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通过传统图书馆与新世纪图书馆对比的方式叙述了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新世纪 ,图书馆员所充当的社会角色和应具有的职业理念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角色悖论与政府权力的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是政府的人格化代表。目前对公务员的角色认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公共人”、“理性人”的角色认同,一种是“经济人”、“权利人”的角色认定。这两种角色集中于公务员角色中,发生角色冲突,称之为“角色悖论”。角色悖论其实是对公务员角色期待的应然与实然的冲突,焦点在于对公务员个人权利的不同认识。本文对公务员角色悖论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角色冲突的原因在于不同的背景定位,应该在国家与政府的背景中定位公务员的角色。角色悖论的实质是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根源在于政府权力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3.
牛芳 《兰州学刊》2005,(1):294-295
本文在探讨网络社会中教学方式变化的基础上,对网络社会中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网络社会中的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和支配者,而是教学活动中的设计者、引导者、协助者、促进者和学生的伙伴.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网络社会中的教师扮演好新型角色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伦理在经济、政治、组织人事、履行职责、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失范现象,其成因主要在于传统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意识的消极影响、社会转型期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伦理法制不够健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等,需要采取增强公务员公共责任意识、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伦理立法、完善公务员职业伦理监督机制等措施来加强公务员职业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青年公务员的职业动机和职业认同对建设高质量公务员队伍意义重大.通过对872名青年公务员的实证调查,探究了青年公务员职业动机的内容结构及基本特征、职业动机与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公务员的职业动机包含五个维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公共服务志向、求职环境促使、职业舒适吸引、人际作用推动和社会资本影响动机,且在性别、学历和入职年限上存在统计学差异;青年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志向、求职环境促使、职业舒适吸引动机对职业认同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公共服务志向对职业认同的预测作用最佳,而社会资本影响动机对职业认同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入职年限对职业动机与职业认同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青年公务员入职年限越长,职业动机对职业认同的影响越大,这一变化主要源于公共服务志向影响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准确把握青年公务员的职业动机和职业认同对建设高质量公务员队伍意义重大.通过对872名青年公务员的实证调查,探究了青年公务员职业动机的内容结构及基本特征、职业动机与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公务员的职业动机包含五个维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公共服务志向、求职环境促使、职业舒适吸引、人际作用推动和社会资本影响动机,且在性别、学历和入职年限上存在统计学差异;青年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志向、求职环境促使、职业舒适吸引动机对职业认同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公共服务志向对职业认同的预测作用最佳,而社会资本影响动机对职业认同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入职年限对职业动机与职业认同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青年公务员入职年限越长,职业动机对职业认同的影响越大,这一变化主要源于公共服务志向影响的增强.  相似文献   

7.
李景玉 《理论界》2009,(6):34-36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世界行政改革的浪潮,转变当前我国公务员角色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呈现出"管制者"、"人民父母官"以及"企业家"等与服务型政府所要求的"服务者"角色标准有差距的角色现状.因此.要彻底清除公务员的"官本位"意识,树立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要加强公务员依法执政的观念和能力,坚决杜绝"人治";要彻底转变公务员"企业家"式的目的观,把公民价值放在首要位置;要加强和完善公务员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行为约束和监督;要努力强化公民参与,通过完善而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来加速公务员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8.
汪浩 《理论界》2014,(4):15-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已经从生存型社会发展阶段开始过渡到发展型社会阶段,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角色的定位与转换要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本文拟对政府角色定位与转换的背景、政府角色定位与转换后形成的模式以及政府角色定位与转换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产以及生活的职业化始于工业化进程,作为一种职业活动的社会治理也始于这一时期。在工业社会中,人们更多关注职业活动中的知识、技术、能力等,人的道德状况则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忽视。随着管理型社会治理向服务型社会治理的转变,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对社会治理者道德要求的强调。服务型社会治理中的职业活动者在角色扮演和行为选择上都需要以道德为基础,也只有当社会治理者的行为选择是有道德的,才能实现自主,不受权欲、物欲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角色是有关担任某一特定的社会职务的人应该如何行动的一套期待.公安院校的部分教师目前在角色认定上有一定的偏差.表现为1.缺乏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和认同感;2.缺乏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3.缺乏起码的教师职业道德.为此必须探索原因,确立新的角色定位,即1.公安院校教师应是科技强警的主力军;2.是克服腐败,清正廉洁的表率;3.是法律的宣传者与忠实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发展,公务员的管理机制也增添了新的内容,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西方国家更是将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作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新突破口,对西方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加以借鉴,可以推进我国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的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发展,公务员的管理机制也增添了新的内容,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西方国家更是将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作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新突破口,对西方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加以借鉴,可以推进我国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的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足协定位、管理不规范人才奇缺、转会与摘牌、“洋插队”、球员高收入、外籍教练、“黑哨”和“黑幕”处理、媒体导向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对未来职业足球的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217-221
领导干部既是遵守政治学规范代理行使公共权力的特殊人群,也是遵循经济学法则维系日常生活的一般个人。这两种不同角色因其各自内在规定的不兼容而造成经常性的冲突和张力,可能导致公共权力与领导干部角色关系的扭曲,甚至行政行为失范。为了避免这种消极后果,必须厘清并正视领导干部身上负载的社会角色群,梳理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规范角色扮演,保障角色权利,缓解角色冲突。  相似文献   

15.
制约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务员制度是大工业的产物,它和社会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表明,在中国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渐进演变过程。制约中国全面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因素主要有:二元体制下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政治体制改革的两难困境;中国仍保留着诸多前现代社会的因素;经济秩序制度创新的利益刚性:极“左”的政治思潮和传统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等等。  相似文献   

16.
角色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分析大学毕业生出现角色认知偏差、角色行为失范、角色准备不足等角色失调现象;并提出以角色认知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角色规划教育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角色规划,以角色学习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习有效的角色扮演等培养大学生良好社会适应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职业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矛盾对抗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女性要重视自身的素质教育,提高体能素质;有关组织部门应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培养教育职业女性,挖掘其内在潜力;优化职业女性成才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论人的社会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个人到社会,个人要发生一种新的文化性变化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和发挥作用,这种新的文化性变化即是人的社会角色化.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为了获得这个存在形式,需要经历一番文化化或社会化转变.人参与社会组合和社会生活,目的是实现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实现与人的社会角色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社会角色理论是探讨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角色失调的一种可资借鉴的理论参系。将社会角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用来剖析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存在的角色意识不清、角色领悟不深、角色紧张、角色冲突和角色失败等角色失调现象;从加强角色学习、增进角色认同、强化角色互动、提高角色适应等方面着手,积极调谐社会角色功能,有效提升教学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20.
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民权益保护需要各级政府找准角色定位,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地方政府背离了服务型政府的角色定位要求,扮演了土地垄断供给者和流转利益强夺者角色,严重侵害了农民权益.研究认为切实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民权益保护.政府应及时向制度政策设计者、土地供给安排者、农村公共服务者、市场秩序监管者转变,并积极完善乡村基层治理结构以加强对农民自主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