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力 《山西老年》2012,(4):37-37
1946年4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王若飞、秦邦宪,在出席重庆国共谈判及政治协商会议后,与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等人乘机返回延安时,飞机不幸在山西兴县与海拔2000米高的黑茶山相撞,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四·八"空难。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一年七月底,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获悉内蒙德胜旗农牧民自动起来开展斗争的情况,决定派遣王若飞、田德秀、潘恩博三人去内蒙成立西北特委,王若飞为特派员,田德秀为军事部长,组织领导陕、甘、宁、晋、绥、新地区的农民解放斗争和民族革命斗争,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把“西北工作打成一片”。 九月,他们到库伦(乌兰巴托)与共产国际远东局取得联系,然后分两路出发:一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马兆同志的文章《一九四六年政协的中共代表中有董必武而无秦邦究》(《四川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一期),对我系胡华同志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中关于中共出席一九四六年政协代表的名单提出异议。历史事实究竟怎样呢?我们认为弄清楚它是有意义的。 一九四六年一月,中共确定参加政协的代表是: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吴  相似文献   

4.
谢伟思作为美国职业外交官,著名的“中国通”,由于他在中国的成长经历和与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的亲密接触,使他对中共的成长历程、国共关系及中共对美苏的态度等问题都有了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得到民众衷心拥护和支持的中共必将取代国民党而成为执政党,所以美国政府应该采取正视现实的对华政策,但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反共意识和冷战兴起,美国政府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终不仅导致了它与中共关系恶化,而且使谢伟思等人因延安经历而背负“反叛”罪名,遭受迫害。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处于长期对立的重要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5.
文源 《今日南国》2014,(9):21-21
对于中共情报战线的“后三杰”,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熊向晖.作为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熊向晖因向延安传递胡宗南闪击延安的情报,实际上挽救了整个中共中央,因此毛泽东评价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熊向晖名声太响,以至于另两位陈忠经和申健都不为人们所熟知.实际上,这三个人作为胡宗南的心腹,都为中共情报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6.
国共双方对重庆谈判都高度重视,派出得力人员组成谈判代表团。中共代表团以毛泽东为首,辅以了解全局、富有谈判经验、机智灵活、刚柔相济的周恩来、王若飞。国民党代表团由蒋介石操纵,指派政治上老练通达,能严格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办事,且主张用政治方法解决中共问题的资深官员组成。双方代表团的最佳组合,预示着谈判斗争的激烈艰难但亦有所结果。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作为民间仪式的祝寿走进中共政治视野。中共借助祝寿诠释革命事业,表达现实诉求,完成政治动员,实现政治整合,改良社会习俗。延安时期的祝寿活动,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表达,成为中共政治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景,推动革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若飞传略     
王若飞是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和卓越的政治家。他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以及重庆谈判中,担任过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职务;在敌人监狱里,经受过严峻的考验;作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一九四六年四月八日,在由重庆飞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牺牲。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是中共党史中的重要事件。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摆脱苏联与中共的“父子党”关系,在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开展过程中,中共努力减少和排除苏联因素干扰,争取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独立自主。通过整风运动,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逐渐在意识形态上摆脱苏联影响,也为中共后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44年美军观察组分两批达延安,这是美国政府与中共正式接触的开始,也是中共半官方性质外交的开始.在后来的963天里,观察组向美国政府传递了延安和解放区比较真实的情况,并与中共就中美关系、美国援助、成立国共联合政府等问题进行了磋商,双方开展友好的军事合作.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和观察组自身性质和职能所决定,美军延安观察组的在华活动没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944年美军观察组分两批达延安,这是美国政府与中共正式接触的开始,也是中共半官方性质外交的开始。在后来的963天里,观察组向美国政府传递了延安和解放区比较真实的情况,并与中共就中美关系、美国援助、成立国共联合政府等问题进行了磋商,双方开展友好的军事合作。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和观察组自身性质和职能所决定,美军延安观察组的在华活动没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解放区木刻运动的缘起 1937年1月7日党中共进驻了延安,延安随之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成为延安文艺运动的摇篮。 1937年至1940年间,武汉失守前后,许多文艺工作者纷纷来到延安,延安成为解放区的文化中心。当时来到延安的木刻工作者先后有温涛,胡一川,沃渣,江丰,陈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中共“延安时期”的研究非常活跃。为了给研究人员提供数字化的文献信息资源,提高科研效率,有必要建设中共“延安时期”历史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设对中共“延安时期”的研究和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经济和文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开创了图书馆与专业研究人员合作,为重点学科和专业研究进行深层次知识服务的先例,对提高图书馆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后,鲁艺“演大戏”的做法受到了质疑和批判。但是,戏剧运动并没有就此停止。当时中共领导下的延安及其抗日根据地是在抵御日本侵略和国民党围剿下创立起来的红色区域,毛泽东及其中共领导者,首先考虑的是文艺如何为艰苦卓绝的战争服务,如何为建构中共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李虹 《中华魂》2008,(11):18-19
王若飞,1896年10月11日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县城北街的一个地主家庭。他是我党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政治家,担任过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职务。1946年4月8日,他由重庆回延安汇报工作,途中飞机失事而遇难。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将近6年的铁窗生涯尤其突现了他作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16.
中共在延安13年的历史是日益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独立开辟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延安时期是民族大觉醒时期;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成熟时期;延安时期培育和形成了象征时代精神风貌的“延安精神”。研究延安时期的历史地位,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诸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国民政府和中共对"迪克西使团"来访的反应也存在明显差异."迪克西使团"援助中共的合理建议虽然未被美国决策者采纳,但"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中共而言,它架起了中共与美国政府联系的桥梁,积累了初步的外交经验;对国民政府来说,它成为制约国民党当局在抗战结束前不敢发动内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的"鲁迅"是透视延安文化历史形成和延安文人思想变迁的窗口,这一时期主要存在着两种鲁迅观.延安文人认为"鲁迅精神就是揭露黑暗追求真理,不怕孤独,即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的民主主义精神和批判国民性的现实主义精神",并将自我对"鲁迅精神"的体认融入到了自己的文学实践中.而中共领导人则更侧重从政治的需要来阐释鲁迅,使得鲁迅逐步被意识形态化,并且通过标举鲁迅的旗帜团结文人以及规训他们的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19.
宇赟,男,1960年生,陕西神木人,延安大学财经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共延安大学财经学院党委书记、延安大学法律研究所副所长,延安市政府法律顾问。是陕西省诉讼法研究会理事,陕西嘉岭律师事务所律师,延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相似文献   

20.
王凡  东平 《今日南国》2006,(8):36-37
中共领导机关内组织舞会,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当时是战争环境,中共领袖们工作也紧张,根据地文化生活也单调,就靠跳舞来调剂一下生活。这种方式,在西柏坡时依然保持着。新中国初创时,紧张工作的情况并没有立即出现多少改变,或者说是更有甚之。所以,中共领袖和中央办公厅机关搬进中南海,在紧张的新政协会议筹备,新政府的构建之余,仍旧以插空安排场舞会的方式,使领袖们松弛一下,运动一下,减缓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