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青少年违法犯罪逐步向低龄化、团伙化发展,如何做好问题少年的管教工作,探索预防问题少年重新犯罪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六盘水师范学院团委开展的"问题少年回访春晖行"活动,探索产生问题少年的原因,希望从源头上解决教育和引导问题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现行《少年事件处理法》于1997年公布,是一部实体、程序、组织相综合的法律。该法对少年违法犯罪事件设立了独立的程序,立法理念也着眼于"少年成长的非连续性",三种回流机制的设计使少年有多种机会进入少年保护事件程序,这些都有助于实现保障少年健全的"自我"成长的目的。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在未来的立法中,我国大陆地区应订立一部专门的少年法;同时,在观念上,要放弃对少年单方面的"爱",真正尊重少年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中泰少年司法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少年司法制度是各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处理成年人犯罪案件,各国对于违法犯罪的少年都立足于教育挽救,因而形成了一整套适用于处理少年违法犯罪的司法制度。目前,不少国家的少年司法制度已经比较完备、比较科学,而且大都行之有效,泰王国便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对我国与泰王国少年司法制度进行一些比较,目的在于借鉴泰王国少年司法制度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为我所用,以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少年警察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警察对于预防少年违法犯罪、保护少年合法权益的作用重大。我国的少年警察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都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为完善我国的少年保护机构和少年司法机构体系,更好地实现预防、惩治少年违法犯罪和保护少年的目的,我国应当建立完善的少年警察制度。我国少年警察制度的建立包括机构设置、职责确定和人员配备三个方面,其中,职责确定是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外少年司法矫正制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犯罪少年进行司法矫正,关系到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通过对中外少年违法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犯罪少年案件的受理范围、案件调查、审理、处置、宣传、司法矫治措施、中外保护少年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中探讨出中外保护少年的优势和劣势,可以为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少年司法矫正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完备的少年司法制度的建立是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重要前提。一方面,通过严密的司法制度保护未使成年获得应当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另一方面,以正当程序保护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权利。但是,我国少年司法制度还很不完善,尤其对青少年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处置,至今尚未建立正当严格的程序,随意性较大。因此,无论从青少年权利保护的角度看,还是从国家法制建设角度看,建立和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骨骼成熟程度与男少年生长发育的关系 ,对襄樊市 4所少体校男生进行了5年追踪调查 ,结果证明骨骼成熟度高的少年 ,身体的成熟度也高 ,且形态发育早 ,但增长潜力不大 ;骨骼成熟度在一定范围内较低 ,则生长发育速度持续时间较长 ,生长潜力较大 .骨骼成熟程度与形态发育速度取决于少年在生长发育突增阶段里的起始年龄、高峰年龄、终止年龄 ,形成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形态发育水平上的个体差异 .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和成人一样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性,但其身心特点决定了其罪错行为与成人的违法犯罪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出于特殊保护的需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起了适合自己情况的处理罪错未成年人的独立处分体系。由于强烈的传统报应观念和少年保护理念研究的滞后,我国一直比照成人违法犯罪的处罚措施来处理未成年人的罪错。随着未成年人罪错情形日趋严峻,确立未成年人优先保护理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未成年人特点的罪错处分体系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对未成年人不仅要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保护,而且还要实行司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为贯彻这一原则,切实维护少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还制定了《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其中,都明确规定审判少年刑事案件,要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政策,执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要根据少年被告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审判方式、方法上,注重疏导,寓教…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犯罪的少年人是特殊的犯罪主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特征。在诉讼程序上立法趋于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与成年人犯罪案件区别对待,主张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刑事诉讼特别程序;作者认为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视为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一项诉讼原则,会降低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地位与作用,因而对于歧见纷纭的少年刑事诉讼原则问题,作者主张六项特有原则,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诉讼权利特别保障、全面调查、不公开审判、分案处理,迅速简易。文章对前五项原则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当今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它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近期萧山市教委组织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图片展览》 ,以写实的手法 ,用大量的事实揭示了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据统计 ,从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全国查获未满 1 8岁的刑事作案人员达 1 5万人之多 ,在所有被判刑的犯罪成员中 ,2 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 60 %以上。青少年违法犯罪初始年龄比 70年代提前 2~ 3岁 ,1 3岁以下的少年违法犯罪增多 ,犯罪呈低龄趋势 ,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如 1 2岁的学生赵× ,由于父母 ,尤其…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出现了三次离婚高峰.第一次离婚高峰发生在建国后的50年代初期,其原因是1950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废除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婚姻家庭制度.于是许多人便纷纷申请解除旧的痛苦的婚姻关系,使我国离婚率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峰.第二次离婚高峰出现在60年代初期,这次离婚高峰的出现,一方面与1958年以来国家在经济指导方针上的  相似文献   

13.
为何运用情感有助于拯救我们的儿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枪支已超过交通事故,成为美国最大的死亡原因。尤其令人不安的是这样一种预测,即目前我们正处于下一个10年“犯罪风暴”之前的间歇期。理由是,14岁和15岁少年的谋杀不断上升,而这个年龄群体所代表的是在一个极短暂的生育高峰期中最初出生的人。在下一个10年,他们将长大成人:在一个罪犯的犯罪生涯中,18岁至24岁是暴力犯罪的高峰年龄,这些少年是第一批不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曾出现了两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从1950年—1957年,第二次为1961年—1973年。由于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性和惯性作用,这两次生育高峰对我国人口再生产的态势有着决定意义。本文拟就河南省第二次生育高峰对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性影响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5.
阿历克赛·托尔斯泰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但是在他初登文坛的时候却是一个象征派诗人。从1907年第一部作品《抒情诗集》发表到长篇名作《苦难的历程》和《彼得大帝》问世,他的创作经历过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从象征主义转变到现实主义,第二次从批判现实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次转变相继发生在俄国革命史上两个重大事件——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他早年在创作方法上的探索,为他日后攀登艺术高峰开辟了道路。从  相似文献   

16.
两种经济体制下中国犯罪状况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树华 《南都学坛》2003,23(5):74-81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犯罪现象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变化,时落时涨,前后形成了五次犯罪高峰。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犯罪高峰;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犯罪高峰;197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次犯罪高峰;198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次犯罪高峰;199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五次犯罪高峰。分析造成这五次犯罪高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总结治理的成功经验,采取建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治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措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青少年身上屡屡发生的恶性事件以及青少年违法犯罪比率的逐年上升 ,充分暴露出孩子们在心理上、人格上的种种缺陷 ,大量事实说明 :心理环境的“荒漠化”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起点。青少年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之前 ,心理已经不健康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应充分认识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及危害 ,应以矫治和消除不良心理为重点 ,从“心”抓起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防患于未然 ,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这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违法犯罪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不当以及法律意识淡薄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特殊保护理念下,各国司法在处理少年违法犯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福利模式、刑事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和恢复性模式。我国现行参照成人报应性司法的少年犯罪处理方式,已经难以应对日趋严峻的少年犯罪,因此,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少年刑事司法已经势在必行。鉴于福利模式容易导致过度保护和"实质不公";刑事模式存在保护手段与保护目标的矛盾;社区参与模式在我国又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单纯的恢复性模式又难以适用所有的少年犯罪,因此,有必要建立兼顾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体现优先保护理念,又兼有多种模式特点的我国恢复性少年刑事司法,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西辽河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东北亚古文化古文明的重心地区,研究西辽河流域古代文化和文明,对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多民族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近万年来,西辽河地区从历史文化发展面貌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经济形态(渔猎、农耕和游牧经济),几次大的历史文化发展高峰。本文重点介绍三次历史文化发展高峰:一是8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