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先后经历了多次扩张—收缩—扩张—收缩的周期波动过程。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时间序列经验特征中概括高等教育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作者选取了21个主要高等教育和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运用CF滤波方法,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周期波动的经验特征,总结出中国高等教育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  相似文献   

2.
对FAO全球176个粮食主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长期趋势有二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在加大.因此可以断定:2007年中期开始的一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也即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所致,而是能源大幅度涨价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加、金融市场的炒作、生物能源对粮食的消耗和一些国家对粮食贸易的限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能源价格上涨和金融市场炒作则是关健性因素,对不同粮食品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稻米的价格波动"异峰突起",远超过其他粮食种类,国际贸易形势相对严峻得多.与过去的30年相比,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底部已明显抬高,粮食市场平均价格将很有可能长期在高位波动运行.针对上述情况,我国迫切需要确立系统的粮食安全应对策略,包括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和粮食储备规模,尽快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央、地方粮食储备调节体系,规范地方储备粮管理,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特点,灵活调节粮食进出口数童,扩大粮食进口国范围,分散粮食进口风险.  相似文献   

3.
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国粮食价格长期均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对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认为,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冲击作用,并呈现出“蛛网理论”所说的周期性波动冲击;粮食补贴、储备和进出口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方向、周期和程度都不一样,并且三种政策存在一定的“抵消”效应;大豆价格波动的政策冲击效果与小麦、稻米、玉米不同,应该进一步考虑粮食的“市场化”和“国际化”问题,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对粮食价格进行调控,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来保供应、稳粮价.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探讨我国粮食生产波动区域特征和品种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区域波动和作物品种波动对粮食总产波动的影响,从而确定了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具体来源,为制定增强粮食生产稳定性的区域政策和贸易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发展与运行大体上经历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这种循环就叫做经济周期,而证券市场作为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工具,二者的运行情况很可能呈现相同的周期性规律。我国的证券市场由于组建时间不长,与发展中国家股市的运行周期有相似性,不仅反映周期性特征,更表现为周期性交替震荡。因此,必须尽快从根源上摸清影响证券市场波动的主要相关因素,才能保持市场稳定,中国股市才能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经济周期、政治周期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碧波 《学术研究》2007,(10):77-81
经济周期、政治周期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左右和影响,从而相应地出现周期性的"波动"。由于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并不同步,由经济周期引发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周期性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被由政治周期引发的"周期性波动"所冲击,从而导致两种周期所引发的"波动"相互影响。但是,只要两种周期产生的"驱动力"不相等,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就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周期性角度分析1990年至今的物价波动任瑞刚,李敏从周期性的角度对通货膨胀和物价波动进行全过程的分析、研究,无疑是一种新的视角,有助于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通货膨胀和物价波动问题。一、全国和我省这一轮物价波动周期的基本情况(一)物价波动周期无论从全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状况、原因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9~1993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七个完整的波动周期,其中1989~1993年尚未能够确定为一完整周期。分析表明:(1)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周期长度一般为5~6年,且波幅较大;(2)引致波动的原因除了一般经济因素之外,还有政策和体制的偏差;(3)粮食产量的波动对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有着极强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进程;(4)未来几年里我国粮食产量将可能出现滑坡,最好的结果是波谷在今后的5年内出现,最坏的结果是波谷在今后的1~2年内出现。  相似文献   

9.
一、农业波动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建国40年来我国的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不仅存在明显的周期波动,而且这种波动还具有高频振荡的特点。第一,1949—1987年间,农业总产值波动9次,平均约4年波动一次,粮食产量波动10次;第二,1952—1987年间,农业总产值平均波动幅度为10.2%,比美国农业平均波动幅度高出一倍,而峰值与谷值的落差很大。农业总产值波峰值为17.8%(1950年),波谷值为—13.6%(1959年),波幅为31.4%;粮食产量波峰值为16.7%(1950年),波谷值为—15.6%(1960年),波幅为32.3%。 一个产业部门的波动,如果影响的仅仅是自身的发展,那么它的重要性是有限的,然而,农业波动所产生的效应远远不囿于自身的范围而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事实上,40年来我国农业的每一次波动都导致了或大或小的恐慌和政策调整,正是农业波动力度的强力扩张,形成了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0.
转轨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量的波动及其原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在转轨期间,引发粮食产量波动的因素有粮食播种面积的大小、粮食每亩平均 产量的高低、自然灾害成灾范围的多少、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 等诸多因素。但我国近半个世纪的粮食产量波动情况表明,引发粮食产量大起大落波动的主 要因素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因此,为了防止我国粮食产量大起大落的波动,国家必 须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注意政策变动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周期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固有的理论。对这一理论的研究 ,已逐渐延伸到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周期性波动问题的探讨。人类经济的发展 ,是否也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本文试图说明 ,人类经济历史发展过程 ,是沿着某种曲折的波形路径推进的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性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1978—2008年其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平均为30.33%。本文运用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采用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波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具有波动频繁、周期短、幅度大等主要特点。针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特性,系统分析了政策导向及粮食价格、耕地总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物质和技术投入、粮食流通体制等经济社会因素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实际,提出了稳定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苏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实证和对比分析,揭示江苏经济增长的周期节律及其成因,并探求改善江苏经济周期性波动态势的经济对策。一、关于经济周期衡量标准问题的两点说明第一、衡量经济增值的权威指标是国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因此,经济周期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实践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在沿着其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并且总是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不可否认,我国的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周期波动特征。从1978—1998年的21年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为9.8%,其中1984、1992年GDP增长率最高,分别为14.6%和14.2%;而1981、1990年GDP增长率最低,分别为4.4%和3.8%。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波动周期大概在8—10年左右,属于中期性波动周期。从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5.
日本房地产周期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地产普遍具有周期性。日本房地产战后经历了数次周期 ,日本的房地产周期是地价波动为特征的 ,而且和宏观经济景气正相关 ;政府土地政策以及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周期的长短和波动频率有直接重要的影响。针对我国房地产发展历史较短的情况 ,分析日本房地产周期的发展特征及成因 ,将有利于我国借鉴经验教训 ,制订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 ,保证我国房地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表现为波浪式的周期性演进过程。过去我们对此并没有认识,而仅仅把它同一定社会的经济运行相联系.如果把经济高涨到经济收缩的波动过程规定为一个经济周期,那么,我国经济运行同样地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见表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存在着“扩张——收缩”交替的周期现象。这种周期交替现象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它表现为周期为5年的工业型经济波动,以及在较高的发展水平上的较大波动。经济的波动是由物质生产过程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同时它也为不完善的经济机制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所影响。因此,着眼于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改进和完善经济运行机制,避免经济的过度扩张和过度收缩。  相似文献   

18.
商品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周期波动特征是衡量商品市场运行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从周期划分、波动持续时间、波动幅度以及波动持久性等角度,对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商品市场的周期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商品市场越来越具有持续、稳定增长的特征,商品市场周期波动对我国消费、投资、价格指数的影响效应不断增加,对总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品市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商品产量和价格围绕均衡状态波动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蛛网模型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考察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以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文章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思想对商品产量和价格围绕均衡状态波动的情况作出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4,(8):96-100
粮食安全事关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与社会和谐安定,但在当前却面临诸多挑战。考虑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与农业支持的针对性,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增长的影响因素,这对形成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播种面积、化肥投入、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成灾面积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劳动力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严守耕地保护制度,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联动机制;宣传农业科普知识,科学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