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剑 《人才瞭望》2017,(8):150-15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面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革,针对学生学习状况和时代的转变,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高校法律专业来说,充实学生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知法、守法、遵法的好习惯,树立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在生活中也能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很重要.然而,当下高校学生的法律学习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造成学生对法律学习不感兴趣,不能正确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因此,高校法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来培养社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一、法学教育的目的1.法律思维方式的养成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法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一个经过系统法学理论学习和训练的学生不能自觉灵活的运用法律思维来分析和处理法律问题,那么他就不具备成为一个法律职业人的基本素质,更不能成为合格的法律  相似文献   

3.
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具有国家公民、受教育者和消费者的三重身份,享有公民的一般的法定权利,受教育者法定权利,作为高校消费者的基本权利.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学生的权利以及高校的行政管理权的概念是支持研究学生权利保护的依据.我们在高校的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造成了高校学生的权利保护的缺失.本文着重分析了现在远程教育中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以及在这样的行政法律关系下如何保护远程开放学生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高燕 《人才瞭望》2016,(16):198-19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法律基础教育不只是传授具体的法律知识,而是由法律知识入手,使学生形成法治思维的教育过程,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途径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院校的法律教学问题,要根据学生的现状,一是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二是要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日后成为中国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6.
冯露  张帆 《人才瞭望》2017,(16):117-118
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迅速发展,但在法律人才尤其是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对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研究的不足有重要关系.笔者在对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既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理工科院校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研究的大致进程.  相似文献   

7.
民事法律思维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其权利理念,民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权利法。民事法律思维特别讲究权利的分析,而贯穿其间的请求权基础分析的法律思维更是民事权利体系的枢纽,是民事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民法思维培养对于法学教育来说,首先是在于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其次对于学生对于民法这个庞杂的体系有着更为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认识。本文对民法教学中培养法律思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2008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攀升.到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99万人,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超过3500万.为了在这场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毕业生首先必须参与到实习这场“演习战”当中.为此,专家认为,目前不少发达国家都有较为完善的实习生法律制度,并且已经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劳动法》中对学生实习还没有明确的规范,尤其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处于“准劳动者”法律地位的实习生,还没有予以确认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9.
高校管理中的法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侵犯学生权益的现象,造成高校学生管理的非法治化状态,主要因为高校管理者法治意识淡薄、高校的法律地位及高校与学生的关系理论认识及法律规定的模糊、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以及学校校规的违法性等。充分保障学生权益,就必须依法治校、依法管理,这是高等学校实现教书育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要求,更是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由于网络不良暴力游戏的影响,使很多青年学生对侠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将暴力与侠义画等号。因此很有必要在体育课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对青年学生进行侠义精神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侠义精神教育时,要引导学生辨别什么是侠义精神的内涵。要让学生懂得,过去行侠仗义靠的是拳头、刀剑,而现在行侠仗义的武器是法律与智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是当前教学的目标,而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修课程。本文通过研究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高校正在全面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要求针对法学教育特点重新调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及观念。现代教师观要求教师抛弃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树立示范者、传道者、服务者的新观念。对于学生,教师应将其作为主体的人、发展的人和独特的人,为全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中心内容,在就业工作中处于指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相互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应该加强正确的择业观教育,加强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这样不但可以指导学生顺利就业,也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用理性的思维和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的秘诀就是通过对学生具体的理解、尊重、宽容、欣赏、鼓励等言行和神情,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  相似文献   

15.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程之一。但是由于现阶段中职生的特点和中职教学的目标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却发现经常会出现和本课程的教育教学初衷相矛盾的结果。因此,本文对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必须要注意法律风险的防范,高校学籍管理的法制化是防范法律风险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特别是尊重学生权利,尤其是对学生的退学、自动退学、取消学籍、学历证书以及开除学籍的决定一定要按程序办理.学籍管理工作者在平时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按规定程序办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锦花 《人才瞭望》2017,(20):70-71
笔者通过考察我国高校法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培养法律人才存在的问题,揭示法律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理工科高校法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并重新定位理工科高校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新时期职业法律人才的培养道路上,理工法学应转变发展方向,借重并发挥本校理工学科优势,努力培养具有科技素养的卓越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双语教育概念和方式和中国高等教育双语教育突出问题和应用现状及发展需求,最后简单介绍双语教育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双语教育概念和方式:双语教育是指用外语或第二语言传授专业课知识,语言成为授课工具而不是授课对象,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双语教学,是指用英语或其它外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专业知识上,能够自然流利的表述.在这里,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高等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如汽车制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保、绿色能源以及金融、法律等专业,部分高等院校已经采纳双语教学方式.目前应逐步提升双语教学课程所占比例.推行双语教育应分步骤进行,例如首先采用双语教材、双语授课,逐步升级为外语教材、外语授课方式.根据学生适应能力水平,逐渐扩大英语语言或其它第二种语言在专业课中的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19.
和谐校园中大学生公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文化素质、政治法律素质及身心素质等。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应当把和谐的理念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内容和谐;教育方法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的进行,在法律教育中,法律素质教育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谓的法律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提升人们对法律认知和应用的过程,法律素质的提高是法律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因此在相关院校进行法律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法律素质教育引导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