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有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谁,总是热情地道声:“早安。”其中,有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应冷漠。因为,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不是很友好。然而,年轻人的冷漠,并未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了一声:“早安。”  相似文献   

2.
一位华侨在郊外的大湖边买了一幢小房子,想在这安宁、清静、优雅的环境中安度晚年。但好景不长,便有三四个年轻人每天下午四点多钟就到他的住房周围踢足球。今天踢破了他的门窗玻璃,明天又踢破了他的花盆,还把绿地踩踏得不成样子——老华侨受不了这样的干扰,直接制止他们,怕诱发他们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使得他们更加放肆。老华侨决定用"减码弱欲"的心理学原理去做好年轻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五年过去,赵兴业先后被蒙城县政府授予“养猪状元”,阜阳市“十佳青年”,被市评为劳动模范,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省委书记卢荣景热情赞誉他“个人养殖全省第一家”、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亲切称道:年轻人,干企业真行!赵兴业在当地家喻户晓。翻开他的奋斗史,每一页都洒满他和妻子吴兴俊的辛勤汗水。  相似文献   

4.
1876年,一位20来岁的年轻人只身来到芝加哥,他一无文化二无特长,为了生存,只好帮商店卖起了肥皂。随后他发现发酵粉利润高,立即投入所有的老本购进了一批发酵粉,结果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当地做发酵粉生意的远比卖肥皂的多,自己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相似文献   

5.
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如何共生,这是个问题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寻找传统宗教中的隐士,每到一地,他都问当地的道士或者僧人:"你们有宗教自由吗?"而每次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人干涉我们的信仰自由,但是现在没有年轻人  相似文献   

6.
Sara  Rimer美  青峰 《社区》2009,(16):56-57
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事社区组织工作,人们相信,这个经历给了奥巴马职业生涯很好的锤炼,对他最后登上美国总统宝座也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另外,种种现状使得美国年轻人如今在择业时乐于优先考虑社区组织工作——而其中大多数人曾经并不会考虑这个职业。  相似文献   

7.
太阳和星星     
有一个年轻人,在路上与他在求学时期的老师巧遇,老师关心地殷殷询问年轻人的近况。年轻人经昔日的恩师这么一问,仿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将自己从离开学校,进入目前工作的公司之后,所有遭遇的不顺利情形,一五一十地对老师尽情倾诉。  相似文献   

8.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在屡遭失败后,去向一个智者请教成功的秘诀。智者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便碎了,只剩下包着红外衣的花生仁。智者让年轻人再用力捏,年轻人再次用力一捏,花生仁上那层红红的外衣也碎了,最后只留下白白的花生仁。智者对年轻人说:"你现在  相似文献   

9.
《21世纪》2005,(10)
最近,加拿大东部圣约翰市(SaintJohn)的中国留学生接连受到带有种族歧视的侮辱和袭击,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据当地报纸《电讯日报》报道,中国学生已发生数起被鸡蛋袭击事件。我们怎么样才能增加人口呢?”学生担心人身安全据报道,扔鸡蛋事件发生在某星期一晚上10点左右,一辆坐满了年轻人的红色面包车开过的时候。他们开过去后,又折了回来,开始扔鸡蛋。星期二下午,破碎的鸡蛋和蛋壳撒了满地。一个留学生的脸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警察不得不把他送进医院治疗。然而,就在此前的星期日,他和一些朋友们在停车场也遇到一群年轻人,朝他们大…  相似文献   

