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在新时代也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相应的,应该从科学界定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定义、基础定位,精深观照、跟进、概括新时代实践发展的重大变化和重大进展,及时反映、深度反思和积极增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三重维度,审视、反思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发展进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评实践核心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有的学者却由此而提出了实践范畴是全部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核心的观点,即实践核心论,实践核心论有四种表现形式。实践核心论的实质是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明确宣称他是唯物主义者,他一贯坚持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就是否定唯物主义,就是否定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核心论是歪曲和膨胀了的实践观,不是科学的实践观,实践核心论与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根本不相容,实践范畴是中介范畴,不是也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把“三个代表”由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实现这种转化,一要使群众系统地掌握理论;二要不断改革旧体制,创建新体制;三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四要解决好转化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4.
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提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哲学理论进行创新的伟大尝试。它的一些理论成果深刻地影响到今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但在关于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争议中,也暴露出实践唯物主义自身的一些不足。作为系统阐述马克思哲学理论来说,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教生涯随想录刘勇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在很大部分教师和学生中有一种偏见,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成教义,本文从方法论角度谈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性。一、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现实的要求在我们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6.
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提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哲学理论进行创新的伟大尝试.它的一些理论成果深刻地影响到今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但在关于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争议中,也暴露出实践唯物主义自身的一些不足.作为系统阐述马克思哲学理论来说,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个科学的哲学命题 ,这一命题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蕴所在 ,它同精髓实事求是、精华社会发展规律学说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点 ;以人为本原则是共产党的根本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和"实践主体"不可同一而论。一般意义上,学术界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经典作家,而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是重要的参与者。从实践意义上讲,人民群众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即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主体主要有两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研究者、组织者和倡导者,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广大理论工作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先行者、接受者和检验者,即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及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实践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理论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历史决定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前沿的重大课题,而且也是当今哲学论坛和社会实践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此问题笔耕不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推动了这一理论的纵深发展,但是,由于对历史决定论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缺乏深层的历史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紧跟时代步伐并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发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通过通俗化、具体化、大众化的方式教育群众、武装群众、掌握群众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有机统一,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非哲学专业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政治教育与理论教育不分、哲学理论教育内容单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理解存在教条主义和简单化倾向等原因,哲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应立足拓宽理论视野,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理解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重大问题,了解多元的哲学思想,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本文就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构想。基于这一教育目标,教学中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可划分为“基础哲学理论”、“应用哲学理论”、“部门哲学理论”三个基本层次。根据这一构想来建立相对独立的应用哲学理论形态,首先必须明确应用哲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这是探索应用哲学的范畴体系和一般原理的立论前提。一、应用哲学的研究对象应用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应用哲学,泛指研究一般的理论应用问题,它以一般的“理论与实际相结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我国哲学界从如何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反映时代的精神这一基点出发,对现行的哲学体系进行了认真全面的反思,认为它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需要完善和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需要有新的大发展。这些年来,我国哲学界的同志结合社会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新深入地研读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运用哲学反思的机能,在诸多方面重新思考和深入研究了许多问题。例如:在唯物论方面,关于物质概念的讨论,从现代  相似文献   

14.
从实践唯物主义特别是实践思维方式的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新探》的主要创新成果。该书不仅令人信服地指出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而且以之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做出了新的探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新的观点,从而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新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潮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本质是它的实践思维方式 ,它经历了从思辨思维方式向人本思维方式再向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 ;实践思维方式的客观根据在于人、人的社会和人的世界 ,它具有建构马克思的整个新世界观理论、评价和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建马克思的逻辑基础的性质 ;实践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基本规定和客观根据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其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教育研究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具有鲜明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特质和能动的革命的实践特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基础之上,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底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哲学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哲学观为理论基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唯物生态哲学理论特色、辩证生态哲学理论特色及能动的革命的实践性生态哲学理论特色。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理论根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的继承,又是对其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租赁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阐述了租赁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一种经营形式,国有生产资料也可以租给联合劳动者去经营。列宁在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把马克思主义租赁制理论第一次运用到社会主义实践中,并大大地向前推进。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租赁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正在社会主义企业中实行,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租赁制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闻实践——群众办报。分析认为,工农群众需要和知识分子、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共同推动的群众办报新闻实践,有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与群众形成血肉联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宣传活动中的具体实践,为群众学习和理解中国革命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实践哲学思想的形成进行研究,分析该思想的基本内容,将其归纳为实践物质观、人性观、一元本体论思想三个方面。并对葛兰西实践哲学进行评析,阐述其值得肯定的方面及局限性,认为这对于当代人理解、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加以运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建党90年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致力于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可集中概括为“为了大众、依靠大众、服务大众、提高大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在向政策举措的及时转化中体现理论的本质要求,促进政治认同;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中巩固扩大社会基础,凝聚思想认同;在向大众文化的融入渗透中增强传播有效性,增进价值认同;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合一中提高话语感染力,构建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