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内外部融资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投资支出发生波动。而投资支出的变化会引发高昂的调整成本,因此企业有必要保持投资支出的相对稳定。本文重点关注企业在保持投资支出稳定的过程中,现金持有在平滑投资中的作用。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带凸性调整成本的动态投资模型,首先检验了现金持有对投资支出在总体样本中的平滑作用。然后进一步引入融资约束的视角,通过分组回归,比较分析了在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下现金持有对投资的平滑作用的差异。研究表明,现金持有对企业投资有显著平滑作用,且这种平滑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现有文献,为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和投资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金流量、公司结构的流动性约束与投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与投资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受公司结构流动性约束的影响。我们发现,在投资机会一定的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显著,企业投资支出不仅依赖于当期的经营现金流,也依赖于当期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另外,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外部融资需要付出信息成本,企业外部融资面临的信息成本不同,其公司结构的流动性约束对投资的影响也不同。我们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集中的股权结构、更高的融资约束指数以及更大的企业规模的上市公司在投资支出上表现出对企业当期资产的流动性及未来经营现金流量更大的依赖。  相似文献   

3.
政府治理、产权偏好与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投资机会和融资约束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制,认为地方政府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治理水平,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融资渠道,扩大企业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率。以我国2005-2007年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较高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会提高公司的资本投资规模;政府治理影响企业资本投资与投资机会的敏感度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政府治理对国有企业资本投资的影响随着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提高而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治理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有效地控制企业最优投资水平的前提下,本文将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同时纳入到前沿异质性双边随机边界模型(Two-tier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框架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程度进行了实证度量,并探讨了各种财务因素对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的存在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较最优水平低了37.5%,而代理成本导致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超出其最优水平的30.6%,两者的净效果使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上表现为投资不足,投资不足率为6.9%.此外,流动资产净额和资本存量的增加有助于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而规模较大、持有较多自由现金流的公司内部代理问题更为严重,并且不同规模和地区之间的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金  李仕明  熊小舟 《管理学报》2007,4(6):824-828
运用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不能反映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这与一些国内学者的观点不一致;上市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与其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与其偿债能力显著负相关;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低于国有上市公司,但其盈利能力也显著低于国有上市公司。因此,民营上市公司较低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并不表明其融资约束程度也较低;相反,这正说明民营上市公司因受到融资约束而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作华  方红星 《管理科学》2018,31(3):125-139
 当外源融资成本较高,而内部现金流又不充足,企业无法为有利的投资机会募集到所需资金不得不放弃部分投资项目时,便会陷入融资约束困境,导致管理层不得不削减现金支出或提高流动性。而避税在降低企业纳税义务的同时,伴随的是现金支出的降低。因此,企业可能会选择激进的避税,以缓解资金方面的困境。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可能会受到内部控制的约束,高质量内部控制可显著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降低企业外源融资成本和管控税收违法风险,因而可能会弱化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融资约束能否诱发企业激进的避税,考察内部控制能否抑制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基于2008年至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KZ模型度量融资约束,采用会计实际税率及其变体度量企业避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融资约束能否诱发企业激进的避税,以及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否抑制融资约束所导致的企业激进避税动机。        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二者的正相关关系依旧显著;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融资约束与企业激进避税之间的正向关系显著减弱。激进的避税是陷入融资约束困境企业改善资金短缺状况的替代选择,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融资约束诱发的激进避税。从多个角度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产权性质和金融环境的差别均不会影响上述结果。        研究结果有助于学术界丰富和深化对融资约束经济后果、企业避税诱因以及内部控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认识,也能为税务机关、金融监管当局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启示。政府应加快培育宽松和高效的金融环境,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简化企业融资手续,提高金融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税务机关与融资约束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灵活的协调沟通机制,理解和关怀融资约束企业面临的困境;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全面实施,强化信息披露,改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7.
融资约束、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连玉君  苏治 《管理评论》2009,21(1):19-26
本文以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为基础.定量测算了中国上市公司在融资约束情况下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1)融资约束的存在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比最优水平低了约20-30%,平均投资效率仅为72%。(2)在上市公司的三种主要融资方式中,现金流量的增加不但能缓解融资约束,还能降低后续融资的不确定性;而股权融资和债务虽然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但前者无法降低融资不确定性.而后者会显著加剧融资不确定性。(3)大规模公司和东部地区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和融资不确定性较低.而小规模公司和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有逐渐加剧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用综合财务指标衡量企业融资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焰  张宁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3):145-150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是关于企业融资约束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但近十年以来对该方法的合理性有越来越多的争议。本论文以kaplan和Zingales的研究为基础,选择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建立用于识别融资约束的综合财务指标评分模型,获得了可信度较高的度量企业融资约束的数值区间。研究结果为识别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可用的基本的方法,丰富了企业投资、融资研究和融资约束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企业融资约束和投资效率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详细介绍了融资约束和投资效率基本理论、影响因素及度量方法,试图归纳和阐述融资约束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和投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资源配置战略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投资主导型企业,经营主导型企业更倾向于持有较多现金。进一步检验发现产权性质与市场地位分别对资源配置战略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投资机会和内部融资约束分别在资源配置战略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拓展和完善了现金持有研究的理论认识,进一步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企业优化现金持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