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雅丽 《人文杂志》2006,23(4):59-63
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有效的制度安排,公司发展的关键在于设置合理的制度。由无限责任制度发展到有限责任制度,继而刺破公司面纱是历史的进步,是用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有制度或对一种更有效制度的生产过程,是制度主体解决制度短缺,从而扩大制度供给以获得潜在收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制度的公开是指国家行政事务、立法活动和各项公共事务等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制度。制度的公开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制度公开的法制化建设,健全公开的监督制度、评议制度和责任制度来加快制度公开建设。  相似文献   

3.
从根本上而言,制度效力就是制度的执行力。提升廉政文化建设制度效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运用政治生态学系统观思维,整体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制度的贯彻执行。构建廉政文化制度教育生态链是提升制度效力的基础,用好执纪问责是提升制度效力的前提,发挥考核评价的信息反馈、预警与处罚相统一的生态联动效能是提升制度效力的重要手段,搭建专业监督与党外协同监督的生态链是提升制度效力的有效方式,营造崇尚廉政文化的思想环境提升制度效力的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论角度看,制度是由政策、观念、社会文化等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变迁过程即为该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结合中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的改革.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对中国节能制度的演进进行分析.可发现制度变迁是整合制度系统内外资源,产生协同效应的过程。开放的制度环境是制度系统和谐演进的前提.制度供需不平衡是制度演进的逻辑起点,社会认同是制度演进的内在根据,公共政策与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是制度演进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制度的德性包括制度本身的德性和制度中人的德性两个层面。制度本身的德性 ,是指制度本身所蕴涵的道德追求和道德理想是否与人类活动根本目的的一致性和制度结构本身所体现的伦理品性。制度中人的德性 ,是指政府制度行为主体的德性。道德上公正合理的制度 ,是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种已有制度演变理论(通常被不够周延地称为"制度变迁理论")都不尽如人意,就需提出新的解释。制度作为组织制定的规则,会有增减和变迁这两种演变形式。制度既然是组织制定的,其变更也只能出自组织而非其他任何东西。组织制定和变更制度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但因组织中的制度安排者存在多种类型,使制定、变更制度的目的变得不一定是组织本身的目的,而是制度安排者自己的目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者,均会在四个节点变更制度。同时,制度也会在变换制度安排者之后发生变化。因此,所有制度变更都是因为制度安排者要变。虽有五种外部因素会对制度安排者的制度意图产生影响,但都起不了决定作用。既有制度究竟能不能变,尤其是究竟何时变和怎么变,最终还是得由制度安排者决定。  相似文献   

7.
社会建设中的制度风险与制度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中存在着由于制度自身功能发生偏差而产生的制度风险,它见于现实生活,也为默顿等人的社会学理论所佐证。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制度与正式制度及非正式制度的冲突是制度风险的客观根源,理性主义的专家式认识是制度风险的主观根源。规避制度风险的最佳选择是实现制度与正式制度及非正式制度间的制度协调,这既需要专家式认识与常人式认识的体、用结合,又需要在制度协调时树立风险意识,不断反思风险并勇敢面对风险。  相似文献   

8.
西方制度变迁理论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制度是人为设计的形成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约束,是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它们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制度变迁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机制的结合所作的边际调整。制度变迁的动力是个人期望在现存制度下获取最大的潜在的外部利润。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制度与组织之间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是制度变迁的关键之点。制度变迁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复杂的、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以及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报酬递增;更取决于个人对制度变迁带来的净收益的估计。因此,制度变迁的过程实际上是具有不同偏好、利益和谈判实力的制度变迁主体之间的一种较量。  相似文献   

9.
崔希福 《天府新论》2006,1(4):12-16
制度的本质和起源问题,是任何一种制度理论都无法回避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因此,它也是唯物史观制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唯物史观中,制度是社会基本结构,是社会关系的存在方式,也是利益关系的对象化形式;生产实践是制度起源的发生论根据;交往实践则是制度产生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业制度供给不足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制度做为一种“公共品”,是一种稀缺性资源,更由于中国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农业制度供给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中。中国农业制度供给不足,既有初级行为团体方面的原因,又有次级行为团体方面的原因。然而做为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农业制度供给不足主要是政府主体造成的。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就业制度等制度供给严重滞后于制度需求,对中国农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即国家或政府主导证券市场的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它使证券市场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路径应向诱致性制度变迁发展,而摆脱利益倾向和健全法制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广西文化力提升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旧制度阻力和前所未有的机遇。提升广西文化力,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不仅为先进文化提供制度力量和制度保障,也是消除旧制度的强大路径依赖的有效解决方式,同时文化方面的非正式制度的落后因素也需要依靠制度创新加以改进。实现制度创新首先要树立创新理念,其次要消除制度变迁惰性,再次是创设制度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廉政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执行力,抓好制度执行,既是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成效的重要标准。制度内容针对性不强、制度贯彻自觉性不够、制度执行责任性不大、制度监督覆盖性不全等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制度效用的发挥。健全法规制度保障、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加大教育惩处力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提升制度执行力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司法鉴定: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奋成 《兰州学刊》2003,(5):105-106
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重新树立司法鉴定权威的思路 :一是鉴定主体与办案机关、当事人分离制度 ;二是法院最终鉴定制度 ;三是鉴定人资格考评制度 ;四是鉴定程序公正、公开制度。并提出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回避制度、错案追究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推公选制度与科举制分别是我国不同时代的选官制度。公推公选制度是适应我国当代政治环境的领导干部选拔制度,它是对古代科举选拔官员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对科举制度优缺点的分析得出一些方法,以期推动公推公选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制度与价值观具有内在相通性,是双向互动的统一,包含制度内化为价值观和价值观外化为制度两个方面.制度内化为价值观是指制度价值观化,是价值观对制度设计、执行和评价具有指导作用,是价值观功能的发挥;价值观外化为制度是指价值观制度化,是制度对价值观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制度功能的发挥.制度价值观化和价值观制度化集中体现为制度的价值诉求.制度的价值诉求是一个丰富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公正、平等和自由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支配着其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农地制度是由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构成的。内在农地制度由人类经验演化而来,它体现了人类通过合作解决冲突的各种办法,包括农地习惯、农地习俗、农地惯例等;另一种农地制度的产生方式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理性设计的结果,由这种方式产生的农地制度称为外在农地制度。如果人为设计的外在制度不能适应内在制度的要求,则外在制度的效率会下降。要使我们设计的外在农地制度能够有效实施,一个重要前提是外在农地制度能够与内在农地制度相适应。这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农地制度有一定启示:一是平均主义的观念作为一种内在制度,对农地制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二是习俗作为一种内在制度,对农地再分配产生某种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非正式制度的特点及基本功能,非正式制度是相对于正式制度而言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政府管理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良性约束作用表现为在影响政府行为规范的制度体系中,正式制度不能离开非正式制度而单独发挥作用,因此非正式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其影响极具持久性。从非正式制度的功能来看,它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约交易成本。非正式制度是在人们长期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人们所共同认可和拥有的一些认识。非正式制度在政府管理中的影响表现为构建行政文化环境;发挥制度建设路径影响;重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培育;加快思维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非正式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国平 《理论界》2007,(8):11-13
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非正式制度的差异是导致制度实施差异进而影响区域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不同的区域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容程度、市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环境、法律意识和政府诚信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针对中西部地区的现实,加强制度创新,尤其是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制度伦理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伦理不仅包括伦理的制度化、法律化,即伦理的制度向度,也应包括制度的伦理向度,即制度的合理性与合道德性。制度的伦理和伦理的制度是制度伦理中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另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