灯笼     
正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个环境中去考虑。系统地思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10,(6):30-35
经济复苏,创业潮再起,一个罕有的创业家群体再次站上潮头,他们一直走在创业路上,创业——退出——再创业——再退出……循环上演精彩的创业故事,100个创业者有99个倒在途中。而他们为什么能反复走向成功?解开连环创业家们的赢家密码,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创业成功者!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做出一番不俗的成就,就必须学会主动工作,自己找活干,将公司当成"家",将公司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个"发工资"的地方。很多时候,要想赢得老板的赏识和重视,并非他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而是你能自己主动地去做出成绩。拥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是我们实现事业目标的重要基础。如果你不主动向前走,没有人会推着你走——更多的人只会想方设法拽你的后腿,希望你停滞不前或步履缓慢,始终走在他们后面。  相似文献   

6.
谈到创业,几乎人人都有一套可以高谈阔论的生意经,然而真正付诸执行的个案实在是屈指可数.原因在于,害怕创业的人总是多过愿意承受创业压力的人.其实,创业并不可怕,在此笔者将创业过程切割成八个步骤,引领创业者们在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踏实.第一步:从360行中选择你的最爱 人人都可以创业,但是,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创业成功的,这其间有着许许多多小秘诀. 创业者首先必须做的便是决定要从事哪一种行业,哪一类项目?在你下决定之前,最好先为自己作个小小的测验,了解自己在哪方面较有创意、潜力;哪方面的事业较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并鞭策自己勇往直前等.  相似文献   

7.
正在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里,你要是学不会扎堆儿,就会很孤立。孤立的意思是,你自己显得很傻,别人觉得你也很傻。这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是被边缘化的不合群,另一方面是格格不入的不着调,而不合群就意味着不着调。在一个世俗的世界,要活得不世俗是很艰难的。也就是说,你仅仅取悦自己是不够的,还得想着去走向别人,要想让人生有所突围,就必须在自我的精神领地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出自国家领导人讲话中的这些“平民语汇”,让我们听来感觉分外亲切,因为,它让我们回忆起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全民创业的美好时代。30多年前的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从官方到民间对于经济发展建立了广泛的共识,用民间语言来叙述,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力量实现致富梦,创业致富成为年轻人的正当追求。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出身,只要你走对了路,就能一步步地摆脱贫困,敲开创业创富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正> 创业是一个充满成就感、诱惑力的词语,但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走这条路。美国创业协会设计出了一份试卷,可以令你在作出决策前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在急需作出决策的时候,你是否在想“再让我考虑一下吧”? 2.你是否为自己的优柔寡断找借口说:“是得慎重考虑,怎能轻易下结论呢”? 3.你是否为避免冒犯某个或某几个有相当实力的客房而有意回避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甚至表现得曲意奉承呢?  相似文献   

10.
<正>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跟着共产党走》(又名《你是灯塔》)是一首以歌颂中国共产党为主题,有着铿锵誓言、凝重旋律以及坚定有力、朝气蓬勃韵味的经典革命歌曲,由沙洪、王久鸣于1940年在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创作。创作缘起——向党的生日献礼  相似文献   

11.
创业公司财务预算的关键,是对公司未来收入做比较现实的假设。按照以下方法做出来的预算,忽悠VC绝对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创业者伪南再也忽悠不了你自己!  相似文献   

12.
王刚 《管理与财富》2003,(11):37-38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是中国人的一句口语.说这话的人有魄力,有眼光,有志气,敢于走自已的路."我过的的独木桥"也是创业之锦囊.  相似文献   

13.
正“聪明人”为什么会上当?因为他们总想走捷径,而所谓的捷径往往是歪门邪道。一个人总想靠歪门邪道成功,难免就会去接触不那么正派的人,被骗的概率自然就高了!而像王宝强这样的“傻子”,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是坚持自己的原则,靠自己的努力走正道,行得正走得  相似文献   

