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桂琴 《统计研究》1988,5(2):51-53
工业企业收益应是工业企业在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既包括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也包括非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所谓工业企业收益分配,就是这些新创造的价值,即经过调整后的工业净产值加上其他销售利润和营业外收入,在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之间分享的数额。其他销售利润(主要包括材料销售利润、运输净收入和包装物出租等非工业性劳务的利润)、营业外收入和工业净产值,都是构成企业收益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对其收益进行分配时所应包括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的比较 会计收益,通常是指来自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会计收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的假设之上的,它指的是某一特定期间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会计收益依赖于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合理配比。现行的收益概念是以权  相似文献   

3.
税收流失是指在一定的税收制度条件下国家对所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应征收而未征收到的税款。这里指所有经济活动,包括“地上经济”和“地下经济”。“地上经济”是指已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在国家有效控制范围之内的经济活动及其收入。与之相反,“地下经济”一般是指防止和逃避政府的管制、税收和监察的经济活动以及由此获得的收入。税收流失主要包括“地上经济”中存在的纳税人偷税、骗税、抗税、避税,欠税造成的税收流失和处于政府有效控制之外的“地下经济”的税收流失以及因行政干预、地方保护主义、费挤税等造成的税收流失。这里…  相似文献   

4.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生产法、收入法(分配法)和支出法(最终使用法)三种。生产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增加值的总和,收入法是劳务和财产等要素在生产产品和劳务时取得的收入报酬,支出法是在消费、使用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时所花费的支出。用货币表示的这三个方面的经济活动总量大体上是相等的,在国外称为三者等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统计一点通 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的区别与联系 1.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的定义 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相似文献   

6.
杨泽军 《统计研究》1990,7(3):50-51
一、“地下经济”活动的概念和内容“地下经济”活动蕴含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之中,它为国民经济统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核算内容。所谓“地下经济”活动是指国家各种经济社会核算以外的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就是企业的会计核算、部门的业务核算和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不能直接“覆盖”或无法直接核算的各种经济活动。“地下经济”活动包括各种非法活动和合法活动的“非法交易”(收入),以及各种没有核算的“自产自销”活动,我国通常所说的“灰收入”则属于合法活动的“非法交易”范围(包括各种非正常的增加收入行为)。其基本特征是非法性、无记录性。“地下经济”活动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利益的分配从来就体现着激励与例外。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投资、员工、技术、市场等均以员工的知识、能力为基础,员工的脑力劳动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也是企业预期收益的主要来源,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利益分配的目标取向、原则选择及其体现的激励机制成为企业稳定发展、获取收益以及风险投资有效退出的关键。 一、高新技术企业利益分配的目标取向 在高新技术企业,知识是最稀缺的起决定作用的经济要素,因此,在利益分配中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程继术 《统计研究》1993,10(6):42-45
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一年等)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问题,如何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增长,寻求最快的经济增长途径,以达到最显著的经济发展,是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增加,还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司经营业务和资本市场逐步走向全球化,美、英两国的大多数公司编制了可以用来取代利润表、充分反映企业业绩的"全面收益"或"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的这样一种财务报表.在美国,大多数公司是编制"全面收益表",而在英国,大多数公司是编制"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本文试对这种新的业绩报告方式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意义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隐性收入来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浙江统计》1998,(10):9-11
隐性收入问题近几年来在我国表现得十分突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隐性收入与公开收入对称,是指官方公布数字之外的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国民经济核算范围中未包括的收入;生产活动属于核算范围、但因不符合国家管理规定而处于隐蔽状态的收入;由于核算体系或经济体制、统计方法等问题导致的收入低估部分。由此司得出隐性收入的计算公式:隐性收入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一政响统计国民生产总值一地下经济收入十收入低估值。可见,隐性收入的来源渠道不外乎两条:地下经济和收入低估。一、地下经济对干地下经济,本文拟分为非法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一、工业经济效益及指标 经济效益亦称经济效果,是指经济活动的有效成果同取得这一效果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例关系。讲求经济效益,就是要求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劳务。讲求和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是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问题。 反映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成果的指标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应收账款及其风险的产生 应收账款指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该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3.
收益现值评估方法是主要的价值评估方法,它体现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通过收益的途径获取企业价值.在理论上,对金融资产的估价应该从未来收益着手.由于对未来收益的具体理解不同,未来收益可以是企业未来股利收入、未来现金流收入、未来剩余收益收入中的任何一种,相应的收益现值评估方法包括股利折现模型、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但比较而言,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较其它模型准确性要高.  相似文献   

14.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各类收入的核算   1、房地产销售收入的核算   房地产销售收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行开发的房地产在市场上进行销售获得的收入,包括土地转让收入、商品房(包括周转房)销售收入、配套设施销售收入(指可单独出售的配套设施部分)等.……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产权交易及规制产权交易是指资产所有者(企业的所有者)将其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有偿转让的一种经济活动。从广泛意义上讲,企业产权交易包括了企业收购、企业兼并、企业重组、企业破产等多项内容。规制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关系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公共规制是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里,政府依照一定的规则对市场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的活动和市场经济关系进行限制和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中的修正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可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这一原则在新会计制度中得到了辨证的充分运用。 一、在资产中:对资产的定义新会计制度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且定义中最重要的特征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不能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某项支出如果具有未来的经济利益的全部或一部分,它就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否则就只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财产性收入”一词逐渐成为百姓关注和谈论的热门话题。所谓“财产性收入”,在统计上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居民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以及进行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相似文献   

18.
广州2010亚运会经济效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亚运会效益分析1、直接经济效益亚运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自其直接经济收入。本文直接经济收入是指亚运筹办至举行这段时间内举办方所获得的直接收入。它主要包括出售电视转播权、奥林匹克标志产品的专营权、指定赞助商的赞助、企业亚运广告、设备出租、纪念品以及门票收入等。直接经济的最大受益者是亚奥委会和主办城市(广州)亚组委会。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什么是人力资本,有许多不同的理解。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贝克尔则进一步把人力资本与时间因素联系起来,认为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20.
论宏观经济调控中的税收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伦俊 《统计研究》2003,20(11):35-6
税收有两项基本职能 ,一是组织收入 ,二是宏观调控。税收调控是指政府通过不同的税收政策 ,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有目的的调节 ,使纳税人的经济行为朝着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方向转变。税收调控政策包括税收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 ,总量政策主要解决宏观经济增长与稳定问题 ,结构政策主要解决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中的结构问题。“九五”以来 ,我国税收调控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一、税收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一 )税收调控的均衡模型。税收效应理论表明 ,政府征税会影响纳税人的消费、投资和储蓄等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