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新内容,也是城市经济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最近,赵紫阳总理指出,在“七五”和以后的五年计划中,要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并指出,今后统计产值,也要统计“第三产业”,不要让“第三产业”入另册,下面就建立“第三产业”统计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
第三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以江西省11个地区1999~2008年10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江西省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同时,选取第三产业内部部分行业,运用OLS方法估计其就业弹性.得出结论: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吸收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缓解就业压力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呼伦贝尔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当前,呼伦贝尔市第三产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1.5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3.2%,超过第一产业2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11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从事第三产业人员也进一步扩大,占到全市从业人员的31.8%.……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工作摸清了我省第三产业的底数,为制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了全面真实的基础资料。本文以农村统计资料为基础,结合第三产业普查资料,对山西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特点作一粗浅的分析。 1.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特征,总量增大。1992年全省农村第三产业的产值达到51.44亿元,相当于1978年2.64亿元的19.4倍多,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1978—1992  相似文献   

5.
陈慧珍 《浙江统计》2004,(12):35-36
一、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衢州市区地理条件优越,历史上商贾云集,是浙、闽、赣、皖四省边界的交通咽喉、贸易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素有"四省通衢"之称.自1985年拆地建市以来,市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在繁荣市区经济、服务市民工作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到2003年,衢州市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6.36亿元,比2000年增长49.0%,年均递增14.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市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8.2%,比20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归纳起来,市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仲立 《江苏统计》2000,(5):36-37
常熟市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依然低于第二产业,要达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常熟还需15年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更加准确预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发展趋势,文章在探讨单一预测模型建模原理的基础上,基于灰关联度能有效刻画曲线间相似程度的原理,给出了基于灰关联度的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的组合预测权重确定模型,实证分析了基于灰关联度的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组合预测模型要比单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首先将成渝第三产业的总体水平与京津沪以及其他副省级城市进行比较,定量地得出成渝第三产业处于不同的水平;接着定性地分析两市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由上述两方面得出理论上成渝第三产业分别应发展的重点方向.最后通过区位商等方法分析了1999~2000年成渝第三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成渝第三产业应调整的方向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钟君 《统计与决策》2017,(8):101-103
经济增长是减贫的有效途径,但收入分配不公又会抑制经济增长减贫效果,实现益贫式增长的关键是要有突出的益贫产业.文章通过贵、桂、川、渝四个省(区市)2000-2013年农村贫困率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发现贵州第三产业结构比重变化与贫困的变化成负相关关系;广西第一产业结构比重贫困率成负相关;四川、重庆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与贫困率变化都成负相关关系,但第一产业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要大.  相似文献   

10.
张志真 《浙江统计》2004,(11):37-37
一、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1、受产业结构的制约,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2003年,我区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仍不尽合理.一方面,第二产业迅速发展,造成了第三产业在GDP中份额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规模偏小,区域消费中心远未形成.2003年末,我区户籍人口12.5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05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城市基础还未形成.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湖北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年湖北省第三产业各行业的真实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评价全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对全省第三产业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总值占GDP的比重会不断增加,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特征.本文根据1996-2000年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产值数据列,建立GM(1,1)模型,对2001年第三产业产值进行了预测,进而建立等维新息模型,得到2001-2005年第三产业产值预测数,这可对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包括投资政策、产业发展序列政策、价格政策等)的制定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比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与世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认为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尚处于较低层次,主要表现在新兴第三产业发展落后,这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停滞不前。由此得出要加快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促进新兴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统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次经济普查的重点之一是进行第三产业普查,以便全面掌握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在这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上,确立一套全国第三产业发展统计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对全国第三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对第三产业适时进行监控、预警和信息发布,而且也为这次全国经济普查和推行新的行业划分标准,改进第三产业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全国经济普查的同时,构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统计评价体系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第三产业是90年代深圳经济发展的支柱.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发展第三产业具有良好的条件.1.繁荣的贸易业,建市以来,深圳的内外贸都发展很快,1990年至今社会商品零售额和出口额的年递增率都在三成以上,商贸行业的增加值居第三产业各个行业首位.这与有良好环境是分不开的:一是深圳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在本人发表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人均DP和农业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分析>(见本刊2003.3)得到的反映"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与"人均GDP"和农业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的回归分析方程的基础上,人均GDP和农业人口比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人口比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制约机制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庆光 《统计与决策》2005,(19):110-112
一、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十五"期间为例,第三产业对全国新增就业人数的贡献率为84.6%,显然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从1980-200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3.7%上升到32.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2.1%上升到26.4%.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减少了126万个劳动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创造了26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创造了100万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8.
一、我区第三产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第三产业总体运行平稳,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18.77亿元,同比增长14.5%.200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9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增速在全国排第3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9.
一、浙江省第三产业就业的变动分析 1、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及比重的变动分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浙江作为人口密集化程度高、就业压力大的省份,第三产业发展更加迫切.据统计显示,1985年浙江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1273.25万人,第二产业为735.22万人,第三产业为310.09万人,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为54.9:31.7:13.4.  相似文献   

20.
第三产业内部所包含的产业很多,哪些产业要重点发展,哪些产业要大力扶持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分析法对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进行聚类,从中找出要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1第三产业内部战略产业的选择原则及指标体系的确立本文以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