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英 《上海统计》1999,(1):39-42
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上海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最终目标.上海农村小城镇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在镇区规模、基础设施、社区环境、乡镇企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建设都取得一定成绩,特别是奉贤县红庙镇、青浦县华新镇等新兴城镇的崛起为农村城市化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就农业普查数据对上海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发展滞后的原因、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 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搞好小城镇建设.各地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等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路子.有利之处:  相似文献   

3.
由于发展战略变革不及时与组织创新不到位 ,作为小城镇学术研究与实践发展一度领先的江苏 ,在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产业人口集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小城镇后续发展动力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呈现出严重滞后态势。据此 ,提出了从“遍地开花”转向“适度集中”的发展战略和从“产权改革”到“市民制度”的全方位组织制度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快内蒙古的小城镇建设,自治区党委下发的《关于促进全区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全区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思路:即是以旗县城关镇和具有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镇为重点,形成星罗棋布具有民族风络和地方特色的小城镇网络,全面带动和促进自治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其具体做法是:自治区下一步着手于呼和浩特(首府)、包头二市卫星城镇、乡村城镇化示范区、重点旗县城关镇和中心小城镇建设这“四大重点”;完成城镇规划体系建设,中心小城镇扩容建设、小康住宅工程建设、商贸市场体系建设、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5.
(一)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原则 第一,科学规划是建设好小城镇的前提条件。一是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小城镇规划起点要高,从有利于发展农村牧区经济,方便群众生活,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体现长远性、整体性和科学性,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二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做到分类指导,扬长避短,各具特色,开拓创新。三是合理安排功能分区。既不照搬照套大城市的发展规划,又要注意规划和建设必须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对工业区、高业区、住宅区及功能必须进行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四是规划…  相似文献   

6.
随着乡镇工业的崛起,我市农村城镇化建设迎来了全面启动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小城镇成为农村工业的聚集基地和社区内金融、信息、文化、服务中心,综合功能明显增强。1996年以来,我市农村城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推进,进入了量态扩张和质态提高并重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解放初,苏州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城乡面貌相当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经过50年尤其是近20年来的大规模建设,交通、通信、电力、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农村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形成了密集的城镇群。经过50年的大规模建设改造,老城换新颜,新城展雄姿,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小城镇获得大发展,老镇更加繁荣,新镇日益兴旺,初步形成了由苏州市区、6个县级市市区和卫星城镇构成的现代化城市和城镇群体。苏州古城解放初市政公用设施相当落后…  相似文献   

8.
发展小城镇是一项关系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性意义。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客观需要,又是拉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宁河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小城镇建设,已经把小城镇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有了良好的开端,并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省内快递     
《四川统计》2010,(10):45-45
四川部分农村居民对城镇化建设仍有后顾之忧 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对四川双流、新都、威远、合江等9个县310户农村居民的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农村居民有进城意愿但并不强烈。他们对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待遇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桐庐4个中心镇发展迅速,城镇规模、经济总量、辐射区域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在发展中心镇培育小城市过程中,存在着中心镇规模偏小、产业支撑薄弱、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此,提出转变观念,树立新型城镇化意识;加强规划,明确桐庐中心镇城镇化方向;创造条件,提高中心镇集聚吸纳能力;调整产业,增强经济对城镇化的带动能力;强化经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小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微微 《统计研究》2005,22(4):45-2
小城镇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 ,是其存在并走向繁荣的基础。因此如何推动小城镇成为农村社区经济增长的中心 ,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而在决定小城镇经济辐射力的诸多因素之中 ,合理的、能够反映其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无疑具有决定性影响。  一、我国小城镇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城镇产业结构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因此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尤其是尊重市场规律 ,成为小城镇产业结构形成的基本原则。然而现实的情况是 ,相当多的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并没有真正反映出这种规律性 ,也没有体现出其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看到,我省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依然突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仍然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人口文化素质是人口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社会文明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详细分析鄂尔多斯市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状况.一、鄂尔多斯市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特点(一)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人口素质提高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市坚持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相结合,高度重视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社会得以繁荣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能源的历史密切相关。在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每次能源变革都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发展的飞跃。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什么时候忽视了能源基础设施或建设滞后,什么时候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会直接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毛丽青 《青海统计》2007,(11):25-28
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始终把优化投资结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增强投资拉动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一、十六大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取得的成绩及呈现特点(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人均投资逐年增加十六大以来,青海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开大发这一机遇,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四年来,是我省城乡面貌变化较快、固定资产投资规…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中由于市场制约、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乡镇企业发展生产投入、信息沟通、基础设施及小城镇发展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农民的增收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于评价"中部崛起"战略中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进展。文章首先给出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进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绩效进行了总体评价:中部地区"国家粮仓"功能持续提高,领先优势明显;"农业发展基础能力"、"农业产出能力"优势突出,"农业发展投入能力"、"农业现代化能力"相对滞后;河南是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信息通讯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黑龙江省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也有长足进步,十一五期间,我省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显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信息化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明显增强。一、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水平根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看到,我省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依然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仍然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城乡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商住小区、商业街、高速公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大量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况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因此得到了土地征用补偿。土地征用补偿款作为近几年来一些农村居民家庭的重要收入已经成为农村住户调查统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