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大城市现有交通问题所带来的负外部效应正在逐步凸显,在意识到快速小汽车机动化与城市空间的不兼容之后,我国许多城市普遍采用多种规划手段和政策工具进行交通治理。其中,深圳市作为首批部市合作"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在应对交通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规划和政策调整的探索,包括建立公交专用道、小汽车限购政策、互联网公交供给模式等。这些政策工具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问题?如何对这些规划和政策工具开展合理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完善?为此,剖析了深圳超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多维度属性,进而从政策分析的角度理解各种规划或政策措施的有效性,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完善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政府和社会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导向性非常重要。文章从补贴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试图论证当前政府对不同交通方式的补贴差异。从运营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角度,分别测算和对比对公交和小汽车的补贴,最后得出结论:目前全社会对小汽车的补贴远高于公交,与公交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方向相悖,并使市民的出行方式更偏向小汽车。最后,指出需去福利化和形成市场主导的停车建设和收费机制,并用补贴和税费的"正负效应"促使形成公交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逢宝 《城市》2011,(11):64-66
出行方式结构是指城市居民日常出行采用各种交通工具的人数比例,是反映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出行方式的构成主要包括公交车、自行车、小汽车、步行等各种交通方式,而快速公交(BRT)是一种高质量、快速、舒适、低成本、灵活便捷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合理的、优化的出行方式结构即“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多种出行方式并存的合理的、有机的城市客运交通综合体系”。有专家指出,公交优先是实现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方式结构优化的一个必然措施或者是一个必然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般公交规划中公交客流OD预测方法都是基于交通小区的,所以在分配时的OD出发点和到达点都是交通小区形心,这与实际的公交乘客出行特征存在一定误差。该文在交通小区公交客流OD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交通小区内公交站点性质的,基于公交站点OD的预测方法,可以预测站点公交客流分布和进行准确的公交分配。  相似文献   

5.
周毓林  潘光文 《城市》2012,(8):51-54
目前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相比,具有便捷、环保、节能、安全、占地少和运量大等特点,轨道线路的输送能力是公路交通输送能力的10倍,对缓解城市交通瓶颈、改善城市交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发达国家在小汽车进入家庭后,仍然实行“公交优先”的交通管理模式.以东京和伦敦为例,轨道交通分别承担了88%和71%的客运量,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何斌  刘奕  方煜 《城市观察》2021,75(5):52-59
在多年的城市更新实践中,深圳探索出了一套"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更新模式,该模式在高效推动城市的存量空间再开发的同时,也带来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城市不堪重负等问题.在反思深圳市场运作式更新的基础上,以深圳的非典型更新样本——罗湖口岸枢纽片区两轮更新实践为例,总结归纳了它所代表的公共产品导向型城市更新的模式及其演进.进而提出从更新目标、更新理念、更新财务模式三个方面实现转变,迈向公共产品导向型城市更新,并结合国内外经验进一步提出探索推广公共产品导向型城市更新开展的多元途径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国内公交系统的供给情况看,公交骨干网络覆盖范围有限、常规公交服务模式单一的问题仍然存在,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大力发展多元化公共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定制公交是满足市民个性化需求的产物,其作为辅助公交的一种服务类型,具有"定人、定点、定时、定价、定车"的特点,通过运营时刻表、线路、停靠站、服务标准等方面的创新和优化,满足特定目标群体相对个性化的出行需求,给市民出行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汪敏  王冠 《交通与港航》2021,8(5):43-50
为加强城市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双网设施融合,完善"轨道+公交"绿色出行链,充分发挥系统效益,结合运行现状和规划线网,整合城市路网、公交场站、公交线路等供给资源,探寻支撑武汉公交发展的指标体系与配置标准.该文针对影响地面公交线网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益的关键要素,依托城市空间布局、轨道功能分区和公交线路分级进行情景分析,以公交线网和场站设施配置为研究对象,提出换乘型和覆盖型指标,评判地面公交服务的"精度"与"广度".综合采用多源数据定量挖掘方法和政策规程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匹配设施供给与线网需求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9.
拥有一辆小汽车是当前许多中国人的一个愿望或追求。汽车作为给个人及家庭提供自己的空间和便利的移动手段,虽然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汽车社会的巨大成本往往掩盖在它的便利之下。汽车消费与一般的日用品消费不同。像电视、冰箱、电话等的消费,只要谁愿意出这个价,谁就能得到他所需的东西,并不给别人带来任何损失。显然,这种正常的经济规律并不适用于小汽车的消费。从表面看来,小汽车出行的成本只是汽车折旧、汽油成本、税收、执照、养路等费用的总和,但实际上汽车的运行会带来污染增加、道路拥挤、降低其他交通工具行驶速度、干扰和影…  相似文献   

