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章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剖析《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哈利内心黑暗的一面和所经历的痛苦挣扎。虽然作者罗琳将哈利内心黑暗的一面归结于伏地魔的控制,其实真正的黑暗源于人物内心,人人内心都有黑暗一面,都有“本我”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控制需要“超我”监督和指挥“自我”来控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2.
《苔丝》中的情节以《圣经》中的善恶冲突情节为原型。善恶冲突情节在作品中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外部冲突”、“内心冲突”和“隐含冲突”。苔丝和安吉尔各自的“内心冲突”是作品中冲突情节的最重要类型。原型情节的运用深化了作品的内涵,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3.
孔子思想中存在诸多二律背反式的冲突模式,比较突出的如天人冲突、礼仪冲突、德刑冲突、仕隐冲突。这些冲突关系中实含有相互依存、彼此互动的内涵。孔子通过“命”来调谐天与人的冲突,通过“诚”来达致礼与仪的统一,通过“仁”来实现德与刑的互补,通过“时”来决定仕与隐的抉择。孔子解决其思想中内心冲突的原则归根到底是他的中庸思想,“命”、“诚”、“仁”、“时”都只是中庸原则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冲突模式所选取的具体超越路径。  相似文献   

4.
内心冲突是中西悲剧精神最有代表性的审美要素,它是中西文化内在矛盾的结果,也是中西悲剧精神英雄主义的变异.西方悲剧精神的内心冲突是理性主义文化框架深刻裂痕的审美表现,中国悲剧精神的内心冲突是"礼"与"理" 深刻悖论的审美表现.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启蒙者,为了反抗历史和现实的重压,路翎在他的叙述中按捺不住内心冲动着的“原始的强力”,用欧化的语言反抗“语言奴役创伤”,并且由于反抗大众的“精神奴役创伤”,使得主体承受更多的精神困厄,叙述更是主体激烈的心灵冲突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从来访者的内心冲突来解决关于心理咨询中的“学习动机”类的心理咨询的实施和解决。文章从学习动机心理问题的主要性入手,逐步分析学习动机类内心的冲突,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心理咨询实施的要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们大多注意到鲁迅性格的“横眉怒目”的一面,却忽略了鲁迅性格的另一面,即人情、亲情、诙谐、意趣的一面.实际上,鲁迅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心生活和繁复的性格内涵的人.  相似文献   

8.
使用传统的判案理论系统分析了拉伦茨氏的方法论体系。指出,拉伦茨氏方法论的基础是欧洲传统“名判”逻辑,其设定目标乃个案公决。拉伦茨氏强调了法官“续造法”的权力。所续造的“法”不是条法,而是曾经自主运用诸条法的模式,它理应有“现行法”的拘束力。“条法库”的缺漏由审判员以法律运用技术补足。诸准则之不谐或与宪法条法的不谐需赖“法益衡量”调谐。分析结论是,拉伦茨氏片面突出法官的自主地位,其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现代法治社会一种尚需调制的折衷系统。  相似文献   

9.
精神生态研究主要是关注人自身“精神圈”这一内自然的生态平衡,并探索精神生态失衡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在《最蓝的眼睛》、《秀拉》、《宠儿》三部作品中,托尼·莫里森塑造了美国黑人社会一系列悲剧人物形象,悲剧的因素包括“黑人性”的丧失与母爱的扭曲:在《最蓝的眼睛》中,黑人社区在白人强势文化面前迷失自我,丢弃“黑人性”,酿成了佩科拉一家的悲剧;在《秀拉》中,秀拉抛弃“黑人性”,蔑视黑人传统,给黑人社区带来了灾难;《宠儿》中塞丝杀死亲生女儿,《秀拉》中伊娃杀死深爱的儿子,都是扭曲的母爱带来的毁灭。如此种种,都折射出美国黑人精神生态的危机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不畏时间、时代的筛淘而仍能在人们的精神园地中占居一席之地的作品,必是一面能够真实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活风貌的镜子。这面镜子不只是平面地照出生活的“形”,更能立体地透出生活的“魂”。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就是这样一面反映中国现代市民社会生活的镜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不同境况中的形形色色的市民人物。这里有圆滑处世的张大哥,可以一睹他那忙忙碌碌的身影;这里  相似文献   

