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艺术的诞生经历了三次分离。第一次是作为一个精神环节从原始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从原始精神生产中分离出来,第三次是作为艺术生产实现自身精神环节和物质环节的分离,即创作与欣赏的分离。由此产生了"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纯艺术",在此之前和之后的则分别是"前艺术"和"后艺术"。后艺术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回到史前艺术的状态,成为无所不在、无人不能的美化环境、美化人生的"艺术化生存"。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法的颁布实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后的择业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对于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大学毕业生如何确定择业的定位意识,如何加强自荐意识以及诚信意识,怎样实现就业--择业--创业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离不开对其"途径"、"目标定位"和"方法"的理解与确立,它们是外语教学法体系中"语言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体现与应用.理解它们间的差异不仅是对外语教学法内容的再学习与了解,同时也是我们有意识地借鉴和选择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的需要.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繁多,我们的教学环境、对象、内容、目标等又各不相同,有针对性地明确教学"途径",确立教学"目标定位",选择教学"方法"成为我们外语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重要思想.通过对<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写作、修改和发表的回顾,从破题、定调、立论等三个层次探讨毛泽东的"第二次结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生就业倾向是中职学生对未来职业选择的畅想,对中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而择业引导是学校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选择和个人特长给予的择业技术性指导.择业引导与就业倾向是一种延承关系,是学校帮助学生的就业倾向实现就业目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择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现代社会的择业竞争会使他们受到强大的压力.只有充分地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才能顺利地选择好自己的职业,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大显身手,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7.
新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自我调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矛盾心理、焦虑心理、挫折心理和自卑心理等,这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顺利择业,而且有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大学毕业生要从树立正确择业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科学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控,努力培养健康择业心理,从而实现顺利择业。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难"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综合素质与能力偏低,择业竞争力不强;缺乏对职业的了解,普遍存在择业困惑;就业压力过大,择业心理失衡;求职能力偏低,择业成功率不高。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择业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就业竞争力;科学定位职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克服就业心态偏差,培养良好的择业心理;增强求职能力,提高择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半叶,西方哲学中发生了"语言的转向"之后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导致了当代西方哲学的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首先,哲学的视野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理论转向了实践;其次,对哲学传统的态度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从激烈的反叛变为回归传统;再次,重新定位了哲学的性质,使哲学从科学转变为学科.  相似文献   

10.
"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是教会学生面对各种道德情境甚至道德冲突时,学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道德选择,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牢固的、充满活力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并在道德实践中勇于承担与此选择相适应的道德责任."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体现了学校德育主体性价值的确立,是学校德育面向新世纪的必然走向.学校和教师必须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实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方法,建立民主、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全面构建"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参加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第一次明确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引起各方关注.从美国在中亚的外交资源的分配和现实的可能性来看,推进"新丝绸之路"计划既是美国力图保障阿富汗战后安全局势稳定所做的政策安排,也是其中亚战略的一项长期内容,是美国介入中亚事务进而保障其地缘政治利益的最佳选择.在"新丝绸之路"计划的框架下,美国对中亚事务可能更多地采取"有限介入"的方式,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在政治上采取激进的方式推动中亚国家的民主化改革,而是与中亚地区开展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和非政府组织方面的交往,美国可能更倾向于采取这种柔性的方式对其施加影响,并将更多地以这些方式来塑造和扩张其在中亚的影响力和战略存在.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如何适应"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向选择"业已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然而,面对这一制度,我们的民族大学生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多的行为误区.体现在对"双向选择"的认识和了解不充分,自信不足,择业方向单一,信息不灵,自我推销乏术等等.为此,民族大学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并主动适应"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全面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努力把握一定择业技巧,方能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反思,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人"的行为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但其伦理缺陷也是明显的.作为现实的人、特别是市场经济中的人,需要"经济人"的一些特性,但又不能局限于"经济人".健全人格的行为选择需要超越"经济人"达于"现实道德人"."现实道德人"是基于现实条件、从现实出发的道德人,他追求义与利、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实现"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超越,需要从社会层面建构扬善抑恶的利益和精神双重机制,也需要主体实现从急功近利到追求长远利益,从利益追求到自我实现价值取向的双重转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指出了青年择业时应具有的正确态度,探讨了青年择业时必须认真考虑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青年择业的主要指针和基本原则,对当代大学生端正择业心态、转变择业观念、跨过就业槛和翻越就业高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他们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为祖国人民作出最大贡献和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再次提出"走出去"战略,旨在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目前我国"引进来"已取得巨大的成就;"走出去"虽已初见成效,但由于我国企业实力尚弱,在海外投资方向、定位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认为现阶段东盟各国应该是我国企业"走出去"首先选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地位及其自身建设的变化提出的新的时代课题,是"七一"讲话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国内环境的变化是"七一"讲话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国际环境的变化是"七一"讲话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理论创新的着眼点."七一"讲话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时代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从著作权法上界定,"个人使用"主要指涉个人复制及演绎行为,同时以个人复制为主,不包括传播行为.从逻辑上看,数字技术时代著作权的保护理路侧重强化对传播本身的直接控制,故权利人无需通过缩小"个人使用"的复制权限制范围来实现对著作权的有效保护.同时,在对"个人使用"进行著作权法定位及政策选择时,既应为创造力的生长和发展寻找适合的环境,也应留意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试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将人们的认识运动分为第一次能动的飞跃和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指出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为什么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加重要、更加伟大呢?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论证存在一定的分歧意见。本文作者认为,第二次飞跃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实现思想,改造世界。并就如何实现第二次飞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发现矛盾;2.确定目标;3.进行试验;4.选择手段。  相似文献   

20.
试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