14.
鄂璠 《领导文萃》2011,(8):74-76
县官为何难当? 在县官群体中,流传着一个形象的比喻:“县委书记碰到一件难事,去市里找领导,人家说你是一家之长,谁的孩子谁抱走。回来找县长,人家说你是书记,你都办不了,我们更办不了。回家跟媳妇孩子说,媳妇说你整天不回家,一回家就说工作,出去!”  相似文献   

15.
正1.尊敬和服从上级。尊敬和服从上级是确保团队完成目标的重要条件。员工如果不站在团队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找上级的麻烦甚至恃才傲物,就很难生存,更谈不上走得好、走得远。2.及时让上级知道你的进度。一定要及时和上级沟通,要让他知道你的进度和方向。你这样做了,上级不但不会责备你,还会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帮助你,让你提前取得业绩。  相似文献   

16.
《领导文萃》2008,(10):121-124
毛驴和白马一天,毛驴和白马结伴去山区。在平川大道上,白马四蹄腾飞,不一会儿就把毛驴甩到了后边。白马回头见毛驴摇着两只大耳朵,不紧不慢地走着,非常着急,便朝毛驴大叫起来:“看你那慢吞吞的样子.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地方啊?你真是个庸才!”毛驴听了白马的训斥,一不生气,二不泄气,仍然一步紧一步地向前走着。  相似文献   

17.
老局长     
<正>那天,我提了两瓶茅台酒和两条中华烟,准备去新任局长家里拜访一下。在经过高档生活小区卧龙山庄大门口的时候,因为过往的人多,我只好下了自行车慢慢地推着走。这时,我看见张局长非常热情地向我走了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自行车把:"小刘啊,好久不见了!走,到我家里坐坐,聊聊天、喝杯茶!"张局长是我过去的老领导,他  相似文献   

18.
《经营管理者》2012,(23):112
创业其实并不是一个人的绞尽脑汁、兢兢业业,那是在总结成功者身上的优点,从而找到一条自己迈向成功的捷径.每个人都想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做一番事业,那么,借鉴与参考是必不可少的. 取百家之言,集大成者,推而广之.这就是每一位创业者所需要的.你可以说他是一位智者,以滴水藏海的方式向我们灌输无限的可能,你也可以说他是历经沧桑的老者,将折戟战场的种种经历警告与你.这个时候,你是否急切的想知道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成功与失败我如何才能获得与躲闪?正是出于这个初衷,为了节省创业者的宝贵时间,让其精准地获得创业知识、创业经验,北京万卷中心联合众多成功企业家、培训师等业内人士,从当下图书市场上的数百种创业类图书中甄选出"十大创业培训图书",包括《你是世界惟一》、 《创业枕边书》、 《谁是下一个有钱人》、 《四步创业法》、《精益创业:新创企业的成长思维》、 《企业领导者常犯的60个错误》、 《创业兵团》、 《富爸爸如何创办自己的公司》、《创业宝典:未来企业家之路(第5版)》、《理想丰满》等,给创业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19.
有一句经验之谈:永远不要向你的上司提意见!这基于一种简单的逻辑,即:一般人都不爱听反对自己的话。但我认为凡人都有向往好事物的一面,所以不妨在适当的时候向你的上司提几点“建议”,它不仅含括了你所要提出的意见,而且指  相似文献   

20.
陈育辉 《经理人》2005,(6):93-93
为什么别人的公司在同样的困境中总能突围,你却不能?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但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民营企业有60%在5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死亡。无论是背托资源创业的、还是白手起家创业的,都必须面对这个“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现实。很多创业期公司在实际运作中空有创业的激情,却无法把握创业管理的精髓,以致搞不清楚为什么别人的公司能赚钱,自己却不能;为什么别人的公司能延续,自己却不能;为什么别人的公司在同样的困境中总能突围,自己却不能。创业管理的关键在于是否以变应变,不断寻求为强之道,突破管理的偶然性而去把握管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