11.
所谓健全人格,亦称“和谐的人格”,其含义是:“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内,个人的思想、观念、目的及所表现的活动虽有不同,但能互相协调,也无内心的冲突与矛盾。”就大学生而言,健全人格主要包括:能力广泛,善于发展自己的爱好;人际关系正常,能忍受冲突和挫折;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认识真正的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对学业有一种投入感,并具有创造意识。高等教育注意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意义 健全人格是现代意义上青年健康涵义的重要内容。联合国卫生组织于1974年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认为“健康是人的肉体、精神和社会的康乐的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这一健康概念冲破了人们对疾病根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的作者借一个大家庭,来表现自己对衰世中人尤其是男性的精神状况的反思。书中描写的男权世界里的这些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精神世界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一种象征,并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她们分别代表着人心的"理、欲、情、意、气",其冲突实质上是人的内心各种欲望的斗争。其斗争的结果也反映了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里人的精神命运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代以来,“中间代”诗人已经在“诗路”上前行了20余载,与他们取得的成就相反,这拨诗人从命名到写作还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问题,使其内心呈现出难以排遣的精神焦虑与压迫感.而作为沉潜、内敛的一代,他们面对物化时代的文学生存环境,却以坚韧的性格和不断精进的诗艺手法,守护着诗歌的尊严,为诗坛树立了一面精神风旗.  相似文献   

14.
奥尼尔著名悲剧《榆树下的欲望》一反西方戏剧只注重刻划人物行动与外在矛盾的传统,将人物心理冲突的刻划上升到主导地位,其中塑造了三个分裂的灵魂,他们的精神世界经常在“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彷徨,无力平衡内心矛盾,从而被分裂、异化成双重人格——狄俄尼索斯与阿波罗,最终走向毁灭。在探求人物复杂心灵方面,奥尼尔明显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尼采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方针和淞沪抗战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是蒋介石在“一·二八”抗战中推行的反动方针,这个方针与“九·一八”时蒋介石“力避冲突”的电报比较言词有异,然而基调依旧,是新形式的不抵抗政策,其后果直接断送了淞沪抗战的大好局面。本文以详实资料就此方针的提出、它的实质、提出的理论依据作了分析,并在战役中的种种表现比较具体地论述,使我们能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的误国政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 1 “冲突是生活的实质。没有它,个人生命便没有意义,而且所获得的也仅是甚为肤浅的生存价值”。以文化研究著称的露丝·本尼迪克博士在剖析了浮士德型的人之后,写下了这段话。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都是现代社会的浮士德型人。他们渴望无限,追求超越;但他们又是背负着极大的传统文化包袱的跋涉者,他们常常要在极为艰苦的精神冲突中前进。一颗灵魂,裂而为数。搏斗、撞击、痛苦、幸福。综观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蜕变的历程,我们发现乡情与理性的冲突始终是他们精神生活中的主要冲突。  相似文献   

17.
朱光磊 《社区》2001,(2):54-54
我的看法是,在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中,有简单的一面,也有复杂的一面;在亲情和友情中,有淡漠的一面,也有温暖的一面。就人际关系的基本内容而言,在各个国家是大体一样的,只是处理的方式不一样——西方社会是以一种“简化”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其人际关系就显得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与现代在 20世纪中国有着持续百年的长期冲突,20世纪文艺境界论集中体现了这一文化冲突,可以作为反思百年文化冲突的切入点。“治心以有内心”是中国古代文艺境界论传统的“传统性”,它所体现的是“以心体天地之心”、“赞天地之化育”的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古代的价值取向截然相反,西方现代性在线性时间观主导下,凭借科学技术力量控制自然而打破了自然节奏;同时,资本逻辑成为整个生活的支配性逻辑,其力量渗透到世界各地区。面对现代性的强大冲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文艺境界论传统发生了现代裂变,20世纪中国文艺境界论经历了一个“蜕变”、“断裂”与“复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艳阳天》所表现的主要矛盾冲突并非“阶级斗争”,而是萧长春、马之悦之间的权力斗争、品格意志之争。所谓“阶级斗争”其实只是萧马权力之争的附属物,政治风云的变幻只是他们斗争的背景,“阶级斗争”只是刷在作品表层的一层油漆。作品中“反面人物”马之悦的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性格比较鲜明独特。该书对正直人格的歌颂、对坚强意志的赞美、对进取精神的肯定,今天仍具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一生辞职多次 ,其无所不容而又有所不为的“和而不同”思想性格 ,是促使他多次辞职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他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 ,其“和而不同”精神“不同”的一面 ,使他有所不为 ,进行抗争。同时 ,这一精神所要求“和”的行为模式 ,又决定他不可能与矛盾者激烈冲突。所以在“和”与“不同”思想的共同作用下 ,蔡元培多次辞职。辞职既表明了其不苟同的立场 ,坚持了理想 ,又不致于激化矛盾 ,引起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