10.
记者手记记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他。他看上去很普通,有一点帅气,人很瘦却很精干的样子,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但是,在和他的交谈中,记者发现了他背后的故事。很难想像,眼前这个职校毕业只有22岁的年轻人,收入竟已达到了五位数!远远超过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这个年轻人叫季懿君。您一定会问,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成就了今天的他?在交谈的过程中,他的情绪有些激动,采访几次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1.
在从事宗教部门工作的年轻人口中,早就听说北京基督教会有一位热於帮助年轻人、发现年轻人、挖掘年轻人的德高望重的牧师,他的名字叫于新粒。 一直很想拜访于牧师,苦於没有机会。真正采访于新粒,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等他开心地与那批到北京基督教两会参观的韩国留学生──一道别後,我跟他一起走上通往会客室的楼梯。按照事先电话裹谈好的,我向于牧师要他的个人资料,他却风趣地说:“我没有什麽好写的,你如果有兴趣,我们聊会儿天就可以了,你也知道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这样我也好象回到了我的青年时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12.
正不久前,北大教授钱理群在一篇文章里宣布了自己的"告别"——他将告别学术界;一直与年轻人为伍、为师的他,同时也宣布自己跟青年的关系结束了。他这样写道:"对‘60后’‘70后’我有点理解,对‘80后’多少有点理解,对‘90后’我完全不理解。网络时代青年的选择,无论你支持他、批评他、提醒他都是可笑的,年轻人根本不听你的。所以我再也不  相似文献   

13.
名利的真相     
李小林 《今日南国》2007,(20):72-72
许多年过去了,这个年轻人慢慢老去,但他还在寻找名利。最后,他来到世界的尽头……从前,有一个爱幻想的年轻人。有一天,他听说名利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谁能找到她谁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所以他在心里迷上了名利。他发誓,即使花上一生的时间,也要找到她。他首先到那些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书籍中去找名利。结果他发现这些哲理书对名利始终持批评否定的态度,而且一直排斥她——名利不在书籍里。  相似文献   

14.
在湖北省来凤县翔凤镇红岩堡村,每逢天气晴好,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便用轮椅推着一位下身瘫痪的年轻人外出遛弯儿。他们既不是祖孙,也非亲非故,但5年多来,这位老人放弃在湖南县城衣食无忧的优裕生活,千里迢迢来到湖北这个偏僻的村庄,像呵护亲孙子一样照料着这个不幸的青年。他的大义善心,挽救了一个贫苦之家,在当地村民中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5.
黄鸣 《可乐》2011,(2):73-73
有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求助于我,说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上级很平庸,工作不求上进,还时常压制年轻人的发展。很多时候,他都处于忍耐状态。面对这样的上级,他很苦恼,几次想辞职不干,又舍不得离开公司。矛盾之际,他询问我应该如何面对平庸的上级。  相似文献   

16.
尘缘     
有一个年轻人,穷困潦倒,他感到尘世灰暗至极,便产生了轻生的恶念。一个朋友指点他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希望他能从禅师那儿得到一些点拨。年轻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一条大河边,寻找到了那位禅师,并把内心全部的苦痛倾诉一番。  相似文献   

17.
叶永烈 《社区》2009,(11):47-48
康生要找的两位年轻人,便是王海容和唐闻生。康生为什么要找这两位年轻人呢?他深知这两位年轻人非同一般.可以把他的话转告深居简出的毛泽东——她们是毛泽东的“直线电话”!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开着一家有名的心理咨询室。来咨询的,常常是情感遇到问题的年轻人,每次咨询完,那些年轻人都能成功解决问题。口耳相传,他的名气越来越响,在杂志和电视台都开了专栏,人们把他当成“爱情专家”。很多时候,他自己也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9.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位年轻人用一枚曲别针换别墅的神话。年轻人叫凯尔,他在博客上说出自己的梦想:他想拥有一套豪宅,但不是通过现金购买,而是用手中的东西交换。那  相似文献   

20.
走进职业指导室的是一位瘦弱的年轻人,衣着光鲜、打扮前卫,他留着长发,腕处的手链光亮耀眼。眼前的年轻人姓王,通过交谈得知他对计算机很有兴趣,于是根据求职者的兴趣和特长,我为他推荐了某公司的网管工作。可是,没过几天,小王耷拉着脑袋又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