10.
欧洲国家历来比较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具体表现在:1.政府补贴公交;2.对公交减税和部分免税;3.制约小汽车;4 城市规划注意协调和紧凑,以利发展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11.
<正> 据沈阳市交通工程研究所承担的“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与研究”课题得出:经十余年的交通综合治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与措施,使沈阳市的公交出行比重有了提高,1990年调查所得居民出行中公交比重是8.02%,而1996年达到40.10%:相比之下,骑自行车的比重由1990年的60.2%  相似文献   

12.
为改变公共交通行业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法,需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该文详述了由公交行业监管平台、公交运营调度和出行信息服务等子系统组成的上海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构架、设计思想、技术实现及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上评价公交票价与市民出行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市民对公交需求的价格弹性。该文在对上海市政府、公交运营单位和上海市民的调查基础上,比较几种由不同方法计算得出的公交需求价格弹性,并衡量其他因素对于上海市公交需求弹性的影响,藉此对城市公交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晓莉 《城市》2011,(9):64-66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出行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小汽车的舒适性、灵活性、便利性等优势使汽车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城市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城市交通需求过快膨胀,道路建设跟不上,而且我国大多数城市固有的空间形态——单中心的城市同心圆圈层结构制约了交通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山市是典型的中等规模珠三角组团型城市,为了探究其出行特征变化规律及研判未来发展趋势,首先纵向对比了过去十年中山市出行特征变化,并且横向对比了中山市与珠三角其他地区在城市形态和出行特征之间差异性。结果表明,中山市过去十年呈现出机动化出行、小汽车出行及跨镇街出行持续增长变化规律,现状居民出行特征呈现“五高一低”的特征。研判中山市未来呈现交通需求仍有较大增长、跨镇街出行显著增加、公共交通成为机动化出行主体之一、跨市出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对公交停靠站点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工作日平峰、高峰时段北京市典型道路通行状态和公交停靠站进行实地观测,利用调查统计数据考察公交停靠与道路通行状态的相互作用。为特大型城市公交停靠站设置模式、公交线路规划以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结果表明,交叉口附近设置公交停靠站、公交排队至机动车道、站点占用机动车道以及连续多站点占用机动车道降低道路通行速度;道路拥堵越严重,公交进出站时间越长,且港湾式停靠站公交进出站时间普遍长于直线式停靠站。  相似文献   

17.
王光荣 《城市观察》2009,1(1):165-170
小汽车在城市和谐交通建设中地位十分重要。小汽车与城市其他交通工具协调发展,与城市道路协调发展,与交通管理协调发展,可以减少小汽车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不和谐,最大限度地发挥小汽车的优势,促进城市和谐交通建设。  相似文献   

18.
项目教学法在模具专业骨干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改革,大体经历了"移植普教"、"洋为中用"和"本土创新"三个阶段。项目教学法作为由本土创新的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因其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具备激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路网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客运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阐述公交一体化的内涵,分析城、乡公共交通,对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进行探讨,并以嘉兴市为例介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20.
熊俊 《交通与港航》2021,8(5):51-54
近年来,中运量作为城市公交优先的重要体现,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其中公交71路作为上海市首条以中运量形式推出的公共交通线路,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骨干公交优势,在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公交出行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在分析评估中运量71路的建设、运营情况的基础上,对上海市未来进一步推广中运量制式的骨干公交线路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