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国际金本位制到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百年变迁,其演变既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反映,也是大国经济利益博弈的最终结果,更是货币形态、汇率安排以及国际收支调节手段改进的演进过程.借系统论的研究视角,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及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及其运行演化规律,从而为我国参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探索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实行新的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后,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应。虽然这种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也许可以防止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但是它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有可能导致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事实再次表明,当美国利益与世界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美国政府将选择维护本国利益。因此,以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存在许多弊病,必须要加快推进以构建超主权货币为特征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在演进中表现出不稳定性和功能失调性,各国为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陷入权力之争与利益之争,从而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必然显现出长期性,而观察影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因素有利于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合作中找到自身的位置与积极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4.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生的.这一基本特点要求应对危机的各宏观当局,必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从传统以企业为主体的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或技术合作,提升到政府层面的宏观经济政策合作.同时,由于美元垄断国际货币体系时代的结束,任何单一货币都不能居于垄断地位而形成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局面,这就要求未来一段时期内,必须加快美元主导下的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的革新.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战后国际货币制度分为两个阶段,即①1944~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固定汇率制与②1973年至今的国际货币浮动汇率制。我们认为国际货币浮动汇率制度又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1973~1985年9月,这一阶段国际货币制度的最大特点表现为各国在国际货币领域的“非合作性”自由浮动汇率制名义下,分别制定自己的金融  相似文献   

6.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人民币与卢布的竞争和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连发生的世界经济失衡、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衰退等事件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及改革又一次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在现行货币体系中中俄两国均面临着潜在风险,如果两国在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本币国际化进程中,能够积极协调人民币和卢布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那么必将有益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国际金融秩序建设与改进中维护自身的利益并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论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的路径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很大的反响。1943年英国和美国政府为建立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提出的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本来是要建立一种超主权货币,但是最后协商建成的则是以主权货币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所形成的牙买加体系,仍然是以主权货币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不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牙买加体系,都存在特里芬难题。1982年,特里芬建议建立超国家的国际信用储备制度,以建立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周小川的建议实际上是特里芬建议的延续和发展。在借鉴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的路径并分析其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面临"高债务和高赤字"问题,财政状况不断恶化,主权债务问题导致主要国际货币大幅度波动,国际货币体系变得更加不稳定。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凸显,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较大,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仍然较高,未来美元汇率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去美元化"将成为一种趋势,欧元、日元等货币都难以替代美元,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将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正在崛起,中国应该抓住机遇,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世界经济的长足发展,特别是在目睹亚洲金融危机演化成一个世界性问题之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国际货币体系对国际金融活动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国际社会要求建立合理、适用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呼声陡然高涨,使改革现行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关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一、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指调节国际间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安排、惯例和机构,它涉及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汇率方面的规定和国际储备资产的供应等方面的内容。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的…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暴露无遗.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面临困境,美元流动性过剩对国际货币体系造成一定冲击.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从长期来看,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现实选择.对于人民币而言,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有利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实现人民币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1.
晚明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古代货币史的重要议题,但是现有研究较少涉及货币思想层面的分析.提升交换效率是货币制度变迁的思想诉求,流通性与稳定性是货币思想的考量要点.晚明之前,铜钱与纸钞均无法同时满足流通性与稳定性的要求,流通货币形成了一个“循环困局”.外银内流的偶然事件突破白银流通性不足的瓶颈,催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必然发生与“循环困局”的破解.白银货币化的制度变迁建立在一个互利互制的利益协调基础上,强化了社会成员选择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一致意愿.  相似文献   

12.
熊昌锟 《中国社会科学》2023,(10):183-203+208
清末民初中国的币制改革深受资本主义全球化及国际金本位体系的裹挟,由各方势力共谋促成。国际金本位体系建立后,中国在偿付外债、赔款时承受巨额镑亏,对外贸易遭受巨大逆差,中国意图通过币制改革解决财政和贸易问题。为了消除关税摩擦、便利通商,扩大在华利益,英、美、日等国要求中国统一币制。清政府希望借助外部势力,收归货币发行权。币制改革正式开启后,中国向美国、日本寻求帮助并向国际银行团借款。然而在引入外国势力后,币制改革逐渐丧失了独立性。各国企图利用币制借款及附加条件,主导中国币制改革进程,干预中国内政。清末民初的币制改革均试图建立中央权威的货币制度,但受制于国力及国际因素,最终未能成功。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际金融创新,虽然中外专家已发表了不少文章,但如何才能全面正确把握国际金融创新的内涵,仍然值得认真讨论和研究。所谓国际金融创新即在国际金融活动中,新的国际货币制度、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新的国际金融工具及业务、新的国际金融市场、新的国际金融管理制度的创立、引进和运用。 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强,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迅速国际化。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及业务、金融市场国际化,具有双重性,既是国内的,又是国际的。如跨国银行的崛起,金融工具及业务不断地被世界各国引进和应用,金融市场由原来国内市场变成了国际金融交易中心,象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等。这些情况说明金融创新成果不断地被国际化,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创新,这也是“创新扩散效应”的一个反映。 国际金融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此拟依据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性质,将国际金融创新划分为两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始于次级贷款危机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动荡.这场危机给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及变革的可行性,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在众多的原因中,有效需求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次贷危机这三个方面是最主要的.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可以使我们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走的更稳更好.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凸显了单一主权货币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后危机时期,国际社会在总结危机教训的同时,更试图改革和重构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维持国际金融贸易环境的稳定.中国应抓住美元动荡、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重构这一契机,调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而改善中国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应遵循规范有序、稳步推进、市场演进与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文章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现状,提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模式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主要是金融创新过度和金融监管不力,而其深层的根源是全球经济失衡和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通过政府间政策博弈模型分析显示,在危机治理上,非合作博弈的结果不是最优的,唯有国际间的合作才是是次贷危机治理的最优途径.而在长期,为了从根源上杜绝类似危机再次爆发,只能谋求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和重构.  相似文献   

18.
美国持续几十年的贸易收支逆差和新兴经济体巨额的外汇储备积累体现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极度失衡,其核心原因是当前美元本位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质.当前美元本位制下的四个不对称性表现为:一国的国别货币(美元)作为主导的国际储备货币;最重要的商品以及包括石油在内的原材料基本用美元交易结算;国际收支调整的严重不对称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治理结构的严重不对称性.本文认为要彻底解决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问题,就必须创设一种超主权世界货币作为公共品,但这面临着政治、利益、技术等层面上的重重困难.因而,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货币体系中都充当了中心货币的角色.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无法解决其内在的矛盾-"特里芬难题"而崩溃.在各方妥协下牙买加货币体系成为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在该体系下,美元迅速扩张,世界经济在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飞速发展.然而,一次次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牙买加货币体系仍然不是一个完美的货币体系,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更使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20.
美元主导货币体系的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从美元主导到新型货币体系的构建.理论模型表明,国际货币发行国不断发行货币导致的结果是国际货币核心地位的丧失;经验分析表明,不论在固定汇率制下还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美国只要存在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作为主权货币的美元会被不断的发行,不断的贬值,从根源上讲,美元的贬值造成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从长期来看,美元还是会不断的贬值,最终美元货币体系将走向衰败,多元化的货币